虚阁网 > 名人传记 > 徐向前回忆录 | 上页 下页
一〇三


  §转战晋东南

  我在五台活动期间,战局愈加吃紧。晋北方向,敌陷崞县、原平后,正向忻口进击,晋东方向,攻陷石家庄的一路敌军,则向娘子关逼近。国民党军队分别在这两个方向上布阵扼守,以便阻止日军钳击太原。

  我党中央根据战局的发展趋势,对八路军的作战区域重新作了调整。以一一五师位于晋东北的五台山区,一二〇师位于晋西北的管涔山区,从侧后打击进攻忻口之敌;以一二九师向正太路两侧开进,配合友军巩固晋东一线,战略退路为太岳山区,以薄一波同志率决死一纵队转至晋东南,发动群众,立脚生根。如太原失陷,我军即以五台,管涔,太岳三大山区为依托,建立抗日根据地,互为犄角,发展游击战争。

  由团长陈锡联、副团长汪乃贵率领的一二九师七六九团,入晋后尚在执行原定计划,向晋东北开进。部队路过东冶镇,见到了我,大家都很高兴。陈锡联、汪乃贵说,部队改编为八路军时,有两件事许多人想不通。一件是“改名换帽”,将红军的番号、帽徽改成国民党中央军的,感情上受不了。一件是整个红军仅改编为三个师,干部层层下放,我们的军长、师长,明明能带一个军、一个师作战,现在却只能带一个团、一个营。为此,上级做了不少工作,部队情绪才稳定下来。我说:蒋介石就是那么个人,八路军越多他越害怕,变法限制你。阎锡山也一样。到了山区,你们放开手脚自己干,独立自主嘛!这是毛主席的主意,对付蒋介石、阎锡山的好办法。他们说:部队听说一一五师打了大胜仗,早就憋足了劲,恨不得马上开到前线,也打个漂亮仗,向党中央报捷。我说:不着急,日后有的是仗打,先开,上去,“占山为王”,象鄂豫皖初期那样,发动群众,主力部队和地方武装结合,搞游击战。我特别强调,八路军是由红军的战斗骨干组成的,别看国民党军队多,他们几十、几百人,也顶不上我们一个。要珍惜力量,注意研究日军的战术特点,积小胜为大胜,决不可死打硬拼。那时,陈锡联,汪乃贵都是二十来岁的小伙子,战斗经验不少,但要独立搞块局面,和国民党部队联合作战,毕竟是“初出茅庐”。我有点担心,才反复叮嘱他们。

  忻口战役正在激烈进行,日军投入五万多兵力,与卫立煌等部及晋绥军八万余人,打得难解难分。忻口是太原的屏障,利守难攻,丢了忻口,太原难保,阎锡山、卫立煌下决心死守,顶住了日军的疯狂进攻,双方伤亡惨重。我晋东北、晋西北的八路军所部,连续向敌后方出击,配合友军作战。七六九团从东冶镇北进,行至代县境内,发现阳明堡西南有个日军机场。弄清敌情后,一个夜袭,毁掉敌机二十四架,歼灭日军一百余人,旗开得胜。那些飞机是日军为配合进攻忻口用的,全部被我搞掉,对友军的正面抵抗,无疑是个极有力的支援,显示了八路军敌后游击战的神威。

  十月二十六日,晋东天险屏障娘子关失守。那天下午,朱总司令要我执行新的任务,立即率七六九团去正太路以南的昔阳归建,打击和牵制从娘子关西进之敌,尽量迟滞敌人沿正太路进击太原。七六九团当时驻郭家寨,我去那里带部队南返,陈锡联、汪乃贵他们兴高采烈,对我叙述了打阳明堡的战斗经过。这一仗,侦察清楚,决心果断,部队勇猛机智,一举歼敌。但三营营长赵崇德不幸牺牲,年仅二十三岁。南返途中,路过永安村时,我请陈锡联、汪乃贵,范朝利、丁先国等团的干部,在家吃了顿中饭。部队分散在各家各户,均受到热情款待。我家招待的是莜面窝窝,合酪和羊肉炖山药,陈锡联他们是南方人,不晓得莜面吃多了会胀肚子,饱餐一顿。下午走在路上,几个人都喊肚子难受,弯腰弓背,连马都不能骑。我说:“谁让你们吃那么多呀!”只好令部队停止行进,在坪上宿营。

  次日拂晓出发,向南急进,途中吃住遇到不少麻烦。原因是国民党军队四处抢掠,抓丁拉扶,害苦了老百姓。群众听说军队路过,躲的躲,藏的藏,吓得要命。我们戴的是“青天白日”帽徽,要费许多口舌向群众解释,说明是八路军,真正打日本的,他们才转变态度,供部队吃住。行至盂县获悉,突破娘子关、石门口的日军两个师团,正分路向阳泉、平定进攻。刘伯承师长来电,要我们不要停留,迅速穿越正太路。十月三十日那天,部队急行军十八个小时,连夜从寿阳、平定间赛鱼、测石镇越过铁路,抵横河、畔峪沟宿营。至寿阳以南的张净铁时,与林彪、陈光率领的三四三旅会合,我们暂归林彪指挥。

  这时,阎锡山已经放弃忻口,准备“依城野战”,确保太原。西向太原进击的日军,一路从寿阳西进,另一路从昔阳向平遥方向迂回。刘伯承、陈赓率三八六旅等部,在黄崖底伏击敌一〇九师团一三五联队,歼敌三百余人,七六九团配合一一五师三四三旅和一二九师三八五、三八六旅,在广阳、沾尚地区伏击敌二十师团一部,毙伤敌千余人。

  战后,我率七六九团赴昔阳归建。师部住赵壁村,我在那里见到了刘伯承、张浩、李达等同志。总部要求我师一面与一一五师三四三旅相互配合,采取伏击、侧击、尾击等战术,打击西进太原之敌,一面依托太行山区,广泛发动群众,建立晋东南抗日根据地。十一月九日,师部决定将主力南移,至和顺县石拐镇一带休整,留下七六九团在昔阳地区游击。当晚,太原陷落。这是我们意料中的事,是国民党消极防御的必然结果。

  以太原失陷为主要标志,华北的抗战,进入一个新时期。正如毛主席在《上海太原失陷以后抗日战争的形势和任务》一文中指出的:“在华北,以国民党为主体的正规战争已经结束,以共产党为主体的游击战争进入主要地位。”(《毛泽东选集》第三七八页 )党的游击战争的战略战术思想,将在民族革命战争中充分发展,显示它的巨大威力。

  根据太原失陷后的形势与任务,毛泽东同志对八路军在山西的活动,作了如下的部署:第一,在华北正规战争业已结束,游击战争转入主要地位的形势下,日寇不久即将移主力向着LU西内地各县之要点进攻。如晋西北的神池、宁武、静乐,晋东北的五台、盂县、蔚县、广灵、灵丘,晋东南的昔阳、和顺、辽县,晋城,晋西南的离石,中阳、孝义、灵石、蒲县等。第二,估计国民党为保卫河南,在晋城、临汾未失以前,部队不至退出山西,刘湘部亦有开入山西的可能,但不能指望他们长期支持战争,而必须以八路军为全[山西游击战争的主体。第三,吕梁山脉应成为八路军的主要根据地之一。必须立即派主力一部 (林彪师)前往开辟工作。一二〇师在晋西北,一二九师在晋东南,准备长期坚持游击战争。第四,坚持统一战线中的独立自主原则,放手发动群众,扩大自己。应照每师扩大三个团的方针,自筹枪支、军饷。实行减租减息,废除苛捐杂税,团结左翼力量,打击汉奸势力。各师以一部兵力担负袭击敌人的任务,而以大部兵力尽量分散于各要地,发动群众、武装群众。在大部靠近铁路公路钓地带,先布兵先工作,偏僻地方后布兵后工作。敌快要到的地区,先工作,敌暂不到的地区,后工作。“如此作去,期于一月内收得显著成绩,以便准备充分力量对付敌向内地之进攻。”那时,有些同志对独立自主的游击战争方针,不甚了了,总想集中兵力打仗,不愿分兵发动群众。毛主席的这一部署,十分及时,对我军坚持敌后游击战争,发展壮大自己,有重要指导意义。

  按照上述精神,师部在和顺县的武家庄、石拐镇,两次召开干部会议,统一思想,部署工作。刘伯承、张浩讲了话。会议明确指出,太原失陷后,我们的主要任务是坚持独立自主的山地游击战争,开辟晋东南根据地。一面继续做好统一战线工作,一面分兵发动群众,扩大队伍。会议决定,在同蒲路以东、黄河以北,正太路以南,平汉路以西的方形区域内,建立四个军分区,并由师参谋长倪志亮负责,组织晋冀豫军区。会后,刘伯承率师部移驻辽县,各部队按指定区域派先遣队或工作团发动群众。我和赖际发率主力一部在和顺县西部山区,发动群众,开展游击战争,配合守榆社的汤恩伯部击敌。


虚阁网(Xuges.com)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