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阁网 > 名人传记 > 李兆基博士传记 | 上页 下页 |
二四 |
|
与友人携手共事,三人行必有我师,更是很大的乐趣。 李兆基是以轻松的心情,严谨的态度去参与新加坡的投资,而把更大的祈望放在与霍英东合作的番禹投资之上。 这个合作计划的投资者,除了恒地和霍英东之外,还包括番禹市政府和广东省政府。 计划是开发番禹的洛溪新城,大量建造合适当地人士用途的庞大住宅楼宇,当然还有商场铺位纳入长期的收租项目。 整个投资计划,李兆基交给他的亲信林高演负责。 投资中国地产的概念早就在李兆基心上,这次的计划无疑比前些年投资花园酒店和中国酒店规模更大,并且更直接参与实际营运经销工作。 恒地看好大陆地产市场,因为中国人口共有十二亿,只要每日有五十亿个生产小时,就已是全球独一无二的。估计内地发展至二十一世纪,国民经济应可进入“小康”阶段。 若认为目前仍属烧冷灶的阶段,也是值得尝试的,因为可能发展的空间之大,可能回收盈利之丰,真是在世界其他各地所绝无仅有的。 事实显示李兆基眼光独到。 恒地在一九八八年投资番禹洛溪新城一千四百万元。 恒地在一九八八年投资番禹一千四百万元,实际的回笼盈利在一九九一年报七百二十八万元,一九九二年报一千一百七十万元,一九九三年报二干五百五十万元,一九九四年报七百四十万元,一九九五年报四百五十六万元,一九九六年报一百八十六万元,合共五千八百三十万元。 而尚未发展的土地还有三十八万余平方米,容积率为一点八倍,可建楼面为七百三十五万平方呎,恒地占百分之二十五股权计,约值港币八千七百五十万元。 未出售之住宅及商铺,属恒地名下的估值为三千万元。 此外收租之地铺物业共有二万零一百八十四平方米,收租商场物业又有一万六千平方米,恒地可以稳收二千八百五十万元。 投资该个地盘,初期只为一千四百万元,但自一九八八年至一九九六年,为期八年的时间,估约共赚一亿四千六百万元,能有十余倍的利润。可见适当的投资十分重要。 五 能征惯战 举重若轻 (一九八九年) 香港地产市道自一九八五年起回升,速度相当快,至一九八七年底,虽因全球股灾导致本城楼宇一度受挫,但只沉寂了一个时期,很快又复苏活跃起来。 一九八九年的楼价较一九八四年时大约平均上升了约百分之一百三十。 是年平均售价以每平方呎计,港岛住宅为一千七百零四元,九龙住宅为一千四百零七元,新界住宅为一千三百一十元。至于工厂大厦平均售价则为一千一百一十九元,甲级写字楼之平均租金则徘徊在每平方呎三十元左右。 一九八九年春夏之交的政治风波,不错,是给香港市道做成困扰,可是,当时以为香港地产从此会一蹶不振,甚至认为会有一段长时期沉寂的人,最终都“大跌眼镜”。 是次的地产风潮只是一个极短时期,显著的影响是使去势甚速的一九八八年楼宇炒风放缓下来,而实际楼价并没有大跌。 这显示出香港人的经济贮备相当稳健,每个手上有物业的家庭,仍然有充足的融资以应付经济风浪和不时之需。 香港已经是一个商业成熟的城市,也因为战后四十年来经历的波浪不少,有点见怪不怪,其怪自败。 最重要的是,香港商界仍然凝聚了一群对中国政府和内地经济信任的力量。 于是一九八九年的地产,不错,在七月份反应最激烈,楼价下跌百分之二十,之后就止跌回稳,到一九八九年底至一九九〇年初就已有缓缓再升的迹象。 因有一九八三年应付困境的经验,这次的地产风潮对恒基兆业更是不成问题。 第五章 高峰 一 养精蓄锐 待机出击 (一九九〇年) 如果说: 五十年代是李兆基的摸索期, 六十年代是李兆基的奋斗期, 七十年代是李兆基的成长期, 八十年代是李兆基的发达期, 那么,九十年代是李兆基的高峰期。 一九九〇年初的他,实力与名望已经在香港以至亚洲相当显赫。 无人会否认他是稳居香港十大首富和十大知名企业家之行列。 一踏进九十年代,李兆基采取很审慎的态度去观察周围环境包括国际投资气候,以为集团和家族筹划前途大计。 一九九〇年度因为伊拉克入侵科威特,造成海湾危机,大战一触即发,世界各国金融观察家都对全球经济看淡。 于是外围股市全面大幅下挫,港股敏感地被波及以致下跌二至四成。 李兆基本人认为“伊科”问题不会一发不可收拾,对香港前景更是满怀信心的。 他当然没有受内外围的影响而不发展正常业务。正如他一直在人前人后解释,各行各业中最长线投资的生意就是地产。房产事业的生产期至销售期相当长,由政府拍卖土地,到画则起楼,再而至出租出售,首尾最起码要四年时间。如果地皮不是由拍卖而来,靠收购旧楼改建,则更需要长达六至七年光景才能见到焕然一新的大厦面世。 地产发展这行业绝对不是即食面,不可以今日好景,就搭棚建筑,到楼宇落成,届时可能又是另一番新景象了。故此,从事地产业务是不能以一九九七年为界限。 李兆基有别于其他某些地产公司,他视恒基兆业为楼宇工厂,工厂假期除了春节之外,是一年到头都不会想到停工的。只会不断的生产,不断的销售,不断的再投资、再生产、再销售。总之要价廉物美,货如轮转,不着重于收租。 然而,这个既定的宗旨,一直施行,也有缓急之分,轻重之别。 那就是说从买入“原料”,到设计兴建“制成品”,再而销售或出租,有很多工序。 哪一个工序在哪一个时间应该加速进行,哪一个阶段要拖慢完成,就是最高的调控技巧。 全看总舵主的头脑是否精明,手法是否灵活。 |
虚阁网(Xuges.com) |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