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阁网 > 人物传记 > 梁实秋传 | 上页 下页
第四章 “新月”云烟(2)


  1927年2月11日,是梁实秋同程季淑举行婚礼的吉日。他们选择了北京南河沿欧美同学会做为行礼的地点。那天来了许多庆贺的亲友,整个气氛隆重而热烈。婚礼仪程不折不扣的是中西合壁式。一般地说,只要关涉到女家,即一切悉按旧规。比如,事前,梁家依照传统习俗送去不少礼品,一般人都称之为“过礼”,又叫“放定”。送去的礼物中,有一具玉如意、本是梁家的传家之宝,“平常高高的放在上房条案上的中央,左金钟、右玉磐,永远没人碰的。”“过礼”那天,梁实秋见不少人瞅着这具玉如意神色诡秘的发笑,中间还夹杂着一些窃窃私语。留神一打听,才知道这玉如意在我们传统文化中,还含有深意,“有人说象灵芝,取其吉祥之意”,而有人则说得“很难听”,把它和男女之事联系了起来。

  到新娘被接来后,礼仪就变得“洋”起来了。象西方人在教堂里举行婚礼一般,有主婚人,还有证婚人,新娘缓缓步入礼堂时,后面还专门有两个小女孩牵纱。

  就在新娘迈步进入礼堂时,前来贺喜的朋友张禹九用胳膊肘捣了一下梁实秋,趴在耳边小声说:“实秋,嘿嘿,娇小玲珑。”

  叫人难以置信的是,这时的梁实秋飞快地瞄了新娘一眼后,居然又想起什么外国诗人做的诗歌来了。他说:“我觉得好象有人在我耳边吟唱着彭士(Robtrt Burns)的几行诗”:

  她是一个媚人的小东西,
  她是一个漂亮的小东西,
  她是一个可爱的小东西,
  我这亲爱的小娇妻。

  婚礼很顺利。但到了晚间,梁实秋忽然发觉手指上的订婚戒指不知什么时候被挤掉了。当他沮丧地告诉爱人时,季淑温存地劝慰他说:“没关系,我们不需要这个。”

  婚后梁实秋的蜜月也就是刚刚开了个头,忽然时局大变,一路势如破竹的国民革命军这时已逼近南京,引起了全国政局的震动。饱受战乱之苦的中国人从经验中知道,不管是什么性质的战争,不管战争的结局如何,只要是战争,遭罪最大的,就只能是与战争最不相干、相距最远的平民百姓。老百姓最大的奢望,是安安稳稳的过太平日子,但一场战争,能把他们从精神到物质一切赖以存活的基础摧毁。

  同那个时代的一切人们一样,战乱逼近的消息传来后,梁家也陷入一片恐惧之中。尤其在东南大学服务的梁实秋,应该何去何从,更是一个十分现实的问题。他们谁也吃不透时局将会如何发展,又会如何了结。在这种情况下,他们也就难以做出稳妥的决断,以应付愈益紧急的形势。胆小的母亲关心儿子的安危,坚持要梁实秋留在家里,“暂且观望不要急急南下。”老人家的意思很清楚,无非是一家人生死都在一起。

  在关键时刻,还是父亲眼光更为远大,他经过深思熟虑,断然为儿子做出了抉择。有一天,他把梁实秋叫到自己的书房,温和而又认真地说:“你现在已经结了婚,赶快带着季淑走,机会放过,以后再想离开这个家庭就不容易了。不要糊涂,别误解我的意思。立刻动身,不可迟疑。如果遭遇困难,随时可以回来。我观察这几天,季淑很贤慧而能干,她必定会成为你的贤内助,你运气好,能娶到这样一个女子。男儿志在四方,你去吧!”梁实秋诧异地发现,父亲在说这些话时,“眼圈红了”。

  应该说,直到好多年后,对父亲在书房里说的这番话,梁实秋都没完全弄明白。父亲的有些话若即若离,若含深意,究系何所指呢?他曾经认真地思考过、揣度过,但最终还是难以准确的猜测到。不过,父亲说这些话的心情,他在当时就立即完全领会了,而且,他也从中分明感受到了一种一个睿智老人特有的那种智慧。

  因此,他没有犹疑,和父亲谈过话后,他就同妻子整装南下了。在兵荒马乱之中,继续度他们别有风味的“蜜月”。

  战乱中的南京已是风声鹤唳,“散兵游勇满街跑,遇到马车就征用。”

  梁实秋与爱人缩在巷的小房间里,整天提心吊胆,支着耳朵听城外日渐逼近的炮声。可笑的是,熬到第五天头上,这个苦心经营了数月之久的小小“安乐窝”,就实在住不下去了。于是,和朋友商量了一下,只好同余上沅夫妇共雇了一辆马车去上海逃难。路上,还遇上两个持枪的丘八,非要搭上他们的车。结果倒是亏了这两个大兵,在车上一边一个象是“卫兵”,一路顺畅直抵下关。

  到达上海后,梁实秋在爱文义路找到了一个住所。随后,在光华大学和中国公学两处找到了一个教书匠的位置;与之同时,经朋友介绍,还当了《时事新报》副刊《青光》的主编。工作是辛苦的,每天要坐野鸡汽车和四等火车连赶真茹、徐家汇、吴淞三个地方。但生活有了着落,人生的最基本条件得到了满足,对于要求不高、适应性又很强的梁实秋来说,也就感到很不错了。从此,可以心安理得、有滋有味的居家过日子了。特别是直到如今,他才有可能细细地体味新婚后的愉悦与甜蜜,这愈发使他在平凡灰暗的生活中寻觅到了无限乐趣。

  程季淑很快就以她的实际行动证实父亲的眼光的确不错。她温存、贤良、能干,教养好,有容人的雅量,心地灵透,又善于理家,很快就博得了亲友的喜爱。

  这是一个令人羡慕的充满温馨和厚爱的小家庭。每天一大早,梁实秋要赶车。厨工虽早已为主人预备好可口的早点,但程季淑还是不放心,她要亲自“起来监督”。梁实秋饶有深情地说:她每天都坚持“陪我坐着用早点,要我吃得饱饱的,然后伴我走到巷口看我搭上电车才肯回去。”晚间,梁实秋要到报馆去上班,直到发完稿后才能回来。不管天多晚,妻子总要耐心地等丈夫回来才肯休息。梁实秋不久从家庭生活得到一个结论:“世界上没有一个地方比自己的家更舒适。”

  或许是他把“家”看得太重了,终于有一天妻子含笑问他:“你上楼的时候,是不是一步跨上两级楼梯?”“是的,你怎么知道?”“我听着你的通通响的脚步声,我数着那响声的次数,和楼梯的级数不相符。”

  对此,梁实秋一点也不觉得不好意思。在别人看来,他也许有点过分地儿女情长、英雄气短了吧,可他却坦然宣称:“我根本不想离开我的房屋。吾爱吾庐。”


虚阁网(Xuges.com)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