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阁网 > 名人传记 > 北大之父蔡元培 | 上页 下页
五二


  没想到清明节的晚上,钱玄同带着刘半农来到补树书屋。两人匆匆看了一遍,忍不住大声叫好。钱玄同兴奋地说:

  “《新青年》还没有发表过这样的佳作,真想不到小说可以这样写?”

  第二天,钱玄同将《狂人日记》交给了陈独秀。他还没有看完就说写得好,不愧为上乘之作。他看到激动时,竟顾自朗读起来:

  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

  陈独秀佩服得拍案叫绝,畅怀大笑起来。他没有忘记跑腿的钱玄同,感激地说:

  “玄同,这回你立了大功哪。豫才太深刻了,这是本人鼓吹文学革命以来最有分量的作品。”

  钱玄同颇有些得意起来:

  “我说豫才的文笔不错吧!其实,他还写新诗。”

  陈独秀急得放下手中的文章,说:

  “何不一块儿要了来?四卷五号上还有空处嘛。”

  《新青年》自今年四卷一号刊出胡适、沈尹默、刘半农、俞平伯的白话诗后,每期都辟有新诗园地。钱玄同受了鼓舞,情绪大增地说:

  “好,哪天晚上我再去一趟。”

  过了几天,钱玄同又拿来了周树人的三首新诗。陈独秀尤其喜欢其中的那首《桃花诗》:

  春雨过了,太阳又很好,随便走到园中。
  桃花开在园西,李花开在园东。
  我说:“好极了,桃花红,李花白。”
  (没说,桃花不及李花白。)
  桃花可是生气了,满脸涨作“杨妃红”。
  好小子!真了得!竟能气红了面孔。
  我的话可并没有得罪你,你怎的便涨红了面孔!
  唉!花有花道理,我不懂。

  西斋的学生宿舍里,傅斯年正召集顾颔刚、罗家伦和孙伏园等人,商量办刊之事。

  范文澜拿着刚出版的《新青年》,冲了进来:

  “快来看《狂人日记》,整个校园里都在争相传阅呢。”

  傅斯年接过刊物,飞快地翻阅起来。很快被文中那过人的思想和悲悯的格调吸引住了,他兴奋地说:

  “这是谁的大作?简直是在放火啊!”

  几位青年人都凑过脑袋,轻声吟诵起来:

  吃人的是我哥哥!
  我是吃人的人的兄弟!
  我自己被人吃了,可仍然是吃人的人的兄弟!


  “鲁迅是谁?”

  “谁是鲁迅?”

  范文澜神情有些得意,故意慢吞吞地卖起关子。

  “听说是我的同乡周启明教授的哥哥。”

  孙伏园也是绍兴人,眼睛里充满了新奇。

  “文澜,有空时我们一起去拜访这位‘鲁迅’先生。”

  罗家伦不屑地对傅斯年说:

  “我们有胡适之这块牌子足矣!孟真兄,是吗?”

  傅斯年会意地点点头,神色庄严地对众人宣布:

  “我们的刊物就叫《新潮》吧!它是《新青年》的小弟弟。让新文化运动的新潮去涤荡神州大地吧!”

  罗家伦热血沸腾地跳到桌子上,向窗外的蓝天举起有力的双臂:

  “我们来了!让腐朽的一切滚蛋吧!”

  当晚霞映红了绒线胡同时,长长的石板路上,张厚载正好陪林琴南出来散步。附近就是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师生俩刚走过校门,里面涌出一群活泼可爱的女学生。

  她们手上拿着《新青年》,脸上充满着好奇,争先恐后地大声叫嚷着:

  “中国是一个吃人的民族!”

  “我们在被吃的同时也一样吃人!”

  “你们可以改了,从真心改起!”

  “将来容不得吃人的人,活在世上!”

  林琴南如临大敌地瑟瑟抖颤,面色惊愕地拉住张厚载的手:

  “今天的女师怎么成了疯人院?”

  张厚载苦笑地解释道:

  “那是因为《新青年》又发表了鲁迅的《狂人日记》。”

  林琴南想起了伤心的往事,神情黯然地喃喃自语:

  “洪水猛兽……中国要亡了……”

  张厚载见他累了,忙扶着缓缓地往回走去。他觉得心里很迷惑,有一个问题一直搞不明白,就趁机向老师请教起来:

  “学生有一事不明,为何像严复这样的维新派,辜鸿铭这样吃洋面包长大的人,如今都竭力维护传统的纲常礼教。而像陈仲甫、胡适、钱玄同这些国学深厚的人,却反而要向欧美寻找救国之策,竭力反对传统文化呢?”

  林琴南轻蔑地冷笑着,说出一番经验之谈:

  “这帮赶时髦的狂妄小子,他们要为无知付出代价的。严幼陵就和老夫长谈过,他说开始总觉得中国毛病很多,可后来翻译《天演论》,搞思想启蒙费尽了气力,却发现外国的医生治不了中国的病,根本不对路。结果还是向老祖宗请罪,在中国文化里找药方。老夫当年不也曾激动过吗?以为民国建立一时气象很是辉煌,在杭州办白话报,反对缠足,还说过‘天福我民国’的话。亏得醒悟早,老夫以为中国文化有很强大的生命力和渗透力。一般少年时容易轻薄唱唱反调,但一过中年很快就会大彻大悟的。不信你看,不要十年,除了几个乱党贼子外,这帮小子多数都会重口书斋吹捧起国粹。可惜老夫看不到了,你可要好自为之啊!”

  很多年过去了,张厚载一直没有忘记这天散步时听得的至理名言。

  5

  《校长告白》

  蔡元培校长致北大学生函:本校于春假后开设校役夜班。约计校役在景山东街校舍者九十余人,在北河沿校舍者四十余人,在寄宿舍者六十余人。于景山东街为本校舍及附近寄宿舍之校役开六班,又于北河沿为本校舍及附近寄宿舍之校役开四班,共十班,分为甲、乙两组,各受业三日,以便互代役务。
  其课程如左:国文二时,算术一时,理科一时,修身一时,外国语一时。
  时间在每晚七时半至九时半。
  约计每班教员六人,每人担任一点钟,十班共六十人。欲请诸君各以所长,分任教科。


  (刊于《北京大学日刊》)

  《申报》驻京特派记者邵飘萍一早就起床了。他匆匆地擦把脸,就扑到桌前翻阅起有关北大的资料。邵飘萍是浙江东阳人,最近与北大来往甚密。蔡元培就在昨天邀请他参加下午的校役夜班开学典礼,还想请他担任正在筹备的新闻学研究会导师,上北大兼职讲讲课。


虚阁网(Xuges.com)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