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阁网 > 名人传记 > 清太宗全传 | 上页 下页
四一


  不难看出,太宗对国家机构尚未作大的变动,只是又增加了执政人员,把一部分新人吸收到上层统治的核心,扩大了政权的基础。所任命的大臣仍没有汉人参加。但是,太宗是个倾心于汉族文化的人,他非常注意、十分重视学习汉族的政治经验。在对国家机构进行大改革时,要求他的诸贝勒大臣“凡事都照《大明会典》行”【《天聪朝臣工奏议》,卷上,“高鸿中陈刑部事宜奏”。】,仿照明政府制度,设置国家各级机构。天聪三年(1629年)四月,太宗设文馆,命儒臣分两班:

  巴克什达海和刚林等翻译汉文典籍;巴克什库尔缠和吴巴什等记注本朝政事【《东华录》,天聪三年四月。】。巴克什是对文臣的通称,后改称笔帖式,满语叫笔特赫达式。太宗优先设置文馆,给它规定了两项职能,一是通过翻译汉文典籍,借鉴汉族的政治经验;一是记注本朝政事,目的是总结他执政的得失。这些都为他推进各项改革做思想和政治上的准备。实际上,文馆成了他改革的咨询机关,任职的大臣便做了他的顾问。

  天聪十年(1636年)三月,改文馆为内三院:内国史院,负责记录起居、撰拟诏令、编纂史书、庆贺表文、纂修实录,册拟功臣诰命等。内秘书院,负责撰写外藩往来书信、记录各衙门的奏疏及代汗起草对各官的指令。内弘文院,专门负责注释历代行事的好与坏、给皇帝讲经注史、颁布制度等【《东华录》,天聪十年三月;又阮葵生:《茶余客话》,卷1,“内三院”,中华书局,1960年版。】

  是年六月(从四月起,改为崇德元年),更定内三院官制:内国史院设大学士一人、学士二人;内秘书院大学士二人、学士一人;内弘文院大学士一人、学士二人【《东华录》,崇德元年五月。】。这些大学士、学士分别由满人、汉人、蒙古人担任。这是清代设大学士之始。清沿明制,不设宰相,而代之以大学士。大学士的权力很大,直接参加议定国家军政大计,掌握国家机密。内三院的设置实际上已取代了八和硕贝勒“共议国政”的体制。

  继设文馆之后,天聪五年(1631年)七月,太宗按中国历代封建王朝的行政组织,设立六部,使国家机构趋于完善。六部是:吏、户、礼、兵、刑、工。每部以一名贝勒总理部务,其下设满承政二员、蒙古承政一员、汉承政一员,承政之下各设参政八员,惟有工部参政设满人八员、蒙古二员、汉人二员。各部均设启心郎一员。做具体事务的官员笔帖式,各部“酌量事务繁简补授”【《东华录》,天聪五年七月。】。设立六部,明确了分工,提高了办事效率。这六部虽由贝勒主持,但他们必须对汗(皇帝)负责,这就加强了中央集权。崇德元年五月,太宗又设立都察院,与三院六部不相属,独立行使监察各部的职权。太宗授予该部院以很大的权力,上自皇帝、诸王贝勒,下至各部臣都可以劝谏、弹劾、纠察。

  他指示都察院的官员说:“朕如奢侈无度、误杀功臣,或者逸乐畋猎、荒耽酒色,不理政事,或者抛弃忠良人任用奸诈、升迁官员不当,你们要直说,劝谏无隐。诸贝勒若果废弃事业,偷安为乐,或朝会时轻慢懈怠,部臣隐瞒不报,你们要指名参奏。六部断事不公及审狱迟缓,你们也要察明向朕报告。明朝弊政,在你们这样的衙门往往成为贿赂之所,你们务须互相防备检查。除了挟私仇诬告好人外,凡你们所奏,说得对的,朕立即批准照办;说得不对的,朕也不加罪你们。”【《东华录》,崇德元年五月。】

  崇德三年(1638年)七月,设理藩院。它的前身是蒙古衙门。此机构专门负责蒙古方面的事务。这样,经过几年的改革、充实,便形成了内三院、六部和都察院、理藩院一套完整的官制,合称三院八衙门。就在这年,根据大学士范文程、希福、刚林等人建议、太宗进一步更定六部、理藩院、都察院八衙门官制:每个衙门设满人承政一员,以下设左右参政、理事、副理事、启心郎、主事等官,以满、汉、蒙古人参差充任。

  很明显,上述一系列机构是仿照明制建立起来的。从一定范围讲,它们是明朝官制的翻版。但它和明制又不尽相同。后金是一个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它有本民族的创造,某些机构和名称又为明朝所没有,因而该政权的官制具有民族的特点。它吸收了大批汉官和蒙古人参加执政,这对努尔哈赤那时排斥汉人参政是一个大的突破,因而又具有满蒙汉贵族地主联合主政的性质。太宗对国家机构和体制的大幅度的改革,主要是在汉官们的建议和帮助下实现的,它是太宗实行封建化的重大成果,标志着这个政权在政治上完成了向封建国家的过渡。

  3.3,宏图远略

  一、决定大计

  清太宗即位不久,在汉官们的帮助下,制定了进取的战略方针。

  后金进入了辽沈地区,经数年征讨,疆土日益扩大,东南至鸭绿江,与朝鲜相邻;北至嫩江,与蒙古接壤;西过辽河,与明朝相峙。后金正好处于这三股势力的包围之中。努尔哈赤迁都辽阳时就已经意识到这个危险的形势。当时他把明朝当成主要的“敌国”,视蒙古、朝鲜为“内顾之忧”【《清太祖武皇帝实录》,卷4,2页。】。为了征明的需要,他不惜“一时之劳”,“惟远大是图”【《清太祖武皇帝实录》,卷4,3页。】,他图谋的远大目标就是夺取明朝的天下。因此他坚持把都城从赫图阿拉迁到辽阳,再迁沈阳。他认为“沈阳四通八达之处,西征大明从都尔鼻(辽宁彰武)渡辽河,路直且近。北征蒙古,二三日可至;南征朝鲜,自清河路可进。”【《清太祖武皇帝实录》,卷4,6页。】努尔哈赤看出了明朝、蒙古、朝鲜是他实现大业的障碍,而把明朝当成他的最主要的对手,明确表示要把对明的征讨进行到底。这些见解和大胆实践,表现了努尔哈赤具有战略家的目光。但他只是勾画了一个大致的轮廓,尚缺乏细致的描绘,尤其缺乏实现其战略目标的具体方针策略。

  努尔哈赤的继承者清太宗,无论是对形势的估计,还是所采取的策略,对努尔哈赤的事业都有所发展。有一次,太宗带诸贝勒去看望他的哥哥代善,道出了他对整个形势的基本估量。他说:“皇考收服诸国,创立基业,留给了我们。如今,汉人、蒙古、朝鲜四境逼处,都与我对立,而且哪个国家不被我征讨?天下之人谁不在图谋我们呢!所以我们要努力图强,勉勤国政。”【《东华录》,天聪五年六月。】


虚阁网(Xuges.com)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