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阁网 > 名人传记 > 白居易 | 上页 下页 |
三一 |
|
在洛阳住了半年光景,唐敬宗(李湛)宝历元年(公元825年)三月四日,白居易又被任命为苏州刺史,这月二十九日,诗人从洛阳出发,在端阳这天便到达了苏州任所。 俗话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白居易来到苏州一看,果真名不虚传。他在诗中兴奋地赞许道: “人稠过杨府(也就是扬州),坊闹半长安(能抵上半个长安)”,“人烟树色无罅隙,十里一片青茫茫”,“处处楼前飘管吹,家家门外泊舟航”。风景的秀美不亚于杭州,而热闹和繁华,却更比杭州强些。苏州是个大郡,户籍十万,府兵五千,所以政务比杭州要繁忙得多。白居易有时甚至感到难以应付。他有一首诗,很明白地说出这种心情: 为问三丞相,如何乘国钧, 那将最剧郡,付与苦慵人? 岂有吟诗客,堪为持节臣! 不才空饱暖,无惠及饥贫。 所谓三丞相是指李逢吉、李程、窦易直。他自己承认是“苦慵人”、“吟诗客”,不能为“持节臣”。因为职位是“使持节苏州诸军事实苏州刺史”,比杭州刺史的责任更重。他有过“茂苑太繁雄”和“况为剧郡长,安得闲宴频”等句,可见当时苏州的政务之忙。 但是他处理得很好,他一面“朝亦视簿书,暮亦视簿书”,“清旦方堆案,黄昏始退公,可怜朝暮景,消在两衙中”,但忙了九天,必定要很好地休息一天。他说:“无轻一日醉,用犒九日勤;微彼九日勤,何以治吾民;微此一日醉,何以乐吾身。”他的“犒勤”、“乐身”的办法,第一是到太湖中去享受山水的清幽之趣,吟诗饮酒,“幸无案牍何妨醉、纵有笙歌不废吟。 十只画船何处宿,洞庭山脚太湖心。”到明月清波的太湖中去过夜,以苏醒疲劳过度的脑筋。第二是听最美妙的音乐,在他的名作《霓裳羽衣舞歌》中,自述了他在苏州歌妓中访得李娟、张态,认为是《霓裳羽衣舞歌》的适当演唱者,歌中有“若求国色始翻传,但恐人间废此舞。奸蚩优劣宁相远,大都只在人抬举” 等句。在这里虽表现出他对培养艺术人才的重视和关心,同时也流露出封建士大夫陶醉声色的情感和趣味。 他又在《小童薜阳陶吹觱篥歌》,在这首歌中,可以看了他不但爱好各种音乐,具有极高的鉴赏能力,而且对于艺术人才的培养是极为关心的。他说: 嗟尔阳陶方稚齿,下手发声已如此, 若教头白吹不休,但恐声名压关李。 同时,他特别勉励后辈学习前人,继承他们优良的传统,以免上一代杰出艺术的失传。 在政治上,白居易时时不忘人民的疾苦,在《题新馆》诗中说:“重裘每念单衣上,兼味常思旅贫人。”但在当时他身任刺史,又不得不去催人民交税纳贡,同时又要应酬往来。因此诗人感到很厌倦: 公私颇多事,衰惫殊少欢。 迎送宾客懒,鞭笞黎庶难。 老耳倦声乐,病口厌杯盘。 既无可恋者,何以不休官。 ——《自咏五首》之三这个时候诗人的身体欠佳,加之眼病严重,求医求佛均不见效,对工作有很大影响。又因公出差,从马上跌下来,伤腰伤足,退休之心更切。他从离洛阳到苏州的那一天起就决定只干一年刺史官,现在是该退休的时候了。 腰痛拜迎人客倦,眼昏勾捍簿书难。 辞官归去缘衰病,莫作陶潜范蠡看。 洛下田园久抛掷,吴中歌酒莫流连。 嵩阳云树伊川日,已校归迟四五年。 ——《酬别周从事二首》 宝历二年(公元826年)九月,白居易休官养病的奏表得到诏准。离开苏州,上船远行的那天,河岸送行的人群扶老携幼,哭哭啼啼,随行十余里。 由此可见,苏州的百姓对这位廉洁爱民的刺史,是多么的依依难舍啊。诗人有一首表示留恋之情的诗: 浩浩姑苏民,郁郁关洲城。 来惭荷宠命,去愧无能各。 青紫行将吏,斑白列黎甿。 一时临水拜,十里随舟行。 饯筵犹未收,征棹不可停。 稍隔烟树色,尚闻丝竹声。 怅望武丘路,沉吟浒水亭。 还乡信有兴,却郡能无情。 ——《别苏州》 后来,他晚年的诗友刘禹锡知道此事后,写了首诗相赠。诗中吟道: 闻有白太守,抛官归旧溪。 苏州十万户,尽作婴儿啼。 |
虚阁网(Xuges.com) |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