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阁网 > 名人传记 > 陀思妥耶夫斯基 | 上页 下页
一八


  小说中还有一位女主人公,名叫丽莎,她同一切“崇高和美好的事物”也是相对立的。她属于所有的人,却爱上了其中一个,尽管那是一个最不值得爱的人。正是这一点拯救了她,使她走上“充满生气”的生活,使她满怀憧憬,向往美好的事物,向往家庭的幸福。而那个刚刚受到众人侮辱的“爱发怪论者”,把自己的满腹委屈都发泄在她身上。他以清白无辜的生活和做母亲的幸福这样一幅图画来从精神上去折磨她,因为她从事的那种职业使她永远无法得到这些东西。他以一种不容反驳的说服力向她描绘了等待着她的命运——从一个卖淫窟转到另一个更糟糕的卖淫窟,甚至转到干草市场上的地窖,在那里等待她的是花柳病,鸨母的殴打和勒索,严重的肺结核,甚至还有死亡和水牢听了这些话以后,她不禁号啕痛哭起来。毫无恻隐之心的讲故事者慌了手脚,感到很不好意思。

  几天以后,她怀着对清白生活的向往来到他的住处,并向他吐露了自己的衷曲:“我想永远离开那里。”

  在他看来,这一切只不过是一种多愁善感的滑稽剧,因而使他怒不可遏,“地下室生活”完全吸引住了他,于是他气急败坏地痛斥那位不幸少女的善良愿望。

  丽莎没有听从他的话,忿然离去,从而维护了自己做人的尊严。只是当她走了以后,他才发现桌上放着一张她扔下的皱巴巴的蓝色钞票,这“正是一分钟以前他塞到她手里的那张钞票”,他之所以那样做,是为了永远切断她走上新生活的道路,使她不再对贞洁、新生、人道、爱情抱有任何希望。

  《地下室手记》是《罪与罚》的草图,《罪与罚》在很多重要方面深化和扩展了这一部小说,这部小说给阿波降·格里戈耶夫留下了强烈的印象,“你就按照这种风格写下去吧!”从此,陀思妥耶夫斯基所有的长篇小说都采取了这种结构法:既充满尖锐的思想冲突,又充满悲剧性。

  陀思妥耶夫斯基十分巧妙地把音乐上从一个调转入另一个调的规则应用于作品的结构,这部小说就是根据音乐上的对位法原理写成的,第二章所描写的街头妓女的痛苦心理,是与第一章中折磨她的那个人所蒙受的侮辱相一致的。与此同时,按非一致性来说,她的痛苦心理又是与他那受到戕害的并变得凶狠起来的自尊心相对立的,这就是对位法,这就是用不同方法表示同一主题的多声部,这就是表现各式各样的生活以及人们复杂心理感受的“复调音乐”。“生活中的一切都是对位法,即对立性”,陀思妥耶夫斯基最喜爱的作曲家之一米格林卡在其《回忆录》中曾这样写道。

  自从1859年陀思妥耶夫斯基夫妇迁居彼得堡后,玛丽亚·德米特里耶夫娜的肺病就开始一天天恶化了。作为一个体弱多病并且贫穷的亲属,她神经过敏地觉得全家人对她很不友好,她立即对他们采取了怀疑和敌视的态度,并把自己的全部怒火与怨气发泄在他们身上,她一直认为夫兄米哈伊尔是一个隐秘的敌人,直到临终前才表示愿意跟他言归于好。她丈夫有自己的社交圈子,她对他的事概不过问。

  玛丽亚·德米特里耶夫娜的病在西伯利亚干燥的条件下发展得还比较缓慢,来到潮湿的彼得堡后,病情急剧恶化,发展成很厉害的肺痨,她辗转各地治疗,终无效果。到了晚期,病人的精神状态完全失常了:她常常发生可怕的幻觉。有时候突然小声喊叫起来:“有鬼,有鬼!”只是在丈夫当着她的面把通风小窗打开来,象征性地把鬼驱逐出去以后,病人才平静下来。

  到了春天,结核病患者的病情加重,1845年4月15日,玛丽亚·德米特里耶夫娜与世长辞。这对夫妇彼此深爱着对方,却又从未过过幸福的生活,但愈是不幸,他们却愈是互相依恋。4月16日,面对着妻子已经冷却的尸体,陀思妥耶夫斯基把他关于爱情与婚姻的意义以及人生在世的使命的某些沉思记在自己的笔记本上。这笔记包含着许多神秘主义,但有一点是清楚的:陀思妥耶夫斯基对故去的妻子怀有深挚的爱,她的死使他经受了一场悲剧。

  她曾激励作家创作出他那部最伟大的作品。一年半以后,在《罪与罚》中,通过卡捷琳娜·伊万诺夫娜·马美拉多娃的形象,他举行了一次创作上的死后祭奠,以纪念他的第一位生活伴侣。在对现实生活素材作通常的艺术加工时,他通过马美拉多娃那位饱尝辛酸的女伴的生活际遇和个性,再现了自己第一位妻子生活阅历中的许多细节。无忧无虑的青春时代,同一个酒鬼的结合,“极度的贫困”,可怕的肺结核,满腹的怨恨和滔滔不绝的忏悔的眼泪——卡捷林娜·伊万诺夫娜的所有这些特点都是根据自己亲人的个性加以描写的,甚至女主人公的外貌也是这样。

  所谓“祸不单行”,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人生经历证明这句谚语是对的,特别是1864年。

  陀思妥耶夫斯基还未来得及安葬玛丽亚·德米特里耶夫娜,他的长兄米哈伊尔又患了重病。

  长兄的病是在不知不觉中慢慢恶化的,开始时他并不在意,继续伏案工作,后来病情日趋恶化,这才引起全家人的焦虑不安,6月,医生警告说病情有危险,但新生刊物的主编仍不愿停止工作。7月10日,米哈伊尔·陀思妥耶夫斯基去世了。

  在费奥多尔所有的亲属中,长兄是他最感亲近的一个,是他的主要助手和战友,虽然两人的性格并不相同,米哈伊尔在青少年时代迷恋过诗歌,然而这种浪漫主义的想法很快就让家庭重担给挤垮了,他放弃了心爱的抒情诗,转而靠卖文为生,成了彼得堡几家刊物的小说和批评栏的撰稿人。


虚阁网(Xuges.com)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