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阁网 > 名人传记 > 列夫·托尔斯泰 | 上页 下页 |
一三 |
|
§第六章 出国考察与兴办教育 俄国农奴制改革前后,农民暴动的浪潮遍及全国,阶级斗争日趋激烈,社会动荡不安。俄国究竟向何处去?这是每一个有志之士都在思索的问题。托尔斯泰为了更好地认识周围发生的事件的意义,寻求解决社会问题的方案,先后两次出国考察。 1857年1月29日,托尔斯泰首次出国,用了1年半的时间,先后访问了法国、瑞士、德国、意大利和比利时等国。 托尔斯泰到达巴黎时,正当法国东方战争胜利结束,全国上下呈现出一片热烈的气氛。拿破仑三世力图维护自己帝国的尊严,极力鼓吹法国资产阶级发财致富,从而促进了投机事业和工业活动的发展,五花八门的消闲娱乐也同样受到鼓励,许多娱乐场所和戏院应运而生。面对巴黎喧嚣、热闹的生活,托尔斯泰不由自主地把法国人的生活同俄国人的生活做了一番比较。 这期间,屠格涅夫和涅克拉索夫都在马黎,托尔斯泰在那里见到了他们,并且结识了与屠格涅夫非常友好的法国作家罗斯佩·梅里美。 托尔斯泰对巴黎的许多文化遗迹和图书馆赞叹不已。他3次去过卢浮宫,这是各个时代、各民族艺术的最丰富的收藏地。他欣赏了荷兰画家伦勃朗和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画家达·芬奇等人的绘画,游览了路易十四在凡尔赛的豪华公园、精美的喷泉和著名的宫殿,参观了索邦的巴黎大学,并在那里听了讲座。 他还参观了法兰西学院和世界藏书最丰富的图书馆之一的公共图书馆。同屠格涅夫一起游览了著名的巴黎圣母院。他总是“不吭一声睁大眼睛”(屠格涅夫语)注视着这一切。 托尔斯泰在巴黎目睹了许多富有教育意义的事情,法国的“社会自由”博得他的赞赏,心情非常愉快。 他写信给鲍特金说:“我住在巴黎很有意思,何况这里的艺术品给了我这样的快乐总而言之,这种社会的自由我们在俄罗斯连想也没有想到过我不想离开巴黎了。” 但是,托尔斯泰在巴黎住了1个半月,就被沸沸扬扬的喧嚣声吵得疲惫不堪。巴黎交易所的混杂拥挤的场面、狂热人群的叫喊和交易者的贪婪,使托尔斯泰不胜感叹:“交易所真可怕!”当他在巴黎一个广场上作为一个见证人目睹在断头台执行死刑的场面以后,就更加想离开这里。他写信给鲍特金说:“在战争中和在高加索,我见过许多可怕的场面,即使人们在我面前把一个人撕裂成碎块,也不会像这台漂亮精致的机器那样使我感到厌恶,人们利用它在转眼之间就把一个生气勃勃的、身强力壮的健康人杀死。”晚年,他在《忏悔录》中回忆道:“当我看见人头离开躯体,被身首分开地扔进棺材时,我领悟到(不是用理智,而是用整个身心),任何符合理智的论调,不管是现实的还是进步的,都不能承认这种作法是正当的。” 死刑的印象久久地萦绕在托尔斯泰的脑海里,断头机把他搞得心神不安。这就是法国的社会自由!这时,托尔斯泰不再认为法国的政治制度有优越性了。 他看到了资本主义社会同样存在着专制暴行,对它感到失望,下决心“从现在起我不仅永远不去观看这种死刑,而且也不再为任何政府服务”。 在巴黎,对拿破仑的个人崇拜引起了托尔斯泰的极大反感。参观拿破仑陵墓以后,他在日记中写道:“对凶手、恶棍敬若神明,是件非常可怕的事情。” 离开巴黎,托尔斯泰前往瑞士的日内瓦。当他同马车夫并排坐上四轮马车离开巴黎时,他感到无比的高兴,无比的轻松愉快。他欣赏着月夜,享受着大自然美妙的风光,呼吸着花草的芳香,胸中的一切苦闷一扫而光。 托尔斯泰在日内瓦湖畔消磨了近2个月的时光,他每天都去欣赏那连绵起伏的青山和碧绿如镜的湖面。 他在日记中写道:“一个人坐在浓荫如盖的小花圃里,目不转睛地凝视着湖岸和湖面,我觉得这感官获得的印象仿佛通过眼睛化为美注进了我的心灵。” 托尔斯泰在一个地方呆不住,他哪儿都想走走,什么都想看看。他在一个11岁的男孩萨沙·鲍里万诺夫的陪伴下游览了瑞士的山脉和乡村。他们肩负着背囊,翻山越岭,一共走了11天。然而,瑞士大自然的美景并不能使这位热爱祖国大地的作家得到满足。 |
虚阁网(Xuges.com) |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