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阁网 > 名人传记 > 列夫·托尔斯泰 | 上页 下页
一二


  作家在这篇小说中提出了改革农奴制这个重大问题,并且以清醒的现实主义揭示了地主和农民之间无法弥补的鸿沟,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面貌和阶级矛盾,文学上的价值超过了屠格涅夫的《猎人笔记》。

  作品发表后,获得了文艺界的好评。屠格涅夫写信给德鲁日宁说:“这篇小说在思想方面的主要印象在于:只要存在着农奴制,双方就不可能接近和了解。”

  伟大的文艺理论家车尔尼雪夫斯基以敏锐的目光察觉到了托尔斯泰作品的艺术风格,认为他的创作具有道德上的纯洁性和心理描写的深刻性两大特点,他说:“托尔斯泰伯爵以卓越的技巧不但再现了农民日常生活的表面情景,更重要的是反映了他们对事物的看法。他善于设身处地地体会农民的心灵,他笔下的庄稼汉非常符合他们的本性。在庄稼汉的话语中没有浮夸,没有高调,农民的观念在托尔斯泰伯爵笔下表达得非常真实和突出,就像我们士兵的性格一样。”

  车尔尼雪夫斯基特别欣赏作品中的心理描写,认为托尔斯泰掌握了人物的“心理过程及其形态的规律”,善于描写人物的“内心独白”,表现了人物“心灵的辩证发展”,能够“钻到农民的心灵活中去”。

  车尔尼雪夫斯基预言一个崭新的、巨大的、卓越的天才的出现,这个天才就是托尔斯泰。

  1856年的秋天,托尔斯泰正在创作中篇小说《青年》,如同当时其他作家一样,他也在反复地思考文学和文学的使命问题。他一度与纯艺术论者德鲁日宁、安年科夫和鲍特金结为近交,称赞他们是“最宝贵的三人同盟”,在文艺思想上受到他们纯艺术论的影响。

  但是,当时俄国的批判现实主义文学流派已经确立,别林斯基的现实主义文艺理论在文艺界逐步占据统治地位。托尔斯泰以极大的兴趣阅读别林斯基和车尔尼雪夫斯基的著作,当他读完别林斯基论普希金的文章后,深有感慨地说:“论普希金的那篇文章真是奇才!我现在才了解普希金。”在别林斯基文艺思想的影响下,托尔斯泰的文学观发生了变化。他说:“这期间,我非常幸福,我为精神上的飞跃而得到极大的快乐。”“纯艺术”论的捍卫者们的“为艺术而艺术”的理论,已经再也不能满足托尔斯泰的要求。他不能把文学看作脱离人民利益的空洞游戏,不能在作品中对人民的生活、疾苦与欢乐无动于衷。他希望文学真实地描写现实生活,很好地为广大人民服务。

  从此以后,托尔斯泰在现实主义文艺思想的哺育下,在屠格涅夫、涅克拉索夫等前辈的鼓励和支持下,在探索真理的道路上,迈开了新的步伐。


虚阁网(Xuges.com)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