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阁网 > 名人传记 > 圣雄甘地 | 上页 下页
一三


  乔治六世和路易斯·蒙巴顿的曾祖母在德里平原被宣布为印度女皇时,莫汉达斯·甘地还是一位年仅八岁的小学生。对他来说,这场盛大隆重的典礼往往和一首滑稽歌谣联系起来。他的家乡波尔班达尔城位于阿曼海之滨,距德里约一千二百公里。他和小伙伴们一起唱道:

  英佬似巨人,
  印人何其小;
  肉食者治人,
  身躯六呎高。

  日后,这位顽童的精神力量将使身躯六呎高的英国人及其庞大帝国蒙受耻辱。他经受不住歌谣的诱惑,让人煮熟一块山羊肉,然后偷偷地破戒啃食起来⒀。这次体验结果极为糟糕。吃下山羊肉不久,年轻的甘地立刻开始呕吐。晚上做了一夜恶梦,总觉得好象一只活山羊在肚子里苦苦地哀叫。

  ⒀甘地家族信奉毗湿奴教。该教主张实行苦行、素食等禁欲主义生活。

  甘地的父亲是位世袭帝万⒁,担任孟买北部卡提阿瓦半岛一个小土邦的首相。他的母亲笃信宗教,虔诚过人,常常在祷告之后不进食物。

  ⒁帝万是过去印度各王公土邦的首相。

  令人大惑不解的是,这位后来成为当代印度最伟大的精神领袖的人,不是出自印度贵族世家,即婆罗门最高种姓,印度教的宗教和哲学的精英荟萃的地方。甘地的父亲属于吠舍种姓,命运注定他以经商为生。在印度等级社会中,吠舍种姓地位比较低微,但略高于从事手工业劳动和出卖劳动力的首陀罗,而低于王子婆罗门和武士刹帝利种姓。

  按照印度当时盛行的风俗习惯⒂,甘地十三岁那年,与一位目不识丁、名叫嘉斯杜白的女孩结婚。这位后来成为世界上禁欲主义象征的人,很快发现夫妻生活带来的快乐。婚后四年的一天,当甘地和妻子正在温存之际,突然一阵叩门声打断了他们的欢娱。佣人告诉年轻人说,他的父亲刚刚去世。甘地听后如雷轰顶。他十分孝顺父亲。几分钟前,他尚在病人身旁,为父亲按摩双腿,减少痛苦。甘地适才离开病笃的父亲,回到房间看望怀孕的妻子。自那时起,他常为这件事感到自惭形秽,无地自容,开始逐渐摆脱情欲的羁束。

  ⒂当时印度盛行童婚习俗。婚后头五年,童妇大部分时间在娘家度过,然后回到婆家和丈夫一起生活。

  甘地后来到英国求学深造,攻读法律,以期能够来日继承家父的帝万家业。对一个虔诚的印度教徒家庭来说,到遥远的异国他乡学习,意味着将要付出巨大的代价。在此之前,他家庭的任何其他成员从未到过国外。甘地为此被正式开除其商人种姓,因为在长辈人的眼里,飘洋过海到异国旅行,只能永远玷污他的声誉⒃。

  ⒃毗湿奴教禁止其教徒航海远行。

  在伦敦的日子里,甘地的境遇异常不幸。他腼腆胆怯,甚至和外国人说一句话也会使他痛苦不已。他身体孱弱,衣服怪诞,在穿着入时的伦敦律师界里,给人一种寒碜可笑的印象。他身着一套裁剪糟糕的衣服,又宽又大,身体总在里面晃来晃去。他虽然已经十九岁了,但显得那样赢弱,举止那样平庸,致使同学们有时把他当作饭馆里的小伙计。

  甘地认为,为了摆脱难受境地,唯一的办法是把自己打扮成英国绅士。从此他脱下从孟买带来的衣服,换上一套崭新的礼服。他购买了一顶丝织礼帽,一套衣服,一双锃亮的皮鞋,一副白色手套和一只镶有银球饰物的手杖。此外他还买了一瓶美发油,梳整他那又乱又硬的头发。他用上几个钟头时间,站在一面大镜子前面连续不断地练习打结领带,独自端详焕然一新的容貌。不仅如此,他甚至还买了一把小提琴,报名学习舞蹈课程,聘请一位法语教员给他讲授法语,另一位教员给他讲授演讲艺术。

  这次尝试的结果,与吃山羊肉的结局同样糟糕。甘地练小提琴时,只能发出时断时续的吱嘎吱嘎刺耳声;他跳舞时,步伐总是与节拍不能吻合;他学法语时,舌头往往不能正确发音;演讲术课程也未能帮他大胆地发表演说,克服痛苦羞涩的羁绊。甚至到花街柳巷闲逛,甘地也以失败告终,因为他从来不敢穿过接待客厅。无可奈何,甘地最后放弃模仿英国人的服饰举止,决定重新恢复自己过去的生活习惯。取得律师资格后,甘地匆忙准备返回印度。

  甘地回国后,生活平平。一连数月,他奔走于孟买各法庭之间,终日寻找主顾,为人受理案子。在法庭上,他陈词无力,不能深深打动法官的心灵。然而数年之后,他的声音却打动了全体印度人民。

  甘地在律师事业上的失败,后来成为他一生中第一个重大转折点。他的家庭对他大失所望,决心把他送往南非,受理一家远门亲戚的案件。这次旅行持续数月。他在南非逗留达二十五年之久。在这个充满敌意的遥远国度里,甘地发现了一系列哲学原则,它将改变他今后的生活道路和印度历史的进程。

  一八九三年四月,当甘地在德班港口泊岸登陆时,他思想上尚未流露出任何关于禁欲主义的志趣。这位穷苦人未来的先知,身穿伦敦律师们经常穿戴的漂亮礼服,里面穿一件带有上浆领子的雪白衬衣。他踏上南非土地,应聘为一位印度商人的案件辩护。

  甘地和这个陌生国度的真正接触,发生在从德班到比勒陀利亚铁路线上的一次旅行过程中。甘地晚年仍然认为,这次旅行是“他—生中具有决定性意义的经历”。火车开往比勒陀利亚途中,一位白人乘客冲进甘地乘坐的头等卧铺车厢,毫不客气地命令他搬到行李车厢去。甘地拒绝对方的要求,因为他手持一等车厢的车票。火车抵达下一站时,那位白人把警察叫来,茫茫黑夜中,甘地被强行从火车上赶下去。甘地孤身一人,冻得浑身发抖,度过痛苦难熬的一夜,因为他不敢到车站行李寄存处提取行李。这是甘地第一次和不公正的种族歧视较量。他祈求悉达神⒄为他带来勇气和光明,犹如中世纪一位尚未正式取得盔甲兵器的年轻骑士在夜间警戒一样。当朝阳在马里茨堡小车站上撒下一片金黄色的光芒时,这位神态羞怯、举止笨拙的年轻人,作出了一生中最重要的决定:从今以后,莫汉达斯·甘地将坚决抵制种族歧视。

  ⒄《罗摩衍那》中的女主人公,被印度教神化,成为罗摩派的崇拜对象。

  一星期后,甘地第一次向旅居比勒陀利亚的印度人发表演说。昔日,这位初出茅庐的律师,在孟买法庭上胆小如鼠,张口结舌;今天,他讲起话来口若悬河。他号召印度兄弟们团结起来,维护自身的利益,为此必须首先学习压迫者的语言——英语。次日晚上,甘地开始为一名小店员、一名理发师和一名职员讲授英语语法,从而不自觉地掀起一场解放四亿印度人的远征运动。时隔不久,他取得了第一个回合的胜利,迫使铁路当局同意,凡是衣着整齐的印度人,有权乘坐南非铁路的头等或者二等车厢旅行。


虚阁网(Xuges.com)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