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阁网 > 名人传记 > 莫里哀 | 上页 下页 |
二九 |
|
克来翁特也说:“把上天所赐给我们的原来出身隐瞒起来,以一个窃取来的头衔夸耀于人,原来不是贵族,硬要冒充贵族,这是卑鄙的行为。”莫里哀在剧中一方面批评茹尔丹的虚荣心和屈从态度,一方面树立茹尔丹夫人等作为正面的榜样,目的在于鼓励资产阶级建立阶级的自尊心,克服自卑感。 莫里哀在《乔治·唐丹》中指责资产阶级企图通过联姻来提高自己社会地位的做法,反对资产阶级贵族化的道路。《贵人迷》中,进一步发挥了这一思想,反对资产阶级向贵族看齐的妥协倾向。剧中通过各种形象向人们指出:贵族的礼仪不足效法,贵族的人物不配作为榜样;资产阶级贵族化,那是一种愚蠢而有害的屈辱的道路。言下之意,当然是鼓励资产阶级独立发展。这里表现了莫里哀作为一个资产阶级艺术家的自觉的阶级意识,然而它与路易十四的政治愿望刚好是背道而驰,因此,尽管剧本是受命而写,尽管它采用了路易十四最喜好的歌舞剧的形式,穿插了许多精彩有趣的歌舞场面,也必然遭到冷遇。 《贵人迷》在御前初次演出时,莫里哀亲自扮演主角茹尔丹。路易十四看完演出,态度空前地冷淡。 以往每当演出结束,他总是高高兴兴地对莫里哀有说有笑。那天吃晚饭时,他却板起面孔,对莫里哀不说一句话。朝臣们看到国王态度冷淡,便见风使舵,纷纷挑剔,指责剧本。过后,宫廷内外还传出了种种流言蜚语,有的攻击剧本平庸,有的嘲笑莫里哀已是江郎才尽,只能拿种种乱七八糟的东西胡乱搪塞。一连数日,宫廷里议论纷纷,使莫里哀受到很大的精神压力,甚至不敢出门见人。国王却故意默不作声,一直到下次演出,国王认为这场精神攻势可以收场的时候,他才假惺惺地表示欣赏这个剧本。一个多月以后,11月23日,这出戏在巴黎公演,立刻轰动了全城,巴黎人民纷纷涌向剧场,以先睹为快。 莫里哀在为宫廷写作芭蕾舞喜剧的时候,始终没有忘记巴黎的广大观众。 1671年1月,他奉国王之命,写了《卜茜雪》(与高乃依合作)。这出戏刚刚上演,他又必须为宫廷游园会准备新节目,写了《牧曲》(现已失传)和《艾斯加巴尼司伯爵夫人》。就在这样繁忙的工作期间,莫里哀不忘为平民创作,写了三幕散文体喜剧《史嘉本的诡计》(又译《司卡班的诡计》),于当年5月上演。 这出戏是莫里哀专为平民百姓写的,因此他完全不顾宫廷贵族的艺术趣味,放手大胆地向民间艺术学习,从内容到形式都投合下层人民的口味,是莫里哀晚年创作中别具特色的好作品。演出时,深受巴黎市民的欢迎。 剧情发生在意大利的那不勒斯,主人公史嘉本是一个仆人,他的小主人雷昂德在父亲吉隆特外出的时候,爱上了一个吉普赛姑娘。雷昂德的朋友奥达可夫也在他父亲阿尔康特外出的时候爱上一个来历不明的女子。他俩都必须有一大笔巨款来为自己的爱人赎身,才能得到爱情的幸福。一天,两个家长同时回来,听到儿子的作为都大为恼火,青年们的爱情受到阻挠。 史嘉本为了帮助他们,设计从两个老财迷手里骗钱。 他对阿尔康特说:人家强迫奥达可夫订了婚,女方的兄长正寻衅报复,只有给他钱,才能息事宁人。他对吉隆特说,土耳其把他儿子骗上商船,不拿钱去赎回,便被带往阿尔及利亚。就这样把两笔巨款骗到手。吉隆特曾在儿子跟前说过史嘉本的坏话,史嘉本为了给以报复,便征得雷昂德的同意,设计把老主人骗进口袋,用棍子痛打了一顿。后来,吉隆特和阿尔康特发现那两个女子原来是他们各自长期失散的女儿,于是两家团圆,青年人终成眷属,史嘉本也得到主人的饶恕。 剧本塑造了一个平民英雄的形象,剧中最高尚、最聪明、最能干的人是仆人而不是主人。史嘉本有一种不怕困难、以智取胜的乐观精神,他喜欢在斗争中争取成功,最看不起胆小怕事、畏首畏尾的人。他说:“人生总要有些波折才好;困难越多,愈能够激起我们的热情,增加我们的乐趣。”他虽然处于奴才的地位,但是,他并不以奴才自卑而保持自己的自尊心。 |
虚阁网(Xuges.com) |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