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阁网 > 名人传记 > 马克·吐温 | 上页 下页
一九


  著名评论家德沃托指出,“西南边疆的生活仿佛脐带似的系着马克·吐温的心。《哈克贝利·费恩》的血肉就是这样构成的。”“这部书比任何其他的作品更接近于生活的真实,这便是美国。”“这是沿着大河往南前进中的那个年轻共和国的躁动——那洋溢着的活力,那种莽莽撞撞、无法无天,那种摸索着前进的热情,这一切都集中表现于6月里涨潮时刻的大河上一片木筏子上。”“《汤姆·索亚历险记》和《哈克贝利·费恩》是美国所孕育诞生的——其不朽即在于此。”“不论这位边疆幽默作家干了什么事,他毕竟做出了这样的贡献。他写的作品永远真实地表现了他祖国的灵魂。这些作品突出了核心,所有其余的书,不论什么书都离得远了。”这样的评论,表现了社会学派的观点及其局限,但是马克·吐温的作品与美国民族历史及民族生活的关系,德沃托是感觉到了的。

  人们在汤姆和哈克身上的确感到了美国向西部扩张拓殖时期千千万万普普通通人民的心灵的颤动。不满于现状,厌恶庸俗保守的生活,厌恶宗教主日学校那一套窒息人的规矩,追求自由、公道的世界,追求友谊,追求黑奴的解放,为此而不怕危险,只要能逃出去,逃出去就是一切:逃出家庭,逃出圣彼得堡镇,逃到大河之上,去开拓一个新天地。汤姆、哈克、吉姆这样的精神境界,在某种意义上说,正是19世纪千千万万美国普通人民向西部拓殖时期精神境界的缩影。植根于人民群众的土壤很深很深的马克·吐温捕捉住了这千千万万普通人民的憧憬,真切地描绘了出来,从而写出了19世纪美国向西部开发时期的奥德赛,以迷人的方式表现了他那个时代的时代精神。

  历史是人民创造的。美国西部开发只是刚毅、正直、勤劳的美国人民写下的伟大篇章。美国独立战争赢得胜利时,13州领土还很小,只是局限在阿勒格尼山(Allegeny)以东到大西洋的狭长的一线。从这里往西部前进,一直到太平洋沿岸,这不能不说是史诗般的进军。马克·吐温自己便经历了这段西部开发的史诗般的历程。马克·吐温的老家,便是从东部弗吉尼亚这个美国历史的发源地,随着西进的历史潮流,经肯塔基而迁往密苏里的。

  马克·吐温1835年出生于密苏里。这在当时正是许多影视作品中最为典型的西部边疆。马克·吐温在西部边疆和密西西比大河之上度过他的童年。青年时代又曾在大河上做水手、领港四年。20多岁又到更西部的内华达谋生,当时内华达还开拓不久,只是个准州(地域)。其后五年,正当风华正茂的岁月,他又在极西的加利福尼亚这个沸腾的边疆与“金山”,加入了淘金的队伍,后来做了小报记者,仍然在这沸腾的生活中打滚。马克·吐温自己便是西进洪流中的一滴水。马克·吐温的童年、少年、青年,正是一部生活的大笔书写的“马克·吐温历险记”!在马克·吐温的灵魂深处,也打下了刚毅、正直、勤劳的千千万万普普通通人民拓殖的这种时代精神。

  汤姆和哈克那种刚毅、正直、勤劳和富有幻想的拓殖精神是与当时美国的社会、经济生活和美国独特的历史不可分的。关于美国的移民运动,列宁曾指出:“美国从世界各国得到最刚毅、最能劳动的工人而日益迅速地向前发展。”马克思、恩格斯在1882年共同为《共产党宣言》俄文版所写的序言中也指出:“正是欧洲移民使北美能够进行大规模的农业生产,这种农业生产的竞争震撼着欧洲大小土地所有制的根基。此外,这种移民还使美国能以巨大的力量和规模开发其丰富的资源,以至于很快就会摧毁西欧特别是英国迄今为止的工业垄断地位。”随着美国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巨大变化,美国中西部、远西部地区,开始时“存在着充满了‘自食其力’的天真幻想的‘独立’小农的垦殖阶段。”接着是由资产阶级和土地投机者进行大量投资和剥削兼并。南北战争后的30年内,西部广大的土地都被开辟为资本主义性质的农业经济区,并建立了新州(准州、地域)。回顾这一段相当独特的美国历史,不难看到,马克·吐温不少作品中所洋溢的对西部开发时期沸腾生活的热爱,追求自由、公道的天地的那种活泼的精神,作品中明快的色调,以及饱含智慧与正义感的幽默与讽刺的融和,正是马克·吐温从民主主义者的立场,真切地反映了千千万万普普通通的人民包括“最刚毅、最能劳动的工人”和“充满了‘自食其力’的天真幻想的小农”

  在西部开发时期的精神境界。

  时代精神是贯穿马克·吐温整个创作的一条蓝线,然而作为一个作家,对于社会,对于人生,尤其有自己独特的体验和认识,在马克·吐温的作品中,还有一个基本的主题就是批判和揭露资产阶级的虚伪、自私、政界的腐败以及种种丑行。

  19世纪不仅充满冒险与开拓这种精神,也带来了科技的飞速发展。各种发明川流不息地出现:其中有缝纫机,有自行车,有汽车,有电话,有飞艇,有阿斯匹灵,有电灯,有现金出纳机,有水泥,有假牙,有柴油机,有炸药,有火车头,有罐头食品,有柯达克照相机,有打字机,有X光。随着各种新发明而来的是新起的争取自由的呼声。自由神表达了这种愿望:工人们提出了八小时工作制。为了反抗当时对全国的男女工人和童工普遍实行的十小时制,1886年这一年就有20万人参加了抗议罢工。

  马克·吐温观察了1300年人类进步的过程,提出一个问题:那些在工厂每天干十小时的人和他们的孩子,都成了一种商品,大家对他们是否有较深的了解呢?

  可是自由并不是人人都能享受的,也不是大家都有份。甚至连马克·吐温也享受不到。因此马克·吐温在他创作和展示“美国时代精神”的时候,总是在热情之中融合着冷静的社会分析与批判。有意思的是这种批判特色在他那些历史题材的小说创作中表现得尤为明显。

  1889年发表的《在亚瑟王朝里的康涅狄克州美国人》的童话形式,写了一个19世纪会做各种机械的美国铁匠,梦游到6世纪封建骑土时代的英国的荒诞故事,马克·吐温自己说:“《在亚瑟王朝里的康涅狄格克州美国人》是一种尝试,试图想象出并描画出英国古代穷愁潦倒的劳苦大众的苦难生活,并且顺便以此与当时世俗的和宗教的特权者和富人的生活两相对照。我的原意是想把英国的生活,这不只是指亚瑟王时代的英国生活,而且指整个中世纪时代的英国生活,同现代基督教国家和现代文明国家的生活相对照——当然显得后者胜过前者。”


虚阁网(Xuges.com)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