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阁网 > 名人传记 > 拉宾 | 上页 下页
二二


  在去当大使之前,拉宾很好地思考过对美外交的目标。他通过一番调查后,给自己定了四个目标:一、确保美国向以色列提供武器;二、与美国协调有关的中东政策;三、谋求美对以的军事和经济援助;四、谋求美国运用其遏制力量防止苏联的军事干预。当他把这一切交给外交部时,他得到的是外交官员们典型的外交微笑,好像在说:“很好,让我们来看看你的本事吧!”

  1968年2月初,拉宾如愿以偿地当上了以色列驻美大使,他带着妻子利扬及12岁的儿子尤瓦尔来到了美国。大女儿达里亚因正读高中一年级,高中毕业后还得服两年兵役,因而没有同行。从此,拉宾又走上了当大使的生涯。

  2.实现自我的价值

  在拉宾的思想意识里,人生的自我价值的实现有两种形式:一种是纯粹的个人利益和个人目标的实现,体现出自我的价值;另一种是把个人利益和个人目标的实现,与国家民族的利益和目标结合起来,体现出自我的价值。拉宾选择的是后者。

  到任初期,拉宾几乎无法开展什么活动。因为:他初来乍到一切还较生疏,而约翰逊政府则为越战和大选问题搞得焦头烂额,无暇关心中东问题,因而谁也没有想起过多给拉宾活动的机会。对此,拉宾没灰心,而是寻找契机和突破口,以树立自己的形象和地位。他从美国人最关心的问题入手,了解美国内外政策的实质。当时美国公众最关心的有两件事:一是越战,二是大选。美国人在越战中难以自拔,年复一年,战争总没有结束,而从战场上返回的只是失利的消息和用塑料裹尸袋运回来的尸体。战争是继续下去还是结束,美国人意见分歧,形成两大营垒,因而社会形势急剧动荡,人们对美国的强大和政府的能力失去了信心。这个问题无疑将对美国的外交政策,尤其是中东政策产生深刻的影响。

  他想起了基辛格博士的一次谈话,他深深地敬佩博士先生对国际问题的渊博知识和精辟分析。基辛格指出:“越战对美国有百害而有一利,这一利就是它使美国获得了处理位于冲突地区的盟友关系的经验。”从此之后,美国决不会轻易卷入冲突的漩涡中去,因为陷进去就很难拔出来。相反,苏联将会大力利用美国的这种谨慎小心和孤立主义倾向来对外扩张。在当时,拉宾看出持以上观点的美国人占主流。拉宾认为,战争的目标是胜利,胜不了就撤,这是常识。而美国人对越战既没有明确目标也没有能取胜的整体计划,在蒙受惨重损失后又迟迟不撤出来,叫人很难理解。美国人是崇尚英雄的,拉宾是有名的英雄。以色列那么小,可以横扫数敌如卷席;而美国那么强大,却对付不了小小的越南。因此,许多美国人对他很感兴趣。

  美国大选时,候选人罗伯特·肯尼迪的竞选班子特地邀请他会谈留影,拉宾因当时脱不开身乃至肯尼迪被暗杀而失去了这个值得珍惜的机会。拉宾知道,在共和党和民主党展开激烈的总统宝座争夺战时,肯尼迪能主动上门相邀,是令人难以忘怀的,拉宾为失去机会深感遗憾。拉宾清楚地认识到:美国的总统选举对美国未来的外交政策有着重大的影响,因而他很快便把注意力转到了两党的竞选活动上。为了深入了解情况,他坚持参加两党推举总统候选人的所有大会。当共和党总统候选人和民主党总统候选人分别确定下来以后,拉宾决定对两党候选人尼克松和汉弗莱摸底。他多次去会晤他们,观察他们对以色列的态度以及他们在向以色列提供“鬼怪式”战斗轰炸机问题上的立场。汉弗莱的态度比较暧昧,话说得很含糊,叫人摸不清脉搏;再加上芝加哥市市长达利的反犹态度,使拉宾感到民主党的新人很难从约翰逊政府的旧框架里摆脱出来。

  相反,共和党候选人尼克松的亲以态度却比较鲜明,他表示支持向以色列提供这种先进的飞机。到了后期,美国犹太人的金钱和选票产生了作用,反应机敏的尼克松马上向美国犹太人领袖保证,坚决支持以色列,并答应在上台后立即向以色列提供50架“鬼怪式”飞机。拉宾强烈地希望尼克松上台,因为敢说支持以色列的人总比不说的人态度要好得多。而犹太人在美国,历来是民主党的传统选民赞成者。可共和党的尼克松却试图改变这一现状,他自信鲜明的亲以态度,会给共和党和以色列及自己带来巨大的政治收益。其实,尼克松早在“六天战争”之前,就和拉宾交上了朋友。

  尼克松在当上总统之前曾两次访问以色列。第一次访问,尼克松受到以政府的接待规格是较低的,而拉宾邀他去军队时,却以“红地毯”的规格隆重接待他,以致尼克松再三说:“我永远不会忘记。”拉宾也不会忘记,尼克松在参观戈兰高地时,竟然脱口而出“如果我是个以色列人的话,我是决不会归还戈兰高地的。”当尼克松第二次访问以色列时,以色列领导人已估量出了尼克松的政治分量。所以,当他来到总理府时,上至总理下至部长们,都毕恭毕敬地恭候着他。

  通过一番努力,拉宾不论在军界还是政界,都使美国人不敢轻看他一眼。尤其是共和党和民主党,在大选面前都认识到了他的分量。这样,拉宾的自我价值便得到了肯定和实现。

  有两件事是很能说明问题的。当美国国会要否决军队提出的配备惊人的武器要求时,五角大楼的将军们便毕恭毕敬地请拉宾出来支持军队。有一次,许多显要的参议员反对为海军造一艘航空母舰。这时,将军们请拉宾去参加论证会。论证会结束后,参议员比考夫热情地与拉宾握手,“拉宾先生,您说服了我,您愿意将您的观点写进一个备忘录吗?”拉宾很快就把一个备忘录给了他。看过备忘录的另一位议员约翰·斯特恩尼斯见到拉宾时感慨地说:“您知道吗,您的这份备忘录比海军的那份报告更有说服力!”

  国会满足了海军的要求,并在决议上特别提到了拉宾的备忘录。素以“智多星”著称的基辛格,也常为一些军事问题向他求教。有一次,基辛格找他,原来是美军已摆好阵势准备迎击北越军队发起的一场攻势。拉宾听取了一位将军对战区各方面情况的简介后,默默地看着地图思考着。最后,拉宾拿起红铅笔在地图上标出了北越军队可能进攻的位置。基辛格吃惊地扬起眉毛:“你是我问过的将军中惟一这样看的人。”当事实证明了拉宾判断完全正确之后,基辛格对将军们说:“你们知道吗?在我请教的人当中,惟一能够精确地预测敌军突击方向的将军是以色列驻华盛顿的大使!”

  3.繁忙的外交活动

  在大选投票之前,拉宾觉得有必要再到尼克松那里去落实一下军售问题,因为战后以军的军火供应出了麻烦。法国已停止向以色列供应军火,美国政府也停止了对以的军火出售。尼克松听了拉宾的要求后,态度爽快,俨然以一个总统的口吻说:“你放心,我答应你。我支持以色列变得强有力,你们会得到飞机的!”尼克松不但赞成提供武器,而且认为一个强有力的以色列可以在美苏之间起一种平衡作用。尼克松还把美国外交政策的核心向拉宾交待清楚了,他强调,他和汉弗莱有一点是一致的,那就是美苏之间就一些重大问题,特别是中东问题,达成谅解是必要的,因为这符合美国的利益。

  “六天战争”的胜利,在美国博得一片叫好声,但约翰逊政府对这场战争却很不以为然,认为它打乱了美国的中东战略,因此美国不愿意向以色列提供武器。为和平解决中东问题,约翰逊随后提出了五项原则:一、承认每个民族的生存权。二、公正解决难民问题。三、制止中东的军备竞赛。四、确保战时中东的通行权。五、尊重各国的政治独立和领土完整。从文字上看,不偏不倚,它既要求阿方不要试图以战争消灭以色列,也要求以方从阿拉伯领土上撤出。显然,这对以色列来说是难以接受的,这就意味着以色列得从被占领土上撤出。但是,以色列还是于1967年6月19日作出四点决议来响应。一、以色列准备撤到以埃国际边界。二、以西奈非军事化来确保以色列的安全及保证苏伊士运河和蒂朗海峡的自由通航权。三、以色列准备撤到以叙边界,以戈兰高地的非军事化确保以的安全。四、西岸、加沙和巴勒斯坦难民问题将另行考虑解决。然而,以色列内阁很快就发现自己的战争成果卖得太便宜了,急忙在同年8月修正了这一立场。可笑的是外长埃班对自己的驻美大使保密,以色列对美国保密。直到1968年5月,拉宾及美国政府还以为以色列是准备撤出被占领土的。


虚阁网(Xuges.com)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