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阁网 > 张恨水 > 天明寨 | 上页 下页 |
三五 |
|
这里常氏让陈氏到里面去坐,陈氏不肯,也匆匆地就走了。在这样人心慌乱的时候,常氏也没有怎样去强留。她要走,就由她走了。不过这样一来,就给李凤池留下了更大的印象,觉得像朱子清那样持重的人家,也免不了随着时俗,预备逃反,则其余人家可知。因此他对于今天晚上开议的事更觉起劲。在这村角上,就是李家祠堂,他先叫家里人去把祠堂大厅打扫干净,一面叫店里伙计放倒一口猪,抢着做出两作豆腐,便是店里的酒,也叫人抬了两坛子到祠堂里去。恰好那地保储丙元,看到时候不早了,先前鸣锣警众,采办的军粮,一点没有着落,乡下人家家乱哄哄地,只忙着收拾细软、炒磨干粮,预备逃走。若是耽误到大兵来了,岂不是要自己脑袋的事。因之没有了主意,跑到李家向凤池来请教。 凤池道:“俗言说得好,兵出不由将,到了现在满乡满村老百姓乱跑的时候,就是抬了钦差的虎头牌放到乡下来,也把这些人弹压不住。这事没有别法,只有等军队到了,你去据实禀报。” 丙元伸了舌头道:“我的老爹,那岂不是把头送到刽子手刀口下去?” 凤池道:“我想,这样满乡人民骚动,不是一里一甲的事。别甲交代不了,他们总也有办法。你何不去打听打听?” 丙元一顿脚道:“别甲有什么方法,当地保的先逃命去了。我到了无可奈何的时候,也是三十六计走为上计的。” 凤池对于他这话,并没有什么可说,背了两手,在书房里来回踱着。丙元道:“听说,你老定了今晚邀人在祠堂里开议,我特意来伺候各位绅士。万一军差找得来了,请各位绅士替我出头说两句话。” 李凤池鼓掌笑道:“你这就是一个汉子说话。一点儿事就逃走,下次还做事不做事呢?” 丙元苦着脸子,皱了眉道:“你老爹明鉴。我是今年下年新盖了三间瓦屋,又养了两口大肥猪,人家种一口田的萝卜,我是种了两口田的萝卜,家里还有二十来担稻。这都是搬不动的东西。尤其是那两口大肥猪,都有八九十斤一头,教我怎样舍得抛下?” 凤池瞎了一声道:“你怎么这样没有出息?我的孩子们都在祠堂里,你到那里去帮着料理吧。” 丙元道:“各位绅士家里,不用得去催催吗?” 凤池道:“上午我下请帖的时候,已经写明了,有地方大事商谈,在这个时候,谁都也想得着一个稳当一些的主意。我在乡下,总是个稳当的人,我请他们来商议地方大事,他们想着得些稳当的主意,没有不来的。你说,你舍不得家财,比你家财多十倍百倍的那很多,回头你跟着有家产的人学去就是了。” 丙元想着凤池的话很对,就放下了心,到李家祠堂里去帮着李家人安排一切。到了太阳落山,果然地方上的绅士陆陆续续地都向李家祠堂里走来。大厅里放了七八张四方桌子,也就慢慢地坐过了半。丙元随在人群中奉茶奉烟,也就把心思减去了大半,坐在旁边一张桌子角落里,正听着各位先生说道今天四乡骚扰的情形。 甲说:“怎么好?” 乙说:“看看再说吧。” 丙元又说:“怎走得了呢?” 都是一副没奈何的样子。在这里一个帮忙的庄稼人,走向身边轻轻地告诉,说门外有人相找。丙元心里一动,走出大门来,见老樟树的树儿下,有两个人影子一闪,上前看时,却是邻甲的地保老刘。 他看到,先低声啊哟了一下,做个失惊的样子。接着道:“什么时候了?你还大大方方地在这里随着绅士老爷开议哩?” 丙元道:“怎么样?你得了什么消息了吗?” 老刘道:“大兵来了,先抓我们地保,一升米也交不出,他怎能放过我们?我家里老老小小,都躲上山去了,我究竟还是舍不得把家业丢了,来打听打听你的消息。” 丙元道:“我听说,长毛离县城只有十几里了,但是没有亲眼得见,也总不敢相信。” 老刘一顿脚道:“这就一点不错。刚才有人从余家井来,说是县城被围了。长毛的兵,来得真快。” 丙元道:“听说他们有法术,有三千乌鸦兵打头阵,能飞到半空里去割人的头,所以他们自己叫天兵。” 老刘道:“有人从湖北回来,看到他们的先锋,叫什么杨脸青,他身高丈二,青面獠牙红头发。手里拿根狼牙棒,身带四十八把飞刀。骑着一头身长两只翅膀的老虎,能飞能跑。同他走的兵,都会飞,哪里止三千?听说是十万零八百。这回来打潜山的,就是他的天兵。你想,他来了,我们还有命吗?可是这些事,我们还只能背地里说,官家知道了谣言,谣言惑众者斩。听说今天县东门挂了好几颗人头,都是为了造谣言的。” 丙元道:“我也听说了,说是南京陆制台,也把茅山上的什么道人请下了山来。这道人撒了一把豆子都变成人,满天飞行,打听消息。我们在这里说话,说不定我们头上就有。” 说着,抬头向樟树上望着。这樟树是百年以上之物,高入云霄,看到上面树叶子里颤巍巍地,好像有人。 丙元只觉周身汗下,心里乱跳。老刘也呆了半晌,轻轻离开了树下。丙元追过去问道:“你打算怎么样?” 老刘道:“我回去收拾收拾东西,立刻就走了。你能同李书呆子一样,在这里等长毛来开刀,恐怕也不行。一会子军队来了,先砍了你的头祭旗。” 储丙元抽了一口凉气,也不多谈,一直就回家去。远远地看到一个人打了灯笼,迎向前来。丙元只疑心是陆制台的探子,正想向小路上走。那人走到近处,发了咳嗽。听去是自家长工,便问道:“小五哪里去?” 老五道:“好了,没事了。刚才县里来了两名公差,说是上午传下来的话,要办军差,现在不必了,军队已经走别条路了。那公差不敢多耽搁,又到别甲去了。丢下七八张六言告示,叫你连夜贴起来。” 说着,递过一卷纸来。丙元叫长工高举了灯笼,自己展了纸,在灯笼下看,正是王知县的六言告示。大意说是,贼兵还在湖北境内,省宪已经调大兵去剿办。省兵虽经过西南两乡,并不停留。而且军民平买平卖,秋毫无犯。至于东北乡,更非大兵经过之地,人民纷纷逃避,实系自扰。丙元一个字一个字在灯笼下摸索着看完。第一件事可以放下心来,就是马上不必筹办军差,也不至于砍头。第二件,公差还带告示下乡了,县城被围的这些话,也并无其事。于是告诉长工,带了原告示回家去,等到二更天后,再送到李家祠堂来。回家去说,大家安心睡觉,一点没有事。长工交给他灯笼,他也不要,悄悄地回到祠堂里来。 |
虚阁网(Xuges.com) |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