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阁网 > 慕容美 > 烛影摇红 | 上页 下页
一〇九


  当年,诗圣杜甫为了要来这个“淮左名都,竹西佳处”曾替自己制造了一个非常动人的借口:“为问淮南米贵贱,老夫乘兴下扬州!”

  杜甫的诗,十之八九都为忧国忧时而发,令人读之极为感动,然而,这里他说去扬州是为了“关心”淮南一带的“米价”,多少有点值得存疑了。

  不过,这还好,白乐天就伤情感了:

  大业年中炀天子,种柳成行夹流水。
  东自黄河西至淮,绿影一千三百里。
  南幸江都恣佚游,应将此柳系龙舟。
  龙舟未过彭城阁,义旗已入长安宫。
  土坟三尺何处是,吴公台下多悲风。
  二百年来汴河路,沙草和烟朝复暮。
  后王何以鉴前王,请看隋堤忘国树。

  这首《江都行》,当年题于扬州西城的摘星楼。

  摘星楼原为隋炀游幸江都建以纳嫔妃者,如今,“摘星”一名虽存楼,却早已改成一座酒楼了。

  葛品扬登楼凭窗眺望,偶尔思及这首《江都行》,不禁为之感慨万千。

  这与年前在关外,虽同样登临一座酒楼,可是,无论景物与心情都不一样了。

  那是风雪的严冬,现为花木向荣的初夏,那时是人影双双;现在则是人孤影只;那时仅有自怜,如今身肩武林命运重担,欲遁世已无可能。

  店伙走过来,葛品扬一狠心,挥手吩咐道:“不必问了,酒菜搬好的来就是了!”

  不一会,酒菜端上,葛品扬闷闷地喝着,不时自窗口向北望去,心中烦闷地不住盘算:医圣毒王不但用毒为武林中空前一绝,就凭本身武功,也不在我之下,而那座玉弥勒既系无价之宝,收藏隐秘,自不待言。半年之期虽说不短,我现在连接近这名老毒魔的机会都没有,又从何下手呢?

  这时约莫午初光景,随着时间的过去,楼上酒客也渐渐增多,呼酒叫菜,以及高谈阔论的嘈杂声,听了益发令人心烦,正所谓以酒浇愁愁更愁。葛品扬本来就不善酒,半壶广陵春下肚,陶陶然,已然微醉。

  这时,忽听邻座一人大声问道:“那个卖镜子的,今天会不会再出现,蔡老夫子?”

  “很难说。”

  那人接着又问道:“蔡老夫子见多识广,依夫子之见,那人一面镜子索价纹银五百两,是他有疯疾呢,抑或他那面镜子真有什么神奇之处?”

  “白乐天有首诗你听说过没有?”

  “什么诗?”

  “太宗常以人为镜,鉴古鉴今不鉴容;乃知天子别有镜,不是扬州百炼铜!”

  “扬州百炼铜?”

  “是的,在唐代,我们扬州人常于五月五日端午在江山对日铸镜,谓取日之华,照之可使人青春不老。这面镜子,据那人说,便是唐代之宝镜。”

  “真有这回事吗?”

  “老朽没有五百两纹银,不敢妄断。”

  这句话说得满楼俱为之哈哈大笑起来。

  所谓照妖镜、摄魂镜,不过是说书中的神话,一面铜镜质地再好,也不过是面铜镜而已,如说一面铜镜要卖五百两纹银,当然是笑话了。

  葛品扬于恍惚中为这阵突发的笑声所惊,扭头四望,一众酒客们却已改换话题,去谈其他方面了。他隐隐约约地,只听清什么镜子、五百两纹银等断句,这时不禁感到迷惑不已,暗想这些人刚才在笑什么?

  就在这时候,突然有人叫道:“来了,来了,又来啦!”

  全楼酒窖,立即涌向窗外探首下望。

  葛品扬随着将头伸出窗外,但见下面小河蜿蜒,两岸垂柳摇曳,景色极为幽雅。这时,柳堤上,由西边缓缓踱来一名三旬左右的落拓书生,身穿一袭旧青衣,衣着虽然寒酸,眉宇间却颇有一股俊逸的书卷气。

  青衫书生缓缓踱至摘星楼下,在小石桥桥头盘膝端坐下来。

  身后跟着的大群闲人立即一涌而上,将青衣书生围了个水泄不通。这座石桥,为西门与北门通向城中的要道,这一阻塞,围看的人也就越来越多,但摘星楼上的酒客却不受影响,始终能够看得清清楚楚。

  青衫书生于坐定后,左袖微提,右手探入,从袖中取出一只扁圆形青布小袋,平放在膝头上,开始闭目养起神来。

  青布袋中所装,大概便是那面索价五百两纹银的宝镜了。

  围看的闲人交头接耳,窃窃私议,但却没人上前向书生索镜观看。葛品扬看了片刻,觉得也没有多大意思,于是便转过脸来,准备继续喝酒。

  酒杯尚未端起,忽听有人低喊道:“喂,快瞧,老周,那顶神秘的小花轿又入城啦。”

  “哦!在哪里?”

  “已快到桥头了。”

  “真怪,不多几天,这顶小花轿就出现一次,却始终不曾在人见到过轿中人面目。老张,你说这娘儿是不是那一路货色?”

  “弄不清楚,我已经打听很久了。”

  “就没有人钉梢,看她究竟来自什么地方吗?”

  “当然有人钉过了。”

  “结果如何呢?”

  “结果知难而退。”

  “怎么回事呢?”

  “那几个轿夫太凶了,一个个全似练过把式,不管谁钉上,不出十步就给发觉。听说那些家伙只要向你瞪瞪眼,也就够你魂飞魄散的了。”

  姓周的突然低低打断话头,叫道:“快看,大概有好戏可瞧了!”

  这一叫,谈话之声立止,四周也忽然特别安静了下来,葛品扬感觉有异,便又扭头向下面桥下望去。

  这时,闲人们纷纷旁退,一顶花呢凤角小软轿,在两名家丁模样的人物开道下,正由另外两名家丁模样的中年壮汉向桥上抬来。

  行家看行家,一眼分明,葛品扬略加打量,便知这四名家丁模样的人物均非俗手;但是,尽管闲人退让,那位青衫书生却一点不知天高地厚,依然端坐原地,闭目不动。葛品扬不禁为那青衫书生暗暗担心。

  可是,奇怪的是,轿至青衫书生面前,竟自动停了下来。

  闲人们遂又试着慢慢聚拢,青衫书生始终不动一下。这时,小花轿中突然传出一阵娇滴滴的女子声音道:“这就是传说的那个人么?那面镜子拿来给奴家看看。”

  语音婉转如莺啼燕呢,但却不是扬州本地口音,话说完,四名壮汉中已有一名俯下身子,准备去拿那只青布小袋。

  青衫书生突以衣袖一遮,摇头拒绝道:“不行,按规矩行事,亮过银子再看货,不然你也看,他也看,就算宝镜看不坏,本人烦也就给烦死了。”

  那名壮汉眼一翻,凶光毕露,哼道:“朋友说话最好睁开眼睛!”

  青衣书生未及答话,轿中传出娇音道:“不,赵老大,就依了他吧。”


虚阁网(Xuges.com)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