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阁网 > 类书 > 图书集成乾象典 | 上页 下页 |
五行部总论一(6) |
|
北周·卫元嵩《元包》 《五行生成》 五行之数,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此其生也;六曰水,七曰火,八曰木,九曰金,十曰土,此其成也。凡五行生成之数五十有五,肇于《勿芒》,动干冥默,物休咎于未形,辨忧虞于既惑,鬼出神入,而变化无穷,穷幽洞灵而生成不息,体混茫之自然,与天地而为极,实所谓微妙元通,深不可测。 南唐·谭子《化书·五行相济相伐》 “道德者,天地也。五常者,五行也。仁,发生之谓也,故君于木。义,救难之谓也,故君于金。礼,明白之谓也,故君于火。智,变通之谓也,故君于水。信,悫然之谓也,故君于土。”仁不足则义济之,金伐木也。义不足则礼济之,火伐金也。礼不足则智济之,水伐火也。智不足则信济之,土伐水也。始则五常相济之业,终则五常相伐之道,斯《大化》之往也。 宋《王临川集·论议洪范传》 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何也?五行也者,成变化而行鬼神,往来乎天地之间而不穷者也,是故谓之行。天一生水,其于物为精,精者一之所生也。地二生火,其于物为神,神者有精,而后从之者也。天三生木,其于物为魂,魂从神者也。地四生金,其于物为魄,魄者有魂,而后从之者也。天五生土,其于物为意,精神魂魄具而后有意。自天一至于天五,五行之生数也。以奇生者成而耦,以耦生者成而奇,其成之者皆五。五者,天数之中也,盖中者所以成物也。道立于两,成于三,变于五,而天地之数具,其为十也,耦之而已。盖!五行之为物,其时其位,其材,其气,其性,其形,其事,其情,其色,其声,其臭,其味,皆各有耦,推而散之,无所不通。一柔一刚,一晦一明,故有正有邪、有美、有恶、有丑有好、有凶有吉,性命之理,道德之意,皆在是矣。耦之中又有耦焉,而万物之变遂至于无穷。其相生也,所以相继也;其相克也,所以相治也。语器也以相治,故序“六府”以相克;语时也以相继,故序盛德所在以相生;“《洪范》语道与命,故其序与、‘语器与时者异也。道者,万物莫不由之者也;命者,万物莫不听之者也。器者,道之散,时者命之运。由于道,听于命而不知者,百姓也;由于道,听于命而知之者,君子也。 道万物而无所由,命万物而无所听,唯天下之至神为能与于此。夫火之于水,妻道也;其于土,母道也。故神从’”志,无志则从意志。致一之谓精,唯天下之至精,为能合天下之至神。精与神一而不离,则变化之所为在我而已。是故能道万物而无所由,命万物而无所听也。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从革,土爰稼穑”,何也?北方阴极而生寒,寒生水;南方阳极而生热,热生火,故水润而火炎,水下而火上;东方阳动,以散而生风,风生木,木者阳中也,故能变,能变故曲直。西方阴止,以收而生燥,燥生金,金者阴中也,故能化,能化故从革。中央阴阳交而生湿,湿生土,土者阴阳冲气之所生也,故发之而为稼,敛之而为穑。“曰”者,所以命其物。“爰”者,言于之稼穑而已。润者,性也。炎者,气也。上下者,位也。曲直者,形也。从革者,材也。稼穑者,人事也。冬物之性复,复者性之所,故于水言其性。夏物之气交,交者气之时,故于火言其气。阳极上,阴极下,而后各得其位,故于水火言其位。春物之形着,故于木言其形。秋物之材成,故于金言其材。中央人之位也,故于土言人事。水言润,则火熯土溽,木敷金敛,皆可知也。火言“炎”,则水洌土蒸、木温、金清,皆可知也。 水言下,火言“上”,则木左金右、土中央,皆可知也。推类而反之,则曰后、曰前、曰东、曰西、曰北、曰南,皆可知也。 木言“曲直”,则土圜金方、火锐水平,皆可知也。金言“从革”,则木变土化、水因火革,皆可知也。土言“稼穑”,则水之井洫、火之爨冶,木金之为械器,皆可知也。所谓木变者何?灼之而为火,烂之而为土,此之谓变。所谓土化者何?能熯能润,能敷能敛,此之谓化。所谓水因者何?因甘而甘,因苦而苦,因苍而苍,因白而白,此之谓因。所谓火革者何?革生以为熟,革柔以为刚,革刚以为柔,此之谓革。金亦能化,而命之曰从《革》者何?可以圜,可以平,可以锐,可以曲直。然非火革之,则不能自化也,是故命之曰“从革”也。夫金,阴精之纯也,是其所以不能自化也。盖!天地之用五行也,水施之,火化之,木生之,金成之,土和之。施生以柔,化成以刚。故木挠而水弱,金坚而火悍,悍坚而济以和,万物之所以成也。奈何终于挠弱,而欲以收成物之功哉。润下作咸,炎上作苦,曲直“作酸,从革作辛,稼穑作甘”,何也?寒生水,水生咸,故润下作咸;热生火,火生苦,故炎上作苦。 风生木,木生酸,故曲直作酸。燥生金,金生辛,故从革作辛;湿生土,土生甘,故稼穑作甘。生物者气也,成之者味也,以奇生则成而耦,以耦生则成而奇。寒之气坚,故其味可用以耎;热之气耎,故其味可用以坚;风“之气散,故其味可用以收;燥之气收,故其味可用以散。土者,冲气之所生也,冲气则无所不和,故其味可用以绥而已。气坚则壮,故苦可以养气;脉耎则和,故咸可以养脉。骨收则强,故酸可以养骨;筋散则不挛,故辛可以养筋;肉缓则不壅,故甘可以养肉。”“坚之而后可以耎,收之而后可以散,欲缓则”用甘。不欲则勿用也。古之养生治疾者。必先通乎此。不通乎此。而能已人之疾者。盖寡矣。 张子·正蒙 《参两篇》 木曰“曲直”,能既曲而反申也;金曰“从革”,一从革而不能自反也。水火气也,故炎上润下,与阴阳升降,土不得而制焉。木金者,土之华实也,其性有水火之杂,故木之为物,水渍则生火然而不离也,盖得土之浮华于水火之交也。金之为物,得火之精于土之燥,得水之精于土之濡,故水火相待而不相害,铄之反流而不耗,盖得土之精实于水火之际也。土者,物之所以成始而成终也,地之质也,化之终也。水火之所以升降,物兼体而不遗者也。 《动物篇》 形也,声也,臭也,味也,温凉也,动静也,六者莫不有五行之别,同异之变,皆《帝则》之必察者与! 《朱子全书·论五行》 问:“前日先生答《书》云:‘阴阳五行之为性,各是一气所禀,而性则一也’。两‘性’字同否?”曰:“一般。”又曰:“同者,理也;不同者,气也。”又曰:“他所以道‘五行之生,各一其性’。”节复问:“这个莫是木自是木,火自是火,而其理则一?”先生应而曰:“且如这个光,也有在砚盖上底,也有在墨上底,其光则一也。” 气之精英者为神,金木水火土非神,所以为金木水火土者是神。在人则为理,所以为仁义礼智信者是也。 “金木水火土”,虽曰五行各一其性,然一物又各具五行之理,不可不知。康节却细推出来。 天一自是生水,地二自是生火。生水只是合下便具得湿底意思,木便是生得一个软底,金便是生出得一个硬底。五行之说,《正蒙》中说得好。又曰:“木者土之精华也。”又曰:“水火不出于土。”《正蒙》一段说得最好,不胡乱下一字。 问:“黄寺丞云:‘金木水火,体质属土’。”曰:“《正蒙》有一说好。 只说金与木之体质属土,水与火却不属土。”问:“火附木而生,莫亦属土否?”曰:“火自是个虚空中物事。”问:“只温热之气便是火否?”曰:“然。” 水火清,金木浊,土又浊。 《论阴阳五行》 曰:“康节说得法密,横渠说得理透。邵伯温载伊川言曰:‘向惟见周茂叔语及此,然不及先生之有条理也’。钦夫以为伊川未必有此语,盖伯温妄载,某则以为此语恐诚有之。” 阴以阳为质,阳以阴为质。水内明而外暗,火内暗而外明。《横渠》曰:“阴阳之精,互藏其宅。”正此意也。 “清明内影,浊明外影”,清明金水,浊明火日。 阳变阴合,初生水火。水火气也。流动闪铄,其体尚虚,其成形犹未定。次生木金,则确然有定形矣。水火初是自生,木金则资于土,五金之属皆从土中旋生出来。 大抵天地生物,先其轻清,以及重浊。天一生水,地二生火,二物在五行中最轻清。金木复重于水火,土又重于金木。如论律吕,则又重浊为先,宫最重浊,商次之,角次之,征又次之,羽最后。〈以上语类〉 阴阳之为五行,有分而言之者,如木火阳而金水阴也;有合而言之者,如木之甲,火之丙,土之戊,金之庚,水之壬,皆阳而乙丁己辛癸皆阴也。以此推之,健顺五常之理可见。〈答黄商伯〉 问:“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窃谓气之初温而已,温则蒸溽,蒸溽则条达,条达则坚凝,坚凝则有形质。五者虽一有俱有,然推其先后之序,理或如此。”曰:“向见吴斗南说五事庶征,皆当依此为序。其言亦有理。”〈答黄商伯〉 问:“二气五行,造化万物,一阖一辟,万变是生。所谓五行之气,即雷风水火之运耶?又即二气之参差散殊者耶?先儒谓物物皆具,则人之气禀有偏重者,谓之皆具,可乎?或谓虽物皆具,而就五行之中,有得其多者,有得其少者,于此思之,殊茫然未晓。”曰:“五行之气,如温凉寒暑、燥湿刚柔之类,盈天地之间者皆是。举”一物无不具此五者,但其间有多少分数耳。〈答吕子约〉问:以质而语其生之序,则曰“水火木金土”,而水木阳也,火金阴也,此岂就图而指其序耶?而水木何以谓之阳?火金何以谓之阴?曰:“天一生水,地二生火,天三生木,地四生金。”一三阳也,二四阴也。〈答林子玉〉问:“以气而语,其行之序,则木火土金水,而木火阳也,金水阴也,此岂即其运用处而言之耶?而木火何以谓之阳?金水何以谓之阴?”曰:“此以四时而言,春夏为阳,秋冬为阴。”〈答林子玉以上文集〉 储泳《祛疑说·五行体象生克之性》 谈氏曰:“雨霁风晴,非阳也,阴之静而敛也,敛则清而明。云滃雾合,非阴也,阳动而变也,变则浊而暗。是故三春多云雾,而九秋多晴霁,阴阳本然之体象也。夏《离》火用事,然暑气酷而火焰减,火气盛而火体衰也。 冬坎水用事,然寒气甚而水流涸,水气盛而水体衰也。一气之阖辟众散,于此可见。北方属水而土厚,所以制水,故不亢而害寒于南者,水之气非体也,南方属火而水盛,所以制火,使不亢而害热于北”者,火之气非体也,概与四序同。水克火,火克金,置金淤水火之间则相济。木克土,土克水,植木于水土之间则相资,人为乎天造也。油,水类也,不克火而资火,油出于木而木生火也。灰,木成也,不克土而滋土,灰化于火,而火生土也。火生于木而焚木,金生于土而锄土,火燥而金刚也。木克土而土养木,土克水而水泽土,木柔而土厚也。五行生克之性,有如此者,不可不知。 周密《齐东野语·温泉寒火》 邵康节曰:“世有温泉,而无寒火。”昭德晁氏解云:“阴能顺阳,而阳不能顺阴也。水为火爨,则沸而熟物;火为水沃,则灭矣。”晋纪瞻举秀才,陆机策之曰:“阴阳不调,则大数不得不否;一气偏废,则万物不能独成。今有温泉而无寒火,其故何也?”白虎殿诸儒讲论,班固纂为《白虎通五行篇》,亦曰:“有温水,无寒火。”然今汤泉往往有之,如骊山、尉氏、骆谷、汝水、黄山、佛迹、匡庐、闽中等处,皆表表在人耳目。坡诗云:“自怜耳目隘,未测阳阴故。郁攸火山烈,觱沸汤泉注。安能长鱼鳖,仅可燖狐兔。”朱氏晦庵诗云:“谁然丹黄焰,爨此玉池水。”盖或为温泉之下,必有硫黄矾石故耳。独未见所谓寒火。 按《西京杂记》载董仲舒曰:“水极阴而有温泉,火至阳而有凉焰。”又《抱朴子》曰:“水性纯冷,而有温谷之汤泉;火体宜炽,而有萧丘之寒焰。”又:刘子从化篇曰:“水性宜冷,而有华阳温泉,犹曰泉冷,冷者多也。火性宜热,而有萧丘寒焰,犹曰火热,热者多也。然则寒火亦有之矣,特以耳目所未及,故以为无耳。 |
虚阁网(Xuges.com) |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