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阁网 > 林达 > 西班牙旅行笔记 | 上页 下页
一八


  §历经沧桑的科尔多瓦主教堂

  罗马人的神庙早已消失
  废墟上建起了清真寺
  清真寺变成了主教堂
  科尔多瓦全盛时期的宗教共存和冲突

  我们在科尔多瓦住了三天。每天清晨起来,在附近小广场边的一家咖啡馆吃早饭。西班牙的咖啡加牛奶味道非常好。在美国,人们若要在早上喝点橙汁,多半是从纸盒里倒出来的工厂产品。在西班牙,大城市或小城镇,大大小小的咖啡馆,只要说喝橙汁,他们总是会掏出鲜亮的橙子,放进奇奇怪怪的自动榨汁机里,机器总是透明的外壳,让你能看到榨汁的过程。橙子是西班牙的特产。

  每天,有很长的时间,我们只是在大街小巷里走,怎么也看不够。那完全洁白的小巷,走过一个黑黑长发、全身粉红的西班牙女子。半开半合的窗子里,在幽暗的阿拉伯房间里,铺着软软的卧铺。吉卜赛女郎拿着一束小草笑着迎上来,你要是接了,她会把你的命运预先告诉你。一个大庭院里,有一个陶艺展,安达卢西亚的陶艺很有名气。这里每个艺术家都有自己非常独特的风格,他们相互之间是那么不同,可是所有的作品,却都带着浓浓的阿拉伯味道,漂亮极了。

  在那个庭院的角落里,有一个咖啡馆,我们想坐下来的时候,已经是落日时分。庭院里的室外桌椅已经关闭了,只能到地下的店堂里,它的一面墙毛毛糙糙地裸露在那里,却用绳索隔开,那是一面受保护的罗马时期的墙。这个城里,到处都是历史。隔开一条街,就是科尔多瓦几经拆建的、最大的一个建筑:主教堂。

  我们每天都要几次围着这座当年的清真寺、今天的天主教堂绕上几圈。记得刚到的第一天,还没有进去,仅仅那高高的台基上一排该有千年历史的阿拉伯风味的门,就把我们震住了。

  到了晚上,又是一番完全不同的光景,在投射的灯光下,周围那些小街小巷、琐琐碎碎都消失了,一切都隐在黑暗里,只有这个七十九米边长、有着穆斯林风格的主教堂,像月亮一样,发出神秘的光芒。小巷游人散尽,坐在这个台阶上,坐在那一排百看不厌的门下,不由想起由这个主教堂的沧桑变幻所折射出的不同宗教相处的历史。

  公元六世纪,在罗马人神庙的遗址上,曾经建立了一个规模巨大的、包括教堂在内的天主教修道院。直到两百年之后的阿拉伯人入侵后的公元785年,它还没有被毁。因为阿拉伯人在公元711年入侵时,这个城市最后是投降的。在投降的协议上写明,科尔多瓦必须把这个修道院的一半,交给阿拉伯人建清真寺。

  任何一个宗教,都把自己的崇拜神的殿堂看得很重。据历史记载,这样的投降条件,在阿拉伯人入侵西班牙的时候相当普遍,几乎是一种例行条件。站在入侵者一边,很难体验科尔多瓦人亡城的屈辱。

  就在这里,修士们、科尔多瓦的基督徒们,眼睁睁地看着自己有着两百年历史的半个修道院被占用了。这个协议维持了七十四年,就在这堵厚实的围墙里面,一半人在向上帝祈祷,一半人在诵读《古兰经》。但是,建筑物原来的规模基本还在。

  在拉赫曼一世流亡科尔多瓦之后的公元785年,这个王室的后代决定把清真寺扩展到和他的地位相称的规模。同时阿拉伯人当局长期推行宗教改宗之后,星期五上清真寺的人也越来越多,有了扩展的确实需要。于是拉赫曼一世向基督徒提出,要购买剩下的那一半修道院和教堂。这个提议在一开始遭到拒绝。最后,基督徒们迫于统治者的压力还是让步了,而拉赫曼一世也依照承诺付了钱。科尔多瓦最大的一座天主教建筑,就彻底被平毁了。

  拉赫曼一世期待中的新建清真寺当是美轮美奂。但它也是建立在当时一个宗教对另一个宗教的排斥和压迫之上的。建造它的工人,大多是征服北方后被抓来的基督徒,资金也大部分来自被征服的基督教君主们缴纳的赎金。

  也许,拉赫曼一世是把它看作自己对家乡的怀恋;也许,如一些历史学家认为的,这是他在动乱年头的一点慰藉。总之,据说他经常亲自去监督工作,希望自己在去世之前,能够在这个华丽的新寺院中,主持一次感恩祈祷。可是,在清真寺破土动工的两年之后的公元788年,这位郁郁寡欢的流亡者就去世了。他的继承王位的儿子,接手了清真寺的建造工程。

  此后整整两百年,几乎每一个统治者都在这个清真寺里加上他自己的那一部分。到了十世纪,这个清真寺已经长达七百四十二英尺,宽四百七十二英尺。


虚阁网(Xuges.com)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