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阁网 > 林达 > 历史在你我身边 | 上页 下页
七一


  §大师作品背后的“羞涩笑容”

  蔚蓝的地中海上,有一个叫做伊维萨(Ibiza)的绿色小岛,属西班牙。五十年前,伊维萨这个名字在欧洲的一些艺术家圈子里悄悄流传——那是令人向往的世外桃源。它秀丽可爱、小巧玲珑、物价低廉、气候宜人,吸引了世界各地一些富于幻想的人来到此地,成了一个“小联合国”。这里既有一些租房长住的艺术家、作家,也有几个拥有别墅却每年只来短暂度假的富翁。1961年的炎炎夏日,有一个五十多岁叫做艾米尔·德·霍瑞(Elmyr de Hory)的绅士,也登上了这个小岛,租下一栋房住了下来。

  小岛不大,谁都认识谁。新来乍到的艾米尔,自然成为众矢之的。可是他却始终是一个猜不透的谜。唯一能够确定的是,艾米尔是一个匈牙利人。他初来的三年租屋而居,此后却突然在岛上的一堵悬崖上,建造了命名拉法雷(La Falaie)的白色豪华别墅。冬天艾米尔总是外出旅行,夏天就和岛上的一些艺术家朋友在咖啡馆闲聊。他闲适的生活、优雅的风度,微笑起来显出一点害羞的表情,当然还有“拉法雷”,这一切使得大家对他身份的猜度,总是停留在匈牙利事变之后流亡的王室家族成员这个范围,“没准,他就是个王子”。

  艾米尔从来不谈自己的过去,只说自己是个“艺术品收藏者”。碎嘴的人们又开始议论艾米尔是否真懂艺术,是不是也会“抹两笔”。有传言说他曾经是个肖像画家,可是谁也不信。后来有人活灵活现地说,在某个清晨,遥遥地看到他在别墅露台上,观察织网的渔民,画着水彩画。引来咖啡馆里一阵哄笑。另一个有关艾米尔的谣传,说他的收入是来自于出售家族的艺术收藏,印象派、后印象派等等应有尽有,“那是战后从匈牙利私运出来的”。谣传的根据是,两个巴黎的著名画商,费尔南多(Fernand Legros)和瑞尔(RealLessard),时不时地光临小岛造访艾米尔,想来总是有什么交易。费尔南多出生在埃及但入了美国籍。瑞尔比费尔南多至少小了十来岁,是个法国裔的加拿大人。他们是熟客,来了总是住进艾米尔的拉法雷客房。

  1967年年初,一个轰动美国和欧洲的新闻,瞬间传遍了伊维萨。那是历史上最大一宗仿冒艺术大师作品的诈骗案,涉及的金额近乎天文数字。小岛被惊动,不仅因为新闻本身的耸动性,还在于它的涉案人。卖假画的画商,竟是伊维萨岛上人人都认识的老熟人,费尔南多和瑞尔——艾米尔的传世珍宝的经纪人。不久,又一个谣传在小岛私下流传,说是这两个画商卖的假画,都是艾米尔的伪作。后来,艾米尔的一个亲近朋友终于把这个谣传告诉了他本人。他拍拍艾米尔的肩膀安慰说,我告诉他们了,别人都可以瞎说,我绝不会相信,我了解你,你根本就没有这个本事。艾米尔像过去一样微笑着,只是简单说了声“谢谢”。

  几个月后,4月的一个深夜,费尔南多突然带了两个保镖,来到了伊维萨。当时艾米尔不在岛上,拉法雷别墅空锁着。费尔南多不仅砸锁开门进去,还当众宣布,拉法雷本来就是费尔南多的财产。艾米尔从伊维萨消失,再度开始了他的流亡生活。

  这个神秘的艾米尔是谁?

  1906年,艾米尔出生在匈牙利一个非常富裕的家庭,他的外公是著名的犹太银行家,曾经为奥匈帝国的皇室服务。他的父亲在两次世界大战之间,曾经出任匈牙利驻土耳其和两个南美国家的大使。母亲对他从小就并不亲近,他由来自好几个国家的保姆带大,但他常常随同父亲旅行。在十六岁的时候父母离异,他仍然享受着舒适的生活,不过家庭的变故使他更渴望独立。十八岁时,从小就有艺术天分的艾米尔终于得到母亲许可离开布达佩斯,先后去慕尼黑和巴黎学习绘画艺术。

  艾米尔终于有机会师从大师。他用功,那是出于天性,他就是喜欢画。1926年,二十岁的时候,他的一张画入选巴黎秋季沙龙,那是年轻艺术家最辉煌的一刻,他的画和弗拉芒克(Maurice deVlaminck)的画挂在同一间展厅里。他在巴黎的蒙巴纳斯(Montparnasse)一直住到1932年。人们今天崇拜的马蒂斯、毕加索等整整一代大师,对艾米尔来说,只是他常常看到和交往的一些性格鲜明的前辈同行而已。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是蒙巴纳斯的黄金时代,也是幸运的艾米尔在艺术大师群中做着大师梦的日子。

  艾米尔的另一份幸运是:他不愁钱。每逢他突发奇想,要跟朋友远游,只需给布达佩斯发个电报,告诉家里钱寄到什么地方即可。他享受着自己的青春年华,后来他回忆自己的人生开端时,发现其实从一开始,他的梦想就只是一种自娱,而不是一个野心勃勃的奋斗目标。他不是一个“奋斗型”的人。他看到自己性格软弱、随和,内心如荒岛一般与外界隔绝。别人眼中的他只是那泛在水面的、闪着亮光的泡泡而已。

  这个泡泡很快就破了。战争改变了一切。艾米尔从来和政治无缘,可是他丰富多彩的法国经历、和英国知识分子朋友的交往,对于纳粹来说,无疑就是危险人物的标志。他在匈牙利作为政治犯被关入集中营,出来不到一年又被抓到德国,在一次审讯中被盖世太保打断了一条腿。他侥幸逃回匈牙利,躲到战争结束。战后布达佩斯的街头,到处都是苏联红军。父母都死了,家族的一切财产,包括瑞士银行存款,都被德国人充公。1945年9月,他终于再次来到巴黎,他的老师还在,朋友们还在,巴黎正在恢复过去的日子,可是艾米尔已经一文不名。他住进最廉价的公寓,第一次进入了巴黎贫穷艺术家的行列。假如不是一个意外,他就不会是“那个艾米尔”了。

  那是1946年4月的一个下午,他的一个有点钱的朋友来看他。突然,她指着一张没有签名没有加框的画问道:“这是毕加索,是不是?”他狡谲地笑笑:“你怎么知道这是毕加索?”她对毕加索有点研究,再说她知道艾米尔在战前和毕加索很熟,毕加索的画又有很多没有签名。她判断,那是毕加索“希腊时期”的绘画,而且,这是一张“好的毕加索”。她加了一句:“你卖不卖?”穷困的艾米尔轻轻叹了口气:为什么不呢?就这样,他得到了两个月的生活费。三个月后,这位朋友来电话,邀请他去巴黎最好的饭店,还不好意思地告诉他,她在伦敦偶然地把这张“毕加索”卖了四倍的价钱。艾米尔愣在了电话旁,那张小小的女孩的线描头像,从此改变了他的一生。那确实不是“毕加索”,那是“艾米尔”。当他用光了那笔钱的时候,他再一次对自己说:为什么不呢?

  人在突破一条道德戒律的时候,需要外界的推动,也需要为自己寻找理由,要突破对外界的恐惧,也要突破自己的负罪感。推动艾米尔突破最初恐惧的原因很简单:他饿,而他又是一个软弱的人,他狠狠心对自己说,牢里也不能不管饭。同时,这样的犯罪方式,又提供了一条可以解脱自己的心理通道:他毕竟是依靠自己的才能在创作。可是第一次行骗,还是令他胆战心惊。结果却是出奇的顺利。他用三张“毕加索”换回了四百美元。整整七年,他第一次手里再次有了一笔巨款。这一年他四十岁。


虚阁网(Xuges.com)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