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阁网 > 林达 > 历史在你我身边 | 上页 下页
三五


  大家都知道特洛伊木马的故事来自《荷马史诗》,它是传奇是神话也是文学作品。可是考古热潮把施里曼自幼对特洛伊传说的迷恋,生生转为发掘实践,因为他认定这是真实历史。四十六岁的施里曼退出商界,用自己经商攒的钱,开始发掘特洛伊。

  木马计破城的故事实在太有名,作者说:当时施里曼的发掘工作“激发了全世界的人们”。结果,他当真就掘出了叠在一起的七座古城。虽然他对其中哪一个是特洛伊判断错误(他认为是第二个),可是在他死后三年,继续他的发掘事业的伙伴德普费尔德最终认定:七个之中的第六个确为特洛伊城。大家兴奋莫名,“每一个有文化教养的人,都经历了发现特洛伊的戏剧性场面”。这种考古热情,施里曼并非孤例,前后还有大量与《圣经》有关的验证探寻和发掘,记得刚来美国时最初买的几本书中,就有一本是讲《圣经》的历史考古地理,那就是这些工作的成果。

  这个“特洛伊发烧友”式的“世界”,没有包括大清王朝。当时西方的世界观当然是以自我为中心,可是他们那里不同国家间的公众交流、学人之间的研究讨论,早已经非常“现代化”和“平等开放”了。这种情况在当时世界的另一个中心,即中国周遭的东方各国之间并没有出现。

  既然是“史”,这本书也让我们看到“发展”的历史,包括学科发展和人文、制度的发展。既然考古曾经遍地开花,考古的早期发展也就曾带出太多负面结果。因其早,一开始就没想到要有技术规范,出现大量破坏现场的野蛮考古;有急功近利的、有巧取豪夺火拼的、有完全不负责任的,更有认识知识都不足的。逐渐地,才从“只对重器大器感兴趣”发展到明白日常用品的重要,才开始保护全部遗存和整个现场环境,直至在发掘之前就做考古预案,层层摄影记录。同时,也由完全无序失控的个体作业,到渐渐发展出制度管理。一是行内的自身发展,二是考古现场制度保护的觉醒,例如在1933年,伊拉克已经立法不准外国人携带文物出境。但非常不幸的是,这一切包括技术和观念,都必须在漫长实践中缓慢发展出来,待到达成共识形成制度,被毁坏的已经不可挽回。人类后来在发展工业和环境保护的关系中,经历了一模一样的过程:待到人类觉悟,大量物种已经彻底绝迹,永远不会再回来。

  这本书让我们看到,文明发展是个非常复杂的过程。可以说,一些考古学家兼为考古史上的功臣和罪人。非常典型的是法国在埃及的考古主管马里埃特,他在埃及建立了第一个国家古物机构,努力制止了美索不达米亚的古物抢夺,并开创了文物必须留在当地的新观念,他“呕心沥血、千方百计禁止移走埃及古物,并且创立了埃及国家古物博物馆”,这是近东第一家。当时的埃及是法国殖民地,1867年埃及珠宝运送巴黎博览会展出,法国欧仁妮王后的使臣通知总督说“她很愿意接受全部收藏品作为礼物”,却被负责埃及考古和文物的马里埃特断然拒绝,埃及珍宝全数运回。作者说:“这真是考古发展史上的一个关键时刻。”可是马里埃特主持的三十多桩考古,堪称野蛮发掘,也受到后代同行的严厉批评。我想,这就是来路,今人只能用历史的眼光去看待历史。

  我们今天介绍西方考古学活动,通常认为那只是一群盗宝的强盗,完全忽略无数西方考古学家几十年忍受荒郊野岭、暴晒雨淋的艰辛,甚至最后死在域外考古中的有关“学术兴趣”的背景原因。在这本书里,这样的考古学家的例子比比皆是,或许那个他们根深蒂固的“兴趣”甚至探险精神,于我们则有些难以琢磨。令人感慨的是,这种源头上的差异,直到今天仍有痕迹和传承。听译者黄其煦先生介绍,在西方至今考古仍是真有兴趣的人才学,不乏有钱人家的孩子。而朋友对他介绍,在中国,诸如考古之类的专业,常是因家境不好或没有更好出路,才去“刨土坑”。

  这本书最有意思的当然是史前考古发展本身,如何从地质学地层分析,引出对人类史前史的探索;“洪水派”与“河变派”的争论,从“三期说”开始的“相对年代”和“绝对年代”的拉锯,对“某某文化”的定义过程;对各文化是独立发展、经历相同阶段,还是一个文化起源经“入侵”而逐渐传播的研究;从一个民族的“爱国情感”,走到对整个人类文化起源的兴趣,并逐渐认定各文化既是多元又有类似发展路径的过程等,读起来真是让人兴趣盎然。

  史前考古学很特别,它到底是自然科学、人文科学抑或技术手段?它的定位似乎长期在争议中。有一点没有疑问,它和各门学科触类旁通。它有人文的假设假定,每一次由实证证据试图证伪和推进。我相信,它的现代学科思维不自觉中也在塑造一个社会的思维方式,例如重证据、缜密分析以及逻辑习惯。无疑,它是推动完善特定文化的一个重要因素。每一个封闭的文化逻辑都是自恰的,但是显然有的文化在自我循环中,更容易激发活力;也有一些文化在封闭状态下容易滋生腐败。取长补短,正是文化比较、文化交流的意义。

  “碳14”能确定准确年代,这是今天的常识,所以捧着书的我心里一直揣着“碳14”,看着没有“碳14”的史前史学家在那里对“年代”瞎子摸象,活像看着一群武侠拳来脚去,心里却狠狠地在说:不是有枪吗,拔枪,拔枪啊。

  所以,读这本书涉及的最后五十年时,我看着考古学家在世界大战中,一边从军一边惦记考古,看着他们参加空军促进航空考古发展,我却心神不定:迫不及待地,我就只等“碳14”出来了。终于,有人掏出枪来,随着“砰”地一声,我心里也就一块石头落地,踏踏实实了。没有什么比“碳14”更能说明专业外技术发展对考古的重要性了。

  合上书心满意足,这书,挺好看!


虚阁网(Xuges.com)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