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阁网 > 林达 > 历史在你我身边 | 上页 下页
三四


  §读《考古学一百五十年》

  刚收到黄其煦先生寄来他再版的译作《考古学一百五十年》。据通读校稿的安志敏先生介绍,作者格林·丹尼尔(Glyn Daniel)博士是著名考古学史家,1914年出生于英国,1938年后一直在剑桥大学任教,这本书在英国剑桥和美国哈佛,都被选作教科书。

  我读书驳杂不精,对书的评判很自私,最高评价就是我自己觉得好看:能读进去,掩卷有收获。读书驳杂习惯来自少年时光:渴书年龄适逢无书,能到手就都是圣明,常常是半懂不懂也照样不吐枣皮囫囵吞下。对书的理解局限于自己的能力,记得有一天,一本华罗庚《数论导引》,令我们一圈人都傻在那里。其煦先生可算同代人,想到我在没头苍蝇一样撞书时,他已在孜孜以译行内经典,不禁汗颜。好在这本译著我还能读懂也觉得好看。

  门外读完一本专门史,还是忍不住有些门外心得想写下来。这本书原名是《考古学一百年》,后来增补就又扩出五十年去。一路读来,我发现自己最感兴趣的还是前一百年。它细述了一门新兴学科从无到有、逐渐成熟的群体思考过程,而这个群体,则是西方诸国学人的联合大军。

  作为东方人,免不了时时有个对比的存心。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大地为纸,徐徐展开中国四大发明,自豪之余人们却很少想到,活字印刷发明只是个孤远记录,并没有因此变作大规模普及知识的现代印刷术。直到现代引进铅字活字印刷机器时,中国印刷术其实还是木刻雕版的古代艺术活儿;更不大去想,中国现代学科体系何以很难自己成型。

  考古起源于古物收藏,这是东西方的共同起点,王公贵族都有收集奇珍异宝的“古物柜”,大家曾经都站在“艺术鉴赏、收藏热情”这个开端。然后出现一个分岔,东方仍然延续它的古物柜,发展只是把小古物柜发展成古物屋、再发展成故宫这样的大古物宫。而在一个拐点,古物柜却在西方走上另一条岔道,逐渐形成现代学科。中国最终还是从西方现成引进考古学,当然引进的不只是考古技术,而是现代学科概念和手段。

  一开始好像只是个不同“兴趣”的分野。

  这本书主要介绍“史前”考古学史,也就是关注有文字记录之前的人类。在西方,是对人类起源、文化起源和发展的好奇,逐渐超越了艺术的痴迷和财迷。根据现在的知识认定,“有史”只是人类历史的百分之一。这种好奇来自哪里?如作者认为,史前考古学并不能追溯到希腊,可是史前考古学兴趣的基础:研究人的起源和本质,却从古希腊哲学就开始了。

  这种兴趣和历史感并存,书中提到巴比伦最后一个君王那波尼德,他被看作是历史上第一个考古发掘人。他发掘一个神庙,在地下九米处发现一块纳拉姆辛放下的基石,他感动于自己的收获,感叹着:三千二百年以来,历经众多君主,而自己是第一个重见这块基石的国王。驱动他发掘的是“深究历史”的兴趣。这种兴趣、历史感,自希腊罗马一路下来,又在文艺复兴达到高潮。很有意思的是,作者认为对自己远古先人的兴趣,对他们来说,是一种很自然的“爱国情感”。

  可是,假如没有“对人类过去的物质遗存进行收集、发掘、分类、记录和分析”,那就还是只有收藏的“古物学”,而没有史前史。但“兴趣”仍然是一个不可忽略的原始动力。和东方不同的是,这不是一种偶发的古代发明家的特殊兴趣,在西方世界里它迅速发展成为公众兴趣。

  本书作者认为,没有十七世纪公众对自然学的广泛兴趣,就不会推出史前考古学,这里还伴随地质学的发展,地质学提供了远古动物和古人类并存的证据。对这些证据的探讨,形成席卷欧洲风靡民众的智力活动。在十七世纪,欧洲就有了大量民间科学协会和皇室支持的皇家科学协会,而“那不勒斯的自然科学院则早在1560年就已经建立”了。在十九世纪中叶,“地质学成了时髦的学科”,不论是伦敦皇家学院、托尔奎力学研究所或自然史学协会举行的讲演,“人们都蜂拥而至”。

  同时,这些兴趣很自然就导致了一系列书籍和学术及科普刊物的出版。当然,德国人约翰·古登堡(1397—1468)在十五世纪中发明了用铅字活字与机械印刷术是一个原因,而且在欧洲,它不仅是一个发明,还是被推广应用的一个技术。这一切的前提,是欧洲久远的自由城镇的公民意识以及被认可、受到鼓励的表达权利。假如在一个国家,今天要办一份杂志,比在十八世纪的欧洲更困难,你不免要怀疑那里的民众创新能力是否能充分发挥。

  史前考古是非常年轻的学问。本来,人们只可能通过文字记载了解历史,所以大家面前曾经只有两部书:文字史和记录口传的史前神话,前者历历可数,后者腾云驾雾真假莫辨。尤其西方是天主教世界,十七世纪,爱尔兰裔的厄谢尔大主教,把自己推算的人类的创始起源,确定在公元前4004年的某月某日某时某刻,并且印在了钦定版的《圣经》边缘。公元前不是史前,有文字记载的古希腊古罗马等,已经占据了4004年的大部分,这使得对史前人类的研究,更加被挤压得没有空间。一开始大家都不会想到“史前”,再说现代人很难想象,当时挑战先入为主的大主教论断,并不那么简单。但是文艺复兴之后,鼓励寻求真相的自由社会,会自然走到它命中注定的那一点。

  今天我们现成享受着前辈的研究成果,很少想到小学生就能学到的史前分期概念,在过去漫长岁月中只是迷雾一团。《考古学一百五十年》强调,从古物学跨入史前学的关键一步,是北欧考古学家的“三期说”。欧洲各国逐渐进行大量考古发掘,收藏大量器皿,可那不过是一大堆不知准确年代的古器物,是丹麦科学家在十九世纪初给史前人类划分了“石器、铜器、铁器”三个时期。作者介绍:这是因为丹麦国家博物馆首席馆长,必须要给展品作出某种“编排序列”。提到这一点时,作者一副理所当然、一笔带过的样子,但回想东方,我没法不认为:这个现代史前史科学分期的关键概念,其实是一群长大了的母鸡们必然要下的一个蛋吧。母鸡们就是在“面对公众”概念下产生的博物馆们。许多史前考古的学术成果,最初都只是博物馆工作人员写给公众的说明书。而公共博物馆在欧洲的出现,源自“公民”和“公众”的概念,这是自古希腊古罗马时代就在深入讨论和实践的东西。假设他们历来只有君君臣臣、主子奴才的概念,只有老佛爷收集珍宝的概念,要谈什么现代学科可能就难了。

  公众对科学的兴趣和广泛热爱,使大量爱好者投入考古,研究自然会有进展。就像人人热衷健身运动,自然就能推进体育发展。西方世界随着考古范围扩大,传奇不断,最精彩的考古故事是德国人施里曼发掘特洛伊古城。我虽然以前读过这个故事,可是再次读到还是觉得这家伙实在太不可思议了。


虚阁网(Xuges.com)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