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阁网 > 简媜 > 谁在银闪闪的地方,等你 | 上页 下页 |
六〇 |
|
▼鎏银第二阶段 七十五岁左右进入鎏银岁月第二阶段,大多数人在此时迎接命中注定的流星雨——病,一一来袭,严峻的极限考验自此开始。 绚烂的霞彩渐被野风吹散,银龄者的体能下滑方式不是以阶计,是骤降一层楼。银龄老舟摇到七十五号码头边上,野风怒号、恶浪喧腾,舟中人岂能不湿? 当然有例外,且是令人瞪大眼睛现出惊吓表情的例外。 瑞士有一位六十六岁女士(在我们这儿,这岁数的叫法是奶奶或阿嬷,书面文字称为:老妇、老妪或是我最讨厌的老媪,我强烈建议改称为老夫人),竟然不畏年事已高,顺利产下一对双胞胎,成为瑞士历史上第一高龄产妇。但是,瑞士嬷输给印度嬷,世界上最高龄产妇是印度老妇人,七十岁时产下双胞胎。不过,报道上没说这两对双胞胎健康否?若六七十岁工厂出品的小宝宝跟二三十岁工厂出产的一样活蹦乱跳,那么天下女性都应自捶肚子以表敬意。若孩子的健康堪忧,要这纪录做什么? 另一个银龄涛浪里的冲浪高手是一百一十六岁的马来西亚老……老(该怎称呼?)……“老祖妈”,绝大多数女性的一百一十六岁指的是冥诞,而且当“显妣”很多年了,门前小树苗已长成两人合抱。更别提那动作快的,已轮回两次又刚出生了。这位好厉害的老祖妈正等待第七春缘分到来,她有过六次婚姻,育有四名子女、十九名孙子及四十七名曾孙。想必那六个前夫都墓木已拱。 人必须为自己负起完全的责任,亦即是预先规划人生最后一段旅程,面对老病死课题。我们年幼时不得不依靠父母成长,但老来,不宜抱持依靠儿女的心态。今之社会,他们已无法像旧时代重土安迁、父母在不远游,恰好相反,像一颗种子被野鸟带到天涯海角落地生根。旧时子女多,总有一两个在身边,于今多的是单根独苗,跑到地球另一端成家立业。是以,老病岁月仅能靠自己打点。婴儿潮世代是最同情父母的一代,也是最不想麻烦子女的一代。新旧社会结构活生生地在他们这一代身上拆解、重组,老来,也得靠自己搭起帐篷,在尚未准备好迎接老者的社会露营。 理想的第二阶段老年生活要有“四有”:“有钱”、“有空间”、“有人”、“有事”。 每月有一笔十万元退休金可以领到老死,定存两千万,股票珠宝不计。住在自己的房子,生活机能健全、离大型教学医院只有两百米的无障碍电梯大厦,中庭花园草木扶疏,管理员亲切和善。离地铁、公园、河堤甚近。身边有个二十四小时本地阿嫂伺候起居,出门有车有司机,还有个不必上班、可信赖的年轻人听候差遣。老伴走了,但有个红粉知己(或银粉知己)像画眉鸟绕在身边,陪着一起出国旅游。儿女事业有成,孙辈头角峥嵘。老朋友正好一桌十个,酒品人品牌品俱佳。小狗汪汪一只,靠在脚边,小猫喵喵也一只,抱在怀里。每周上太极拳一次,看表演听戏一次,与女友近郊小游一次,与老友牌聚兼祭五脏庙一次,与儿女餐聚一次,做礼拜(或诵佛经)一次。知名的江浙小馆是干女儿开的,每月持慢性病连续处方笺领药一次,儿子、媳妇都是医生。 每天既充实又快乐,且奉劝每个人都要像他一样快乐。他忽略了一点,有时候,快乐好比是娇滴滴的名贵兰花,不是每户人家的屋檐下都长得出来的。 不理想的第二阶段银龄生活只有四个字:贫病交迫。有了这四字,等着领“晚景凄凉”证书了。每月仅敬老金三千元,儿女远在天边(或膝下空虚),独居在五十年老公寓五楼,下楼买便当犹如出国一般工程浩大,罹患重病无人陪同就医,最后由相关单位安排至赡养院。 在理想与不理想之间,存在着老年陆块,每个人领到哪个住址、安居何处,端看壮年期以降是否做好规划使仓廪富足。老年,是人生中最不浪漫的一个阶段,且是最孤军奋斗的一段路。壮硕健康的身体可以为一切难关寻得出路,但老病的肉体本身就是没有出路的难关,旁人能提供的协助极为有限,即使子女也不可能全天候褓抱提携,替父母担下衰老、病苦。若壮年时以一句“没打算活那么久”或抱持“时到时担当,没米煮番薯汤”逃避了储备老本——经济老本与精神老本——的责任,一旦迁入老人国,在穷山恶水处落籍,成为家庭与社会的负担,又能怨谁?从何怨起? |
虚阁网(Xuges.com) |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