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阁网 > 高阳 > 翁同龢传 | 上页 下页
袁世凯


  李鸿藻的态度,还受到袁世凯的影响。袁世凯回津后,大为李鸿章及推军将领官僚的诟责,以为韩事至此,皆袁世凯卤莽割裂之咎,张佩纶虽一向支持袁世凯,此时亦无能为力,且察知袁的人品有问题,亦未始无悔。因此,袁世凯大为惶然;李鸿章怕他泄漏韩局真相,且不准他进京,而奏请派赴平壤办理朝鲜抚辑事宜。袁世凯乃请其兄世勋赴京活动。翁同龢七月十六日记:

  袁世勋(敏孙)为袁慰廷事来见,慰廷奉使高丽,颇得人望,今来津不得入国门(李相保令赴平壤),欲求兰荪主持,因作一札予兰荪,即令敏孙持去。

  不请翁同龢主持而转乞李鸿藻,则以张佩纶曾屡为袁世凯揄扬于李鸿藻前,知之有素;而且翁同龢与李鸿章不协,求翁主持,反易偾事。但袁世凯不识李鸿藻,因请翁为介。

  其时主战者,不止于南北两派首领的翁李,即李鸿章部属中亦颇有其人。袁世凯以外,至少还有盛宣怀与周馥。

  盛宣怀时任津海关道,此人首鼠两端,与翁同龢亦保持着相当密切的关系;当叶志超牙山兵败时,曾电翁同龢,谓“宜以海军全队救牙,少则不济。”此可能为北洋请款购新舰作张本;但既欲购新舰,自是作战所需。大致在黄海熸师以前,李鸿章一系主全力一拚的人很多,周馥为另一作此主张的人。其自定义年谱,光绪二十年条云:

  六月二十日,接津海关道盛杏荪电,传李相国谕,属赴天津商议日本朝鲜军务。二十八晚抵津谒相国,始知日本在牙山已击沉我运船,朝旨不待筹议,遽宣战,饬北洋派兵往剿。时太后撤帘,某枢劝上独断主战,不问北洋战事如开,需兵几何,需饷几何?急饬北洋派兵往剿,中外大骇。余言:“日人以全力拒我,此次军务必大且久,宜速撒手备办。”力陈三事:一请派督师,应奏派刘省三铭传为帅;一速备兵三万人赴前敌,另备一万人屯后路接应,非一年后不能招练成军,其叶志超原带二千数百人,深入牙山绝地,兵力太弱,宜速饬其退军;一水陆路皆设转运,此时军需全未预备,切勿与战,姑隐忍之,我不与战,敌不越鸭绿江以西也。相国不谓然。二十九日复激切言之,不纳。

  此“某枢”指翁同龢。时翁尚未重入军机,周馥误记。至于七月初一之诏,翁同龢日记不载,乃晚年删去。但六月廿七日记中暗示:

  军机着人来请……坐良久,看宣示稿一件(小云笔),更删数十字(未定何日发)。

  此“宣示稿”出于徐用仪手笔,七月初一日明发,自然亦经军机会议,不得谓之“劝上独断主战”。宣示诏书中最后一段为:

  着李鸿章严饬派出各军迅速进剿,厚集雄师,陆续进发,以拯韩民于涂炭。并着沿江沿海各将军督抚,及统兵大员整饬戎行,遇有倭人轮船入口,即行迎头痛击,悉数歼除,毋得稍有退缩,致干罪戾,将此通谕知之。

  就国际法而言,这不算宣战,只是备战;而朝鲜战事本已开始,命李鸿章“进剿”,只是内部的军务指令,亦谈不到宣战。


虚阁网(Xuges.com)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