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阁网 > 高阳 > 大野龙蛇 | 上页 下页
一九四


  看到“埋胡”、“平辽”的字样,曹頫不由得变色,“可了不得!”他说,“真是‘看不得,说不得。’”

  “钱牧斋作了前后《秋兴》一百另八首,有几首,不必读诗,只看诗题,就知道了。”曹雪芹将钞本要了来,翻倒《后秋兴之十》说道:“四叔,你看这一题的注。”

  曹頫看了“辛丑二月初四日,夜宴述古堂,酒罢而作”这个小注,不由得发问:“辛丑是那一年?”

  “顺治十八年。”

  “顺治十八年?”曹頫想了一下说:“世祖是正月初驾崩的;哀诏到江南最多半个月,他怎么还在家开宴呢?”

  这时曹震已经听明白了,所以接口说道:“那还用说吗?无非幸灾乐祸而已。”

  “正就是这话。”

  “等我来看看。”

  曹頫重新拿起这个钞本,就舍不得放下来;曹震有许多话要跟他说,见此光景,只有暗中叹气。

  曹雪芹一样也是“书呆子”的味道,对于这个钞本是谁留在这里的,深感兴味,因而便问福生:“还有几本甚么书?”

  “喏,都在这里。”

  福生将捆扎好的一堆书,取了过来;曹雪芹解开绳子来看,是残缺不全的一部《昭明文选》;一部《贞观政要》,另有几本明朝的诗集。他一本一本地翻,希望能发现藏书印,便可知道原主是谁?但却失望了。

  “雪芹,你看,”曹頫忽然说道:“这又是董小宛祔葬孝陵的证据。”

  他是指《后秋兴之十》八首七律中的第六首:“辫发胡姬学裹头,朝歌秋猎不知秋。可怜青冢孤魂恨,也是幽兰一烬秋;衔尾北来真似鼠,梳翎东去不如鸥。而今好击中流楫,已有先声达豫州。”

  “世祖好游猎,妃嫔亦策骑相从;骑马要把辫子盘起来,这就是所谓‘裹头’。第三句明指小宛,”曹頫说道:“钱牧斋一直把董小宛比作王昭君,他不有一首和老杜《生长明妃 》一首吗?”

  曹雪芹读过那一首诗,其中有一联:“旧联风凄邀笛步,新愁月冷拂云堆”,上句指董小宛出身秦淮河;下句的“拂云堆”,便是王昭君的青冢所在地。董小宛祔葬顺治孝陵是康熙二年夏天的事,而钱牧斋这首诗作于那一年冬天,所以用“新愁”的字样。

  “可是,怎么叫‘也是幽兰一烬愁’呢?”

  “那下面有钱牧斋的侄孙钱遵王的注。”曹頫答说:“你细看了就知道了。”

  钱遵王的批注,引用的是一部元朝人所作的《大金国志》,说蒙古兵入汴京后,金哀宗逃到河南汝宁府,以府治为行宫筑了一座幽兰阁。后来被迫退位后,自缢于幽兰阁;死前嘱咐他的一个名为绛山的近侍,焚烧幽兰阁。绛山遵遗命办理;然以金哀宗的一件旧皮袍葬在汝水之旁,作为衣冠冢。

  “国初的习俗,死后火化;世祖是宁波天童寺高僧木陈忞的弟子,佛家名火化遗体为‘荼毘’,国俗如此,佛法如彼,所以世祖是火化以后,再葬孝陵,断无可疑,所以‘幽兰一烬’这个典,用得很精确,不过把大清开国之主比作金国末代之帝,这就是钱牧斋大逆不道的确证。”

  听他引经据典,侃侃而谈,曹震可真是忍不住,大声说道:“四叔既然知道钱牧斋大逆不道,还看他的诗干甚么?这些惹祸的东西,留着干甚么?趁早烧掉它!”

  曹頫不作声,但却接受了曹震的主张,“福生,”他说:“把这些书去烧掉!”

  “我看烧掉不妥。”曹雪芹说:“原是这里的东西,扫出来了,交上去不就完了吗?”

  “言之有理。不过,得跟黄主事说明白;尤其是那个钞本,关系重大。得小心别流出去。”曹頫交代:“雪芹,你带福生去一趟。”

  “是。”

  这只是交代一句话的事,很快地办完了,从黄主事那里回来,只见曹震站在廊上,是特为在等他有话说。

  “我看四叔很沉得住气,今儿兴致好像也不坏;那件事,”曹震低声说道:“不如今儿就跟他说了吧?”

  “那件事?”曹雪芹问。

  “不就是‘尺书五夜寄辽西’吗!”

  “喔,”曹雪芹想了一下,点点头表示同意;但又问说:“怎么个说法呢?”

  “只有见机行事。要你开口的时候,我会给你使眼色。”

  “好。我知道了。”

  于是两人相偕回屋,曹震闲闲问道:“四叔,你看这回的事,会落个甚么结局?”

  “难说得很。”曹頫微皱着眉,“如今彷佛有点儿节外生枝似地。”

  “正就是这一层麻烦。如果光是论和亲王府火灾,大不了赔修就是了。掀老帐就吉凶难卜了。”

  “嗯,嗯。”曹頫沉吟了一会儿说:“吉是如何,凶又如何?”

  “掀老帐牵涉太多,就此打住,一切无事,至多掉了差使,那是上上大吉;只怕不能那么便宜。”曹震又说:“二婶替四叔到关帝庙去求了一支签,兆头不大好。”

  “喔,签上怎么说?”

  “雪芹,你给四叔讲一讲。”说着,扬一扬手,暗示不必隐瞒甚么。

  “是一首诗——”

  曹雪芹讲了“尺书五夜寄辽西”那首诗,说大家都认为“辽西”二字不祥;这意思就很明白了。

  “莫非会发遣到辽西?”曹頫问说:“怎么不是辽东?辽西一大片,是那儿啊?”

  “我们也在纳闷儿。所以,这支签也不一定灵。可是,”曹震随即下了个转语,“万一倒应验了,四叔心里会怎么想?”

  “真的落得那一步了,也只有认命。不过到那时候,可要累你们俩了。”

  曹頫虽然容颜惨淡,但语气平静,是有担当的神情;曹震与曹雪芹总都算放心了。

  “看顾两位姨娘,自然是我跟雪芹的责任,这一层四叔不必萦怀。当然这是往最坏的地方去打算,也许只是年灾月晦,四叔先把心宽了,我们再去想办法。”

  “嗯。”曹頫说道:“听说方问亭来了,他跟雪芹很谈得来,不妨去看他一看,请他念着平敏郡王的情分,能不能从中斡旋一下;他是有回天之力的。”

  “是。”曹雪芹答说:“他住在贤良寺,已经先送了菜了;这一两天本来就还要去看他的。”

  “好!”曹頫打了个呵欠,“你们回去吧!我不行了,得歇个午觉。”

  曹震与曹雪芹请安辞出,又到黄主事那里打个照面,拜托他有事随时通知;然后相偕出了刑部,曹震上内务府;曹雪芹本打算到贤良寺去看方观泰,但想到马夫人在等候消息,决定先回家再说。

  * * *

  “事情跟起初不同了。”曹雪芹跟他母亲说:“和亲王府火灾,彷佛倒不要紧了,如今的关键,是在四叔过去经手的几桩差使上,也许很不妙,也许就能安然无事,很难说。”

  “何以会有那么大的差别呢?”

  “这因为四叔的案子,牵涉到内务府大臣,一掀开来关系太大;那就只有‘一床锦被,遮盖则个’了。”

  马夫人与锦儿,都不懂他说的甚么?相顾愕然;秋澄却知道那句话的出处,笑笑说道:“太太没有看过水浒,那是西门庆跟何九说的话,一床锦被一盖,甚么丑事都遮过去了。”

  “原来‘天坍下来有长人顶。’”锦儿恍然大悟,“四叔不要紧了。”

  “这也未免乐观得早了些。不过,今儿有件事很好,震二哥把太太替四叔求的那支签告诉他了。”

  “喔,”马夫人很关切地问:“你四叔怎么说?”

  “四叔到底是读了书的,既不怨天,亦不尤人;自愿认命。”曹雪芹又说:“真要到了那一步,四叔倒挺得住,只怕季姨娘会闹得不可开交。”

  “有个法子。”锦儿接口说道:“让她跟了四叔一起去。”

  “嘚,嘚!”秋澄急忙拦阻,“你别出馊主意了!那一来四叔到不了地头,就会送老命。”


虚阁网(Xuges.com)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