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阁网 > 高阳 > 大故事 | 上页 下页 |
四一 |
|
“清帝亲临此城,市场已充满食品琐物;须臾间,全城市声喧嚣,熙熙攘攘,街道之中,人众肩摩踵接。各处货物叫卖声、音调不谐,震人耳鼓。此处卖技者,说书者,吸聚闲荡之旁观者;彼方,一贼正施剪绺之技,当时擒获,送往监狱。稍远之处,鼓乐声扬,结婚之仪仗,或则丧葬之执事,皆吸引好奇者之眼光。总之,种种情景,表现一热闹喧嚣之城市;于此假城中,皆一一演来,颇能像真也。 “清帝御驾亲临,全朝文武官员,随侍于后,步入商店,购买珠宝、瓷器、绸缎等,分赐后妃及随从人等。” 按:此仅为新年中的买卖街,平时并非如此。我认为乾隆有此买卖街的构想,很可能来自“清明上河图”。 另一处是文源阁。乾隆三十八年诏修“四库全书”,前后历时十年告竣。除以缮正本庋藏文渊阁以外,另钞六部,分贮六处,建阁以藏,合之文渊阁,即世所艳称的“四库七阁”。文源阁即七阁之一;其余为沈阳故宫文溯阁、热河行宫文津阁、镇江金山文宗阁、扬州文汇阁及杭州行宫文澜阁。 四、西洋楼 圆明园中最大的特色是,在长春园北面有四座“西洋楼”,及三座称之为“大水法”的喷泉。 宫中称之为“西洋楼”的欧式建筑,实际上是为了配合大水法而兴建的,其中并不住人。乾隆十二年,高宗观赏义大利籍画家郎世宁所进献的西洋画时,对喷泉发生了浓厚的兴趣,经由郎世宁说明原理后,高宗询问,在京的西洋人中,有善于此者否?郎世宁乃推荐法国天主教士伯诺;高宗召见后,命其建造,人力、经费,皆不限制。 伯诺的中文名字叫作蒋友仁,本来是位数学家,受命以后,在郎世宁及其他西洋教士艾启蒙、马国贤、王致诚等人的协助下,费了十三年工夫,完成了命名为“谐奇趣”、“方外观”、“海宴堂”、“远瀛观”四座西洋楼、三座喷泉,以及附属建筑的蓄水楼。 谐奇趣是最先完成的一座,楼高三层,两翼各有一座六角形的塔楼;前为喷水池,蓄水楼则在谐奇趣的西北。 海宴堂是最大的一座西洋楼,也是最精彩的一座喷泉所在地。也许是为了日光照映喷泉的需要,这座两层楼、十一开间的海宴堂,一反宫殿坐北朝南的传统,而是坐东朝西。安放水车并作为水库之用的是同样大小的一间工字楼,砖砌的水库,长八丈五尺、宽一丈八尺、深五尺;为了防止渗漏,池外包以锡板,所以这座水库,命名为“锡海”。 喷泉实际只是一座时钟,位于地面以下的长方形水池,两侧建石台,台上相对各有六座人身铜兽,一面是鼠、牛、虎、鬼、龙、蛇;另一面是马、羊、猴、鸡、狗、猪。这十二生肖,便代表了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时辰。中国的一个时辰,包括两个小时,如前一天的十一时,至第二天的一时为子时;一时至三时为丑时。一进入某时辰,“值时”的铜兽就会从口中喷水,因此一看何兽喷水,便知是何时辰。到得正午则十二铜兽,一起喷水,蔚为奇观。 远瀛观坐北朝南,实际上只是衬托喷泉的一座西式门楼,用汉白玉作建材,有极精美的装饰性雕刻;楼前半圆形水池,中间是一只铜鹿,作向南奔驰状;东西两面各有五只铜狗、口中喷水,皆以铜鹿为目标、有个名堂,叫作“十狗逐鹿”。南面砌一座有屏风的石台,上设面北的宝座,是特为高宗观赏大水法的设备。 蒋友仁殁于乾隆四十二年。他一死,大水法的设备无人管理,逐渐损坏,且亦无人会修,以致形同废弃;每当高宗欲至西洋楼时,先期以人工将“锡海”灌满,勉强利用地心吸力,使喷泉保持出水状态。 五、劫火以后 圆明园于咸丰十年英法联军内犯时,劫掠焚烧,大火两日两夜不止,四十美景剩下的只有十来处。 同治十二年,穆宗大婚亲政后,以翌年为慈禧太后四十万寿,决定重修部分圆明园,以为颐养之地。结果朝野大哗,引起穆宗要将恭王“革去亲王世袭罔替”的轩然大波,穆宗则因“视察园工”之便,微行冶游,以致患恶疾;故园工虽于十三年七月间,以亲贵、大臣、言官力争而停工,穆宗亦于是年十二月由天花引起并发症而夭折。 “文革”期间,圆明园遗址再一次被摧残,砍伐老树,拆光围墙,连山头都被削掉十分之四。“四人帮”垮台以后,于一九八〇年由一批建筑学家倡议“保护、整修和利用”;一九八五年七月开始规划,获拨专款人民币四十万元;一九八五年十二月一日开工,当时的规划是,整理福海区域,清挖福海及周围水系、整修环湖路,兴建两座便桥、一座水闸、十座涵洞,清理部分遗址等。 据六月间来自北平的消息,“圆明园遗址公园已整修一新”,除福海以外,报导中说万春园景区,亦已整理。但基本上不过如参观罗马露天圆形剧场等废墟,只能发思古之幽情;要恢复如王壬秋圆明园宫词中所说的“谁道江南风景佳,移天缩地在君怀”的旧观,就不知在何年何月了。 一九九〇年八月 |
虚阁网(Xuges.com) |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