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阁网 > 笔记杂录 > 云麓漫钞 | 上页 下页 |
六七 |
|
幞头之制,本曰巾,古亦曰折,以三尺皂绢,向后裹发。晋宋曰幕后,周武帝遂裁出四脚,名曰幞头,逐日就头裹之,又名折上巾。唐马周请以罗代绢,二脚系于上前,法武也;二脚垂于后,法文也。两边各为三折,法三才,又加巾子,制度不一。隋大业十年吏部尚书牛宏上疏曰:“裹头者,内宜着巾子,以桐木为内,外黑漆。” 唐武德中,尚平头小样者,证圣二年则天临朝,以丝葛为之,以赐百官,呼为武家样。又有高头巾子,亦呼为武家诸王样巾子。景龙四年,内宴赐百官内样巾子,高而后隆,目为英王样巾子。 明皇开元十四年,赐臣下内样巾子,圆其头是也。又裴冕尝自制巾子,谓之仆射巾。 自唐中叶已后,诸帝改制其垂二脚,或圆或阔,用丝弦为骨,稍翘翘矣。臣庶多效之,然亦不妨就枕。陈宏画明皇裹头坦腹仰卧吹玉笛图,又郑谷诗云“玉阶春冷未催班,暂拂尘衣就笏眠”,其便如此。唐末丧乱,自乾符后,宫娥宦官皆用木围头,以纸绢为衬,用铜铁为骨,就其上制成而戴之,取其缓急之便,不暇如平时对镜系裹也。僖宗爱之,遂制成而进御。五代帝王多裹朝天幞头,二脚上翘。四方僭位之主,各创新样,或翘上而反折于下,或如团扇蕉叶之状,合抱于前。 伪孟蜀始以漆纱为之,湖南马希范二角左右长尺余,谓之龙角,人或误触之,则终日头痛。至刘汉高祖始仕晋为并州衙校,裹幞头,左右长尺余,横直之,不复上翘,迄今不改。国初时,脚不甚长,巾子势颇向前,今两脚加长,而巾势反仰向后矣。 |
虚阁网(xuges.com) |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