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阁网 > 名人传记 > 中国元帅刘伯承 | 上页 下页 |
二〇 |
|
1927年5月16日傍晚(即农历4月16日),刘伯承偕总指挥部参谋长韩伯诚、参谋周国干,移到泸州城西南侧的龙透关下。刘伯承在第六路第二团的临时指挥所(凉棚)内稍停片刻,向该团副团长李际权询问情况,然后,从容地由龙透关缒城而下,悄然出走。 泸州顺庆起义从1926年12月1日,到1927年5月16日(刘伯承出走),时间长达167天(顺庆起义只有14天),终于失败。但是,泸顺起义却创造了中国革命暴动的崭新模式,革命者的鲜血并没有白流,他们虽败犹荣。 1982年春天,笔者在北京图书馆查到1927年7月3日武汉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对刘伯承领导的泸顺起义军(此时称为国民革命军暂编第十五军)发布“嘉奖令”,称:“该军效忠党国,转战川中,困守孤城,撑持累月,虽四面皆敌,而百折不回……” 可是,有谁知道,在“嘉奖令”发布的时候,刘伯承军座正在崇山峻岭中躲避追兵,大有断炊之虞咧。 【12.1927年夏天,武汉的两条大新闻: “刘氏身冒万险绕道陕豫来汉!” “刘伯承突然失踪!?”】 1927年5月中旬,刘伯承偕参谋长韩伯诚、参谋周国干自泸州隐蔽出城,冒着大而走出敌军重围后,来到了富顺县。刚走近城墙,打前站的参谋周国干不由得大吃一惊!原来城墙上贴着三尺见方的《通缉令》,上面印着刘伯承的画像,悬赏5万银圆以换取人头。一看这种情形,他们急忙拐上小路朝隆昌、荣昌方向走去。反动军阀刘湘也很快得到刘伯承潜出泸州的消息,急忙派出刽子手蓝文彬带人跟踪追捕。在通过荣县地界时,刘伯承等碰见了对头蓝文彬。当时,蓝文彬正坐在轿子里,戴着墨镜,颐指气使地催促喽罗们“快点,快点!”刘伯承一看情形不好,马上转弯走山路。当蓝文彬摘下墨镜发觉行人正是刘伯承,急忙派人追赶时,刘伯承等早已急步流星,隐入崇山峻岭之中。 在荣县脱险之后,刘伯承等人夜行晓宿,经大足、铜梁到川东北的途定(达县)地区。这天傍晚,当他们在一段峡谷里穿行的时候,突然从旁边冲出四五个彪形大汉,手持大刀恶狠狠地吼道:“快把光洋留下来!” 刘伯承迅速拔出手枪,厉声斥责道:“有刀的打不过有枪的,快把刀放下!”韩、周二人也掏出了“家伙”。 那几个土匪一看对方威风凛凛,又有新式手枪,马上畏惧起来,向后退了几步,放下刀,跪地求饶。 刘伯承拿出四五块大洋,往地下一扔,严厉地说;不要干这谋财害命的事啦,有本事跟反动派去斗!滚吧!” 土匪们忙不迭地点头哈腰,抬起银圆,一溜烟跑了。 他们3人翻过大巴山,在茅坝关附近乘上了小船,船行在汉江上游。刘伯承站在船头感叹地说:“刚刚虎口脱险,又碰上强盗打劫,这个世道真不太平呀。” 参谋长韩伯诚点点头,颇有同感地说:“这个社会亟须改变啊。” 刘伯承沉思地说:“好端端的革命形势被国民党右派断送啦。这些人掌了大权,就是虎狼横行,恶人当道!还得靠我们去奋斗啊。” 这时,前面要通过一段滩,船工要大家从山上绕道走过去,到下游再上船。于是,他们和小船上的五六名乘客,又循着山路向上攀登。 山道越来越窄,树丛也越来越密。当人们刚刚爬上一处高坡的时候,忽然右侧传来一阵“呼呼”的喘气声…… “虎!老虎!”有人惊叫起来。 大家定睛一看,果然在十来丈远的地方蹲着一只白额吊睛大老虎,正在磨牙咋舌,远远地盯着这一路过客。眼下,后退是来不及了。怎么办?周参谋慌忙掏出手枪…… 刘伯承连忙用手拦住,冷静地说:“不要放枪!大家保持肃静,不要作声,跟我来。”说完,他十分沉着地在前面引路,其余的人跟在后头鱼贯而行。那只野兽在上面真是虎视眈眈,却意外地没有动身,尽管如此,众人都捏了一把汗。但总算平安地通过了这段山路。人们又登上了原来的小船,顺流而下。 刘伯承回过头,幽默地对老虎拱手称道:“老虎、老虎,多谢了,这下你没帮倒忙。” 刚才人们都紧张得不敢出大气,现在又都忍俊不禁,放声大笑起来。 韩百诚感叹地说:“我们是真正的虎口余生啊!” 6月中旬,刘伯承等人翻越了险峻的秦岭。到达古都——西安。这时,他们已经十分疲劳,口袋里也没有多少钱了。 在西安他们投宿到泰中旅馆,周参谋掏出仅有的两块钱,交给了老板做押金。这样,才让住了下来,可是三个人都身无分文了。在那个世道里,没有钱是寸步难行的。他们在房间里急得团团转。 刘伯承的心情更为急切。因为在蒋介石叛变以后,整个革命形势发生逆转,吴玉章同志通知他速到武汉,共谋军事大计。他也急于找到党中央汇报情况,了解下一步的决策。刘伯承提议说:“躲在屋里等,是没人送钱来的。走,到街上转一转,碰碰运气,哪怕是讨饭,我们也要尽快到武汉找党。” 他们三人一齐出动,到街头巷尾四处转悠。可转了半天,连个熟人的影子也没碰到,肚子里却早已咕咕直叫了。韩、周二人泄气地坐在路边上。 刘伯承却随意在看墙上一张处决犯人的《布告》。当看到下面签署的名字——军法处长于宝轩时,不由得兴奋起来,自言自语地琢磨说:“不晓得是不是我认识的那个于宝轩?” 韩百诚一看刘伯承在《布告》上“遇见”了熟人,也满怀希望地凑过来,问长问短。 刘伯承沉思地说:“只是一面之交啊。人家有没有钱?肯不肯借?还很难讲。但可以试一试。” 周国干听说熟人是位“军法处长”,便皱了皱眉头,阻止说:“莫冒险!人家到处通缉你,你还送上门去。不要刚出虎口,又自投罗网。” “他们怕没那么高的眼力,把我刘某人看那么大价钱——5万块大洋。”刘伯承诙谐地摊开双手:“如今,我一无所有,一钱不值罗!只好想个妥善的办法,写封信去试探试探。” 投邮后的第二天晚上,那位于处长果然单独来到秦中旅馆。刘伯承一看情况比较正常,马上出面对那位于处长说:“老弟,我初到贵宝地,手头没钱了,想借点路费,日后一定奉还。” 这位于宝轩,早年跟刘伯承有过接触,对他十分敬仰,便如实地说:“我这个小处长,每月才几十块大洋,老弟又没有什么积蓄,确实解决不了你们的困难,不过,我倒有一个主意,找邓宝珊先生借一点。”于宝轩诚恳地介绍说:“邓先生是老同盟会员,如今当了陕西的军务会办,为人倒也开朗。伯承兄是国民政府的特派员,又是新任命的军长,早已名声在外,想必邓长官会解囊相助。” |
虚阁网(Xuges.com) |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