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阁网 > 名人传记 > 袁隆平传 | 上页 下页 |
四九 |
|
【第二十四章 自然探永无休】 20世纪60年代初,袁隆平面对国内饥荒,心中萌发了“挑战饥饿”的宏愿,提出研制杂交水稻,提高单位面积产量,以战胜饥荒。自1974年“三系”杂交稻配套成功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湖南省累计推广杂交水稻1.4亿亩,增产粮食70亿公斤,折合人民币15亿元,其重大成就蜚声国内外。 杂交水稻这项发明经过推广应用后,袁隆平获得了国内第一个特等发明奖,也是我们国家为农业科技人员颁发的惟一一个特等发明奖。这项殊荣的获得是来之不易的,也是当之无愧的。 1981年5月5日,国家科委发明评选委员会根据国务院颁发的《发明奖励条例》,对籼型杂交水稻这项重大发明进行了认真的评审。评选委员会一致认为,这项发明的学术价值、技术难度、经济效益和国际影响等四个方面都很突出。根据《发明奖励条例》第七条,报请国务院批准,决定授予全国籼型杂交水稻科研协作组袁隆平等人特等发明奖,发给奖状、奖章和奖金10万元。 1981年6月6日,国家科委、国家农委在北京联合召开籼型杂交水稻特等发明奖授奖大会。 国家农委副主任张平化主持授奖大会。国家科委副主任武衡在会上宣读了国务院给全国籼型杂交水稻科研协作组的贺电,以及国家科委给国务院关于授予籼型杂交水稻特等发明奖的报告。 国务院的贺电全文如下: 全国籼型杂交水稻科研协作组: 籼型杂交水稻是一项重大发明,它丰富了水稻育种的理 论和实践,‘育成了优良品种。在有关部门和省、市、自治区 的领导下,大力协作,密切配合,业已大面积推广,促进了 我国水稻大幅度增产。为此,特向你们并通过你们向参加发 明、推广这项成果和参与组织领导工作的科技人员、农民、 干部致以热烈的祝贺。 籼型杂交水稻的育成和推广,有力地表明科学技术成果 一旦运用于生产建设,能够产生多么大的经济效益。发展农 业生产,一靠政策,二靠科学。殷切期望广大农业科技工作 者再接再厉,继续奋进,为发展我国农业生产做出更大的贡 献。 国务院 1981年6同6日 在授奖大会上,国务院副总理方毅给获奖者颁发了奖状、奖章和奖金,袁隆平代表全体从事杂交水稻研究的科技人员领奖。 方毅在籼型杂交水稻特等发明奖授奖大会上发表了长篇讲话。他说: “籼型杂交水稻的培育成功,丰富了水稻遗传育种的理论和实践,在国际上遥遥领先,为中国争得了荣誉。美国、日本、印度、意大利、苏联等十几个国家的科学家,开展杂交水稻的研究已有十几年的历史,但都还处在实验阶段,而我们是走在前面了。” 方毅在讲话中指出: “籼型杂交水稻的培育成功,是社会主义大协作的胜利。1964年,袁隆平同志首先开始杂交水稻的研究。1970年冬,袁隆平等同志历尽艰辛,发现了野生稻雄性不育株以后,同兄弟省市的十几个单位开展协作。他们不计个人名利,把来之不易的成果贡献给祖国的科学事业,Ai协作单位传授技术,提供材料。大家通力协作,经过短短的3年时间,在1973年各地就先后育成一批保持系和恢复系,实现了“三系”配套,为杂交水稻用于生产创造了条件。1974年开始试种,逐年扩大种植面积,到1980年已达到8000多万亩。这个研究项目在中国农业科学院和湖南省农业科学院的组织下,参加协作的单位有100多个,遍及十几个省、市、自治区,参加工作的科技人员数以干计。正是因为有这样的社会主义大协作,才赢得了科研工作的高速度,赢得了推广成果的高速度,赢得了农业科技工作为农业生产服务的高速度。这项重大发明的成功,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表现了农业科技人员良好的学风和高尚的品德,显不了团结协作的伟大力量。今天的大会是建国以来第一次授予特等发明奖的大会。我国第一项特等发明奖授予农业方面的发明,这说明我国农业科学技术有雄厚的基础,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也说明农业科学技术大有可为。” 袁隆平在授奖大会上表示,要继续谦虚谨慎,戒骄戒躁,把荣誉当做动力,去攀登新的高峰。他说,杂交水稻虽然已成功地应用于生产,但它还有缺点,也还有很大潜力,需要继续努力去改进和完善,特别是在选育强优势的早稻、多抗性的晚稻,发掘更好的不育细胞质源,提高制种产量和基础理论研究方面要下更多的工夫,争取早出成果,发挥更大的增产作用。 农业部部长林乎加,著名科学家周培源、金善宝、钱学森,国家科委副主任童大林、赵东宛、杨浚,国家农委副主任李瑞山、杜润生、张秀山、何康等也参加了授奖大会。 1981年6月7日,《人民日报》头版头条,以醒目的标题和照片,报道了这一消息,同时发表了《争当攀登科学技术高峰的勇士》的社论。 袁隆平总是不停地耕耘。20世纪80年代中期,面对世界性的饥荒,袁隆平再次萌发了一个惊人的设想,大胆地提出了杂交水稻超高产的育种课题,以解决更大范围的饥饿问题。 1985年,袁隆平从国际水稻研究所获悉,全世界面临“人口膨胀,耕地锐减,粮食紧缺”的严重危机。但当时我国许多人被国内一时出现的“卖粮难”现象所迷惑,对于水稻高产的问题似乎淡漠了。这时,袁隆平却高瞻远瞩,大声疾呼,写出了《杂交水稻超高产育种探讨》一文。他怀着强烈的责任感,大胆地指出: 我国是一个11亿人口的大国,粮食仍是我国十分严峻 的问题。我国以占世界1/7的耕地,养活占世界1/5的人 口,提高粮食产量仍然是摆在中国人民面前的首要任务。目 前,杂交稻虽然已应用于生产,但还有广阔的发展前景,还 蕴藏着巨大的增产潜力…… 不久以前,日本制定了一个水稻超高产育种计划,要求 在15年内育出比现有品种增产50%的超高产品种。面对这 一国际上的育种新动向和20世纪末把我国农业产值翻一番 的任务,我们认为,我国杂交稻育种,在注意提高品质的同 时,也须制定超高产育种研究计划。特别是杂交水稻,从产 量育种看,具有很大的优越性,主要是杂种优势利用,能把 形态改良同生理机能的提高密切而有效地结合起来,使生物 学产量和经济系数都得到提高,既可增“源”,又可扩 “库”,这就比一般的形态育种能产生更好的效果。 |
虚阁网(Xuges.com) |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