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阁网 > 名人传记 > 袁隆平传 | 上页 下页 |
三七 |
|
1973年秋季,李必湖、尹华奇、罗孝和等在湖南省农科院 1.2亩试验田里,种下了袁隆平配制的种子,虽然只中耕一次,施肥一次,可收获时,亩产高达505公斤。 同年,湖南省农科院在这丘田附近,组织全国和省里几位劳模用5亩上等好地进行丰产竞赛,精耕细作,偏水偏肥,各方面都给予了最优越的条件,5亩田,只有1亩亩产勉强超过500公斤。 杂交稻优势初露端倪。 稻子打完了,打谷场上光溜溜的,袁隆平依旧在场边漫步。他凝视着那一颗颗镶嵌在棱角分明的稻壳里的谷粒,如同欣赏朴素的民间印花图案。打谷场上垛着的稻草,散发着一股股清香,那种清香味儿真是闻也闻不够啊! 此时此刻,他再一次忆起了鲍教授的那番意味深长的话语: “从事杂交水稻的研究,乃是洞悉生命的本质,推动生命的进程,是培植人类文明的事业,从事这样的事业,乃是生命的价值所在。” 因为在他看来,一切都没有丰满而硕大的稻谷更让他感到欣慰,一切都没有稻谷的清香更使他感到诱惑: 这天夜间,他把他的小提琴带到了打谷场上,他要纵情于他心爱的夜晚=他有演奏的经历,他的演奏不是在灯光闪烁的舞台上,而是身处广袤的原野,面对滚滚无垠的金色稻谷,面对那熟悉的或是陌生的“泥腿子”。他以为,只有这样,才会强烈地感悟到那触及灵魂的音乐;他以为,他的音乐应属于“泥腿子”,属于他热恋着的有生命的稻谷。 袁隆平喜爱巴赫的作品,以为它充满激情,充满温柔,充满着生命的哀伤与欢乐。在这广袤的原野上,在这有生命的千重稻浪问,巴赫的音乐总是有力地回旋。他以为巴赫的音乐是对生命的诠释,因为它所表现的是绵延不绝的爱和恨、喜和忧、希望和绝望。总之,他以为巴赫的音乐是他走向成功的伴侣。 1973年10月,袁隆平赴苏州参加了中国农业科学院在这里召开的水稻科研会议。在这次会议上,袁隆平宣读了他的又一篇论文《利用“野败”选育“三系”的进展》,他向来自全国各地的农业科学家正式宣告我国籼型杂交稻“三系”配套成功! 袁隆平在宣读完他的论文后,针对美国经济学家布朗的质疑,意味深长地讲了下面一段话: “我们是炎黄子孙,我们为之自豪。我们不曾卑微,因为在人类长长的生命链条中,我们承前启后,正在从无限走向无限; “我们也不曾骄傲,因为人类创造辉煌历史的长河中,我们未来的路依旧很长很长……” 袁隆平的论文及其谈话,在这次会议上引起了极大的震动。 在苏州,他忙中偷闲,参观了苏州著名景点沧浪亭。 沧浪亭的创建人是宋朝大文学家苏舜钦。苏舜钦祖籍四川中江县。他为官遭贬后,在友人的帮助下漫游苏州,营建了这座可居、可游、可观、可赏的沧浪亭。苏舜钦在沧浪亭写下了下面的诗句: 沧浪之水清兮,可濯吾缨; 沧浪之水浊兮,可濯吾足! 袁隆平读着苏舜钦的诗文,他以为这正是自己所企盼的一种精神境界。苏舜钦追求一种超脱尘世,忘却功名利禄,回归自然,做一个大彻大悟的智者的境界。苏舜钦在《沧浪静吟》一诗中这样写道: 独绕虚亭步石虹, 静中情味世无双。 山蝉带响穿疏户, 野蔓盘青入破窗。 二子逢时犹饿死, 三闾遭逐便沉江。 我今饱食高眠外, 惟恨醇醪不满缸。 苏舜钦的“惟恨醇醪不满缸”的爱民情怀,在袁隆平的身上得到了升华。袁隆平为了更多的人摆脱饥饿,为了这个世界不再有“饿殍”,他几十年如一日地奋战在杂交水稻研究的第一线。 在沧浪亭石柱上镌刻着这样一副对联: 清风明月本无价, 近水远山皆有情。 这幅对联与袁隆平热爱自然、崇尚自然的品格恰好合拍。他以为,这是古人为后人留下的一笔无价的精神财富。 袁隆平以为,苏舜钦从“沧浪之水”得到了灵感,为后人留下了不朽的诗篇;他自己则是从稻田中得到灵感,从而为后人留下他所研制的杂交水稻。为此,他回长沙以后,写了一张纸条挂在自己的书橱上。 灵感在科学研究中与在艺术创造中一样, 具有几乎同等的重要作用。 袁隆平从在稻田中发现水稻的杂交优势,到寻觅“野败”,都表现出一种思维上的突破性,袁隆平称之为“灵感”。 袁隆平凭着他所特有的“灵感”,于1974年育成了强优组合“南优2号”,并于当年试种成功。 【第十七章 杂交水稻的希望之光】 1974年春天,袁隆平将自己育成的我国第一个强优势组合 “南优2号”杂交稻种子,拿到安江农校去试种。 他在安江农校任教整整20年,安江的许多山梁沟壑都留下了他的足迹。安江农校是他年轻时洒过汗水,付出过艰辛的地方,在这里度过的日日夜夜常常在他心头缠绕。他成名之后,依旧不顾路途遥远,翻山越岭,返回故地,为安江农校的学生讲课,指导安江农校的教师和学生进行杂交水稻的研究。 他把安江农校当做自己的又一故里。他每次回归故里,总觉得那样温馨,那样亲切。当然,他没有做官,所以不是荣归故里;他并不富有,所以也不是衣锦还乡。但是,这里有他的亲朋好友,有他心爱的邓哲,他的事业从这里起步,自己的五一、五二、五三都是在这里出生,在这里长大,他对这里怀有一种深深的亲切感。 自他调离安江农校并开始南繁以后,他与邓哲总是在相思、等待中苦苦地煎熬着。每当他思念邓哲时,便寄出一张“天涯海角”的明信片,寥寥数语,报个平安,当然也带几笔趣闻。他的文字流畅生动,但却惜墨如金。邓哲总觉得刚开始读信,便已经结束了,不免有些怅然若失。但她想到自己的丈夫是个大忙人,这已是很难得的了。 20多年以来,他们的心总是相通的,他们相互依傍,相互祝福。在他备受屈辱的日子里,他曾感到怀才不遇。邓哲则以哲人的口吻告诫他: “你若真的怀才,就不会不遇;你有搞杂交水稻的抱负,就不会搞不成。”于是,他搞杂交水稻的勇气陡增,信心更足。她为他构筑了一个和谐的家,营造了一个安全堡垒,她使得他那颗疲惫的心逐渐轻松。他以为他们夫妇是天下最投缘的。 往日,为了事业,他不得不离开安江农校邓哲为他经营的这个温馨的家;今天,为了事业,他又回到了这个备感亲切的家。 他喜欢吃花生,邓哲准备了上等的白生生的花生招待他。 他每逢劳动归来,见有白生生的鲜花生,饿不饿总要剥几个。他最喜欢鲜花生那种清新的、鲜嫩的、略带泥土气息的味儿。他对邓哲说: “这些鲜花生好像携带着一种负离子吧?不然为什么这样好闻呢?” |
虚阁网(Xuges.com) |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