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阁网 > 名人传记 > 叶剑英传 | 上页 下页
四二


  家仇国恨集于一身的张学良,受到中国共产党“八一宣言”和统一战线政策的影响,早有抗日救国、收复失地、报仇雪耻的要求。为了适应并推动这种有利形势,1935年12月,党中央在瓦窑堡召开的政治局扩大会议上,就决定成立东北军工作委员会,以周恩来为书记,叶剑英为副书记。并确定彭德怀、李克农、朱理治、萧劲光、欧阳钦、聂洪钧等参加此项领导工作:朱理治、萧劲光负责日常领导工作。1936年1月下旬,党中央指示中央联络局局长李克农释放直罗镇战役中俘获的东北军团长高福源,并要高为红军与东北军开展和平谈判事宜进行联系。当时,对东北军俘虏的管教工作统由叶剑英负责。高福源在红军中生活两个月期间,叶剑英曾耐心地开导教育他,向他分析抗日救亡的形势,告诉他蒋介石利用东北军、西北军打红军,实际上也是企图消灭这两支队伍,让他回去劝告张学良,都是中国人,不要自己打自己。

  1月25日,中共中央以毛泽东、周恩来、彭德怀、叶剑英、聂荣臻、刘志丹等红军将领名义发出《红军为愿意同东北军联合抗日致东北军全体将士书》,提出:中华苏维埃政府与工农红军愿意与任何抗日的武装队伍联合起来,组织国防政府与抗日联军,同日本帝国主义直接作战,收复失地。并表示:我们愿意首先同东北军来共同实现这一主张,为全中国人民抗日的先锋。

  接着,李克农与中共中央北方局代表王世英分别到洛川、西安,与东北军六十七军军长王以哲、十七路军总指挥杨虎城谈判,达成初步协议。4月9日晚,周恩来亲赴延安城一座教堂内,与张学良就抗日救国问题举行会谈,双方达成了联合抗日的协议。

  6月中旬,叶剑英同李克农等奉命去蟠龙、琉璃坡、石家砭等地,了解中央军、东北军的兵力部署、进军动态,及时向毛泽东、周恩来报告敌情。

  并尽一切可能,利用各种关系,向东北军一〇七师、一一七师官兵进行政治宣传,积极开展统战工作。对如何防止敌军进攻瓦窑堡提出许多建议,并根据毛、周指示,进行了大量救护伤员、保障供给、修补道路等方面的工作。

  从6月15日至22日,一周之内,叶剑英亲笔给毛泽东、周恩来写信14封,并派卢伟良等专人送去。这些信忠实地记录了当时叶剑英辛勤工作的情形,内容涉及敌、我、友各个方面,不仅反映了当时抗战与统战形势任务的复杂与艰巨,也反映了红军内部机构、人事和教育以及协助延安地区干部开展工作等诸多问题。他在6月20日7时给毛泽东、周恩来的信中写道:“刘惠农及政治部派来两个人,昨日均到宋家川布置一切,准备接收刘家坪伤病员(约150人),并由省一级机关派人动员伏子,续向榆树坪运搬。

  但本日伏子能有多少来,尚未得报,已催刘赶办矣……这两天王辉正拟帮助特务队整顿队伍,而主要负责人都跑了。昨天,王辉问该队政委:特务队近来进行过什么教育?他答:军事、政治都是我一人担任。又问:那么你进行过什么教育?他答:我队尽是新战士。王问:你上过政治课没有呢?他说没有。像这个政委和斯大林同志所引证过的那一位不可救药的说空话的人,实在没有什么分别,建议撤换。”

  四、在安塞领导东线工委

  6月20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东北军工作的指导原则》,提出了争取东北军到抗日战线上来是我们的基本方针。为了加强对党的统一战线工作的领导,毛泽东于7月9日致电周恩来,要剑英到安塞指导工作。随后,叶剑英来到安塞领导东线工作委员会(简称东线工委),与朱理治、边章伍等一起作陕北地区东北军的工作,争取他们联合抗日。据马文瑞、刘向三等回忆,叶剑英到安塞后,立即深入到各地工委调查研究,于7月26日召开安塞、延安两县工委及县一级机关负责人会议。在会上叶剑英详细报告了当前政治形势和任务,并依据党中央对东北军工作的指导原则,解释了争取东北军工作的目的,说明各级东北军工作机关的组织系统与同级党组织机关的互相关系。

  当晚和翌晨,叶剑英又分别主持召开了安塞、延安两县工委会议,讨论和决定了以下一些问题:(一)安塞工委由马文瑞、刘德明、时文平、李先河、石步月等组成,下设安塞办事处和枣园办事处,主要对象是东北军六八四团;(二)延安工委由萧离、刘仲明、白寿康等组成,下设牡丹川办事处及富川办事处、川口办事处,主要工作对象是东北军的六三一、六六〇、六八五团等;(三)对所工作的对象要深入进行调查研究,不仅了解部队的番号、位置、主官、历史、特点、一般来往电报,同时还要了解其官兵个人的履历、政治表现、嗜好、个性等情况,并设法接近和亲近他们,争取进行面谈;(四)在东北军中积极发展党的组织,应当在“抗日复东社”的政治组织中进行党的组织工作,发展时必须经过多次谈话,进行介绍、填表、上级机关派人谈话,举行入党仪式等程序,郑重履行入党手续。叶剑英还亲笔书写了党员宣誓词交给安塞和延安两工委负责人,以便在发展新党员时使用。

  (五)加派3个干部去延安周围的东北军6个团工作,并派边章伍去县工委帮助工作,等等。这次会议以后,叶剑英把领导的重点放在争取东北军六十七军的工作上。又将该军第一〇七师作为工作的突破口。

  ①叶剑英给周恩来的信,1936年7月28日。

  一〇七师先驻防于安塞附近,后移驻延安地区。师长叫刘翰东。安塞工委对刘师长及该师六三〇团一名叫陶翊周的营长做了大量工作,并发展陶翊周加入了中国共产党。陶入党后,叶剑英不时地穿着东北军的服装,出入该营防区,去做该营官兵的工作。一〇七师移驻延安后,叶剑英于8月22日单骑赴陶营,与陶会面。不巧,陶进延安城去了,没有见着。第二天,叶剑英以中央工委代表名义给陶写信,告诉他:党决定陶翊周为一〇七师党委书记,王昌奎、李朴王为委员,刘仲明为中央巡视员(随一〇七师行动),负责指导并帮助一〇七师党的工作,“望积极无畏地为党工作”。

  陶翊周见信后,遂将刘仲明安插到该营工作,随部队行动。由于叶剑英等积极开展工作,陶营士兵的觉悟有所提高,有些人便拖枪逃到红军中来,带走16支步枪,两挺机关枪。当时,东北军有规定,丢失枪枝,要按价扣其直接长官的薪水。陶翊周无奈,只好求助于叶剑英。叶剑英报经周恩来批准,从安塞警卫营中抽调枪枝送还给他。这样,互相帮助,加深了陶营官兵与红军的友谊。

  叶剑英在争取陶营的同时,还亲自做一〇七师师长刘翰东的工作。刘翰东是一位具有爱国思想、要求抗日的将领。叶剑英派党在东北军的联络员与他秘密接触,发展关系,以后又亲自与他交谈,做他的工作。8月20日,叶剑英和边章伍二人身着东北军军装,到延安城外10里处,与刘会面,并如数带去该师士兵投诚红军时携来的枪枝,交还给他。刘翰东很感激,当场商定了双方交换枪枝弹药的具体办法。22日夜,刘翰东派副官到离延安城20里外的河庄坪,给红军送来1.5万发子弹,叶剑英带安塞警卫营二连在那里接收,并以机枪回送。通过多次交往,刘翰东加深了对红军的了解和信任,同意中共派人去六二一团开展活动。叶剑英与该团代理团长周振互通信件,建立了关系。经过一段艰苦细致的工作,终于在一〇七师、一一七师和其他一些部队中建立起了中共组织。


虚阁网(Xuges.com)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