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阁网 > 名人传记 > 艺海无涯——袁世海回忆录 | 上页 下页
八三


  “当年,杨(小楼)、郝台演《连环套》,是一出珠联璧合的好戏,逢贴必满。管事人打坏算盘,总告诉郝爷,客票多,只卖七、八成座,不给郝爷开全份钱。郝爷忍无可忍,提出,约我唱《连环套》就得加价,每票多加两毛份钱。开戏之前,先派人去看票图,按票图给钱。不先给钱,郝爷不去剧场。华乐园经理吴明泉吴三爷,说没这种规矩,事情就僵持了,快开戏了,人,汪洋汪洋地往里进。窦尔墩还没来扮戏哪!吴二爷又急又气,跑到戏园门口,将郝爷饰演窦尔墩的戏牌子摘下,摔在地上用脚踩。”

  “后来呢?”我问。

  “后来,哼:乖乖地将钱如数付清,郝爷才来扮戏。打从这儿起,那些人再也不敢抽他的份钱了。吴二爷明了真相后又给郝爷赔礼道歉,这场风波才算平息,有的人说郝爷‘方’的有余,‘圆’的不够,我就不爱听。咱们还少受人欺啦?混到今天这份上甭说啦!你也如是。当初,刚搭班时,谁没吃过承班人的苦头?不‘方’着点,就让人捏‘扁’了。台下,我佩服郝爷。台上,我更佩服!他演的曹操,气魄大,武气足,文气也足。不错,曹操是率领大军攻打江南,可他终归是丞相,是文官挂帅,不是武将挂帅。要不然,曹操为什么在台上带相纱,穿蟒,而不是扎靠?”这些话,我听了很有所动。我始终在探寻郝老师所表演的曹操,但对郝老师与别的前辈在表演曹操上的很多不同之处,我是处于感觉和模仿的阶段,尚未上升到理性认识上来。富禄师兄一语道破关键之所在,使我在以后的表演中逐渐摸索着抓住这条准绳,去选用形体动作,体现曹操文中带武,武中有文,文官武职的气质。解放后,我又逐步了解到曹操不但是军事家,还是政治家、诗人,也证实了郝老师对曹操这个人物的理解、表演是比较合适的。

  富禄师兄见我听得认真,兴趣更大了。

  “当初,郝爷跟温如合作时,创了多少出生净的对儿戏呀!《论英雄》、《审潘洪》、《广太庄》、《除三害》,就是开锣戏《渭水河》(周文王访姜子牙的故事)也全是‘高’的:演起来一个角色一个样儿,在观众中人缘多好哇!就拿《四进土》顾读来说吧,你说顾读有什么?活儿不重,事儿不多。经他一演,这个角色就变了样。台上的门子一说:‘启禀大人!’他在幕里搭一句‘何事?’嘿!观众竟报以满堂掌声,怪不怪?不怪!他把观众给‘拿’住了。后来,顾读换别人演,都没这种声势。不服行吗了咳,说真格的,你这么学郝,怎么不拜他呢?”

  “我早有此愿望,就是还在等时机。”我略一沉吟,说道。

  “时机,等什么时机?按你现在的情况,还等什么呢?他现在息影舞台,正好收几个徒弟,将能耐往下传传。他又是个爽快人,保险会一口应承。”

  “我的经济力量不够。您说拜名师不送礼,不请几十桌客能成吗?”

  “当然,拜名师不花个干儿八百的哪行啊!”富禄连连地点着头。遇仙听我们这样讲,很不理解,插言问:“拜老师要花那么多钱哪?我哥哥怎么没有哇?”

  “不是一码事儿,世海是拜名师求深造,你三哥拜于连仙是学本事,吃饭,那叫‘写字’,就是你哥哥写给师傅了。如果写三年,三年中你哥所挣的钱和师傅分帐。”

  “还有这些说法,我一点都不知道。”她恍然大悟。

  “你知道得太少了。”我忍不住说出了这句话。

  “那么,你知道的事情一定很多啦?”

  “我……我……”这个问题还真不好回答。

  “哈哈:成!姑奶奶这句话问得挺有劲!”因遇仙称富远师兄为三叔,所以富禄也为叔辈,故他称她姑奶奶。我们一齐笑了,火车上的“鸡爪宴会”欢快、活跃。

  我心里不住地暗自盘算:此次加入扶风社演出,我的包银又长了,按现有的收入支出,再有半年,钱会存得足够用了,于是就说:“您看,到时候,我请谁出面向郝老师提呢?”

  “我!”他拍了拍胸脯,自告奋勇,“我们哥们,台上、台下,混了那么多年。这点面子,他不会不给。你放心吧,回北平我就给你出面向他提,没跑!”

  “那就麻烦您啦!”

  “没的说,别的不看,还得看着是一个师傅呢!”这是指在富连成科班,同是叶春善师傅的徒弟。他吐出嘴里的鸡骨,将嗓子压低,又找补一句。

  “我这个人爱管闲事,可也不瞎管闲事,得看出点道道来,才管哪!”

  “那么,这件事您就多费心吧!咱们一言为定,我就再不另请别人啦!”我有意识地又叮问一句。

  “放心!我包啦!”过一会儿,他望着手中最后的一点鸡骨,不禁笑着说:“嘿!真有你的,几个鸡爪子,就把我给打发啦!话又说回来啦,我也不白吃你的鸡爪子,就是一样,我和郝爷是多少年的哥们相称,这事办成喽,咱哥们也就变成‘爷们’啦!”在我们梨园界,辈分关系很乱。师徒关系、师兄弟关系交织在一起,况娶妻聘女大都是在本行中结亲,又交错着一层亲戚关系。往往没有准确的固定的辈分。我拜了郝老师之后,马连良先生及富禄等人与我虽是一师之徒,但与郝老师兄弟相称,又长我十五岁——十七岁之多,所以后来我均改称其为叔。

  我们的“小宴”持续了两个多小时才散席。拜师的事情有了准着落,心里很觉踏实。这一晚,虽是置身于行车摇晃之中,却睡得格外香甜。

  【四十七 “三结合” 精改“回书”】

  扶风社在青岛光陆戏院演出,很是轰轰烈烈。马(连良)先生的艺术威望极高,吸引着大批观众前来看戏。为时半月的演出盛况,有增无减。其中,演出场次最多、效果最强烈的还要数全本《借东风》。这出戏,马先生以《借东风》为主,所以,他在戏报上宣传时,只登全本《借东风》,《群英会》自然包括在内了。全剧人员配备相当整齐。叶盛兰饰周瑜,马富禄饰蒋干,我饰曹操,马春樵饰前黄盖,后赵云,马先生饰前鲁肃、后诸葛亮。他原在朱琴心班社演此戏,只饰诸葛亮,王凤卿饰鲁肃。王先生是按照早年“汪(桂芬)派”的风格进行表演,以塑造鲁肃的忠厚、老实为主。肖先生在富连成教这出戏,鲁肃也是这个路子。马先生自己挑班后,演此戏时二路老生张春彦饰鲁肃。

  马先生认为前半场鲁肃的戏吃重,孔明的戏少恐显松散,便自己改演前鲁肃。到周瑜观风得病、诸葛亮开药方起,换演诸葛亮。马先生所饰的鲁肃,既保持其忠厚、老实的一面,也强调了鲁肃在历史上曾是一位军事家的身分。表演得颇显灵活,唱腔也加以创新。如:“诸葛亮出帐去呵呵大笑”,两句摇板改用马派独有的唱法。进帐向周瑜汇报说:“那孔明出得帐去是呵呵地大笑哇”,大段绘声绘色的念白及后面打盖时的表演都深得观众欢迎,从此马派鲁肃,开始盛行于舞台。后半出戏尤以“借风”一折拿手。“借风”中脍炙人口的“二黄”唱段,宛转悠扬,魅力无穷。


虚阁网(Xuges.com)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