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阁网 > 名人传记 > 徐向前回忆录 | 上页 下页 |
七〇 |
|
我随中路行动。带着一名参谋,一个通讯队,一个警卫队。每次打仗,这两支队伍都跟着我们行动。通讯队负责架设电话及侦听和破坏敌人的电话联系’;警卫队负责我们的安全,传送信件,关键时刻还可投入战斗,很顶用。那时,敌人乱得一塌糊涂,电话打来打去,乱喊乱叫,被我们听得一清二楚。我军刚进剑阁,别处的敌人不知剑阁已失,打来电话问:“赤匪到哪里了 ?你们怎么样呀?”有的干部回答倒干脆:“老子是红军,你们完蛋啦!”令人又好气又好笑。我叫通讯队把电话机守起来,敌人来电话就装作是他们的人回答,趁机了解敌情,迷惑敌人,以便我们随时调整战斗部署。 四月二日,我八十八师、九十三师及九十一师一个团,分别进抵剑门关下,从东、西、南三面包围了剑门关。剑门关位于横亘剑阁、昭化之间的剑门山上,扼控川陕大道,“插翅难渡”,是邓锡侯部江防部署的支撑点。敌二十八军宪兵司令刁文俊,率三个团,依托险要地势及预构的集团工事防守。王树声在前面指挥,要求动用方面军总部的迫击炮营,摧毁敌阵地,我们同意。十一时许,部队发起攻击。我军在迫击炮和机枪火力的掩护下,前扑后继,猛烈向敌阵地突击,多次与敌人展开肉搏。经半天激战,全歼守敌三个团,拿下了剑门关。剑门关向来以“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险要地势而著称。三国时姜维就守过那个地方。 战后,我去剑门关一看,真是个奇怪的地形。你从北面来的话,它是个高山,一壁千仞,险恶万分。你从南面来的话,它是坡的。南攻容易北攻难。人家说剑门关险要,我看也险要也不险要。从陕西到四川就险要,从四川到陕西就不险要。我们的部队是从南面打过去的,只用半天就解决了战斗,打了个漂亮的歼灭战。那里“汉柏”很多,又粗又壮,据说是张飞令蜀军栽的。王树声说笑话:山上树太多,我们的马尾手榴弹扔出去,挂在树上掉不下来。一发追击炮弹打响,把树上的马尾手榴弹都震到地上,四处爆炸,吓坏了敌人,部队趁势一冲,就拿下了山头。我说:这种战术,叫“全面开花”嘛! 剑门关这个江防支撑点一失,邓锡侯部慌了神,沿江敌人纷纷溃逃。我军乘胜进击,三十军和三十一军一部当夜由剑门关直扑昭化,次日占领该城,歼守敌一个团。三十一军主力进至羊模坝、三磊坝地区,阻击胡宗南部南下,并包围了广元。我南面的九军、四军,主要是收拾田颂尧的部队。四军以一部西向梓潼发展,另一部协同九军克阆中,南部,溃敌一个旅,歼敌三个团。至此,我军控制了北起广元、南至南部约四百里的嘉陵江西岸地区,敌人的沿江防线悉被摧毁,战役的第一阶段遂告结束。 第二阶段是进击。向纵深发展,横扫沱嘉流域的敌人。 敌人的江防被突破后,蒋介石极为恼火,手令第二十九军军长田颂尧撤职查办,副军长孙震记大过一次,暂代军长职务,“戴罪图功”。这时,田颂尧部已逃向射洪、盐亭、三台地区集结;邓锡侯二十八军一部退缩于广元及其以北地区,另有三个旅和军部所率之部分机动兵力,布防于梓潼、魏城、江油、中坝地区;胡宗南部仍在川甘交界的青川、碧口至南坪一线。我们决定,集中主力歼灭梓潼、江油地区的邓锡侯部,并伺机向川甘边发展攻势。 八日,我们令三十一军主力继续扼守羊模坝、三磊坝并围困广元!令三十军八十九师出青川、平武,分割广元、江油敌军并阻击胡宗南部南下,保障我右侧安全,而以三十军、九军主力向江油,四军主力向梓潼,展开猛烈进攻。十日,九军渡过涪江,包围江油,前锋直迫中坝。接着,四军攻占梓潼。这一攻势,直接威胁成都、绵阳,使刘湘、邓锡侯大为震惊。邓锡侯慌忙拼凑十八个团的兵力,亲自率领,经牛坝向江油增援。江油守敌一个旅,依托坚固工事和优势火力,顽固拒守,我军难以攻克。我和指挥部住在江油城南一座民房里。获悉邓部来援,我们当机立断,决定打援。令九军二十七师继续围城,集中九军二-卜五师、三十军八十八师及四军十、十一两师各一部,在江油以南的塔子山、雉关山一带,布下阵势。经两天激战,全歼钻进来的敌四个团,接着乘胜追歼逃敌,十七日克中坝,十八日克彰明,邓锡侯差一点被活捉。四军一部西向克北川,向西北推进的三十军八十九师,亦相继克青川、平武。 经过这段进击,我军控制了东起嘉陵江,西至北川,南起梓潼,北抵青川,纵横二三百里的广大地区。如按原计划向甘南进击,深感兵力不足。下一步怎么办?我就发电报给后面的张国焘、陈昌浩,催他们表态。谁知,我们在前面打,后面可就搬了家,放弃川陕根据地。那时张国焘在剑阁,陈昌浩在旺苍坝地区,搞一锅端,大搬家。我打电报左催右催,提议把南边的部队向北集中,迂回碧口,抄胡宗南的后路,进取甘南。但张国焘死活不吭气,叫人干着急。部队只好就地发动群众,补充兵员、给养,待命行动。后来他说,那时他正注视中央红军的动向。对西出或北出,下不了决心。 这样一拖拖了个把月,使我们打胡宗南的计划流产了。战机就是两三天、三五天的时间,不会总有的。你抓住战机,乘敌不备,打破一两个要点,接连下去就能打开局面。如果慢条斯理。犹豫不决,失去战机,再想创造战机谈何容易 !而且胡敌是蒋介石的主力部队,武器装备好,战斗力不弱。我们耽误了时间,敌人加强了准备,再想啃就啃不动了。后来,三十军、三十一军一部向摩天岭攻了一下,人家凭险固守,我们没打出个名堂,只 好作罢。 强渡嘉陵江战役从三月二十八日开始,至四月二十一日结束,历时二十四天。我军总计攻克阆中、南部、剑阁、昭化、梓潼、青川、平武、彰明、北川等九座县城,共歼敌十二个多团,一万余人。只是由于张国焘慢慢腾腾,瞅来瞅去,忙着在后面搞大搬家,才使进击甘南的 战机丧失, 未达到战役的预期目的。 红四方面军撤出川陕根据地,是由多方面的原因造成的。首先,是优势敌人的联合压迫。我军入川时,四川军阀混战犹酣,并反对蒋介石的势力染指四川“剿赤”事宜。敌人营垒的四分五裂,是红军立脚生存和发展壮大的基本条件之一。但是,自从刘湘组织六路围攻起,这个条件便发生了变化。四川军阀从内乱走向联合,开始统一对付红军。我川陕根据地军民,费尽九牛二虎之力,艰苦鏖战十个月,才粉碎了六路军阀的联合围攻。接踵而至的,是蒋介石与四川军阀的联合。刘湘等军阀不仅同意蒋介石的势力入川,而且在军事上甘愿服从蒋介石的统一调度。于是,蒋介石迫不急待地纠合其嫡系部队及川陕两省的军阀势力,向我根据地周围云集重兵,部署发起“川陕会剿”,企图一举将红 军置于死地。 条件决定形势。敌人营垒的暂时稳定和统一,造成从四面八方联合压迫我军的严重局面。蒋介石在川陕根据地周围部署的兵力,达二百个团以上,层层筑碉,严密封锁。一旦“川陕会剿”开始,敌东西堵截,南北夹击,势必陷我军背腹受敌、进退失据的极端不利境地。这与我们以往反三路围攻、六路围攻时,背靠巴山,只对付川敌一面、两面、在面的进攻,是显 然不同的。 在这种情况下,出路安在?一是破釜沉舟,死守根据地,准备拼上全力,同敌人决一死战;二是提前冲破敌人的“川陕会剿”部署,打出外线,保存和发展有生力量。权衡利弊,考虑再三,我们在清江渡会议期间,选择了后一条出路,制定了依托老区,收缩战线,发展新区的“川陕甘计划”。这个计划,虽然在付诸实践中尚需修正,但主力红军将向川陕甘边转移,打击胡宗南,发展新的根据地,却是毫无疑义的。 |
虚阁网(Xuges.com) |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