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阁网 > 名人传记 > 粟裕传 | 上页 下页
二〇


  三、两千多公里征战,以周密的运筹使困境中的部队尽量减少损失,争取胜利。

  先遣队进入闽北苏区时,已是从瑞金出发后两个月,超过了中共中央规定的到达皖南的期限。按照中革军委9月4日电报指示,先遣队离开闽北,已开始了出发时规定的作战计划的第三步,即“在浙江及皖南地域,创立广大的游击地区及苏维埃的根据地”。那么,部队就应该向皖南急进。粟裕感到困惑的是,就在9月4日的同一个电报指示中,中革军委又给先遣队规定了当前的“中心任务”:一是“继续彻底破坏进攻红十军及闽北苏区之敌的后方”,二是“在闽浙赣边境广泛开展游击战争,创建新苏区”,还进一步指出:“首先破坏龙泉、浦城、广丰、玉山间的公路交通线,其次破坏兰溪、衢州、五山、江山、常山间的铁路和公路交通线”,并且明令“上述任务应于9月内完成”。参谋长粟裕接到中革军委这样的电报心里直犯难。叫粟裕犯难的何止9月4日电令!这段时间,中革军委电报不断。部队加快一点行军速度,以便早一些赶到皖南,中革军委马上来电严厉批评:“不须以急行军增加病员与疲劳,每日行二三十里”(《粟裕战争回忆录》,解放军出版社,1988年11月,第1版,第119页。)

  敌人乘机加紧了追击围堵。在这种情况下,参谋长的工作非常艰难:既要按照中共中央指示,深入敌后进行破袭活动,又要对付强大的敌人和保存自己。眼前的情况对先遣队十分不利。粟裕认为,从实际出发,当前最好的战略决策就是避敌锋芒,“走”为上计。中革军委却多次批评:“对保安团畏惧其截击是不对的”。事实上,这段时间先遣队也连续打了不少胜仗:9月13日攻占江山县清湖镇,消灭浙江保安团1个营。9月15日在江(山)(山)公路的大陈地区,打垮了浙江保安3个团7个连的进攻,一度攻人常山县城,缴获一批物资和现金。

  浙江是蒋介石的老巢,反革命的社会基础雄厚,保安团人数多装备精良战斗力较强,保甲制度严密,加上交通和通讯便捷,蒋介石能及时掌握红军行动情况,迅速调集部队“围剿”。而先遣队行军作战的指挥权,掌握在千里之外的中革军委手里,他们对当面实际情况完全不了解,凭主观愿望发号施令。先遣队只能机械地按照电报规定的时间、地点、路线、里程慢慢走,差不多天天要打掩护仗、遭遇仗,尽管也取得了不少胜利,但处境越来越被动,越来越困难。特别是一仗打下来伤员无法安置,只好自己抬着边走边打,边打边走。一个伤员要安排两个战士抬,还要一个作替换,部队战斗力受到严重影响。随军中共中央代表曾洪易越来越悲观动摇。

  部队在浙西艰苦转战。9月17日,中革军委电报严令七军团:“在未执行军委给予的破坏杭江铁路及其附近公路的任务之前,禁止继续北进。”粟裕拿着电报,忧心忡忡地去找寻维洲、乐少华和曾洪易。粟裕心中很清楚,限于当时当地的群众基础和七军团的技术、装备条件,要在敌人心脏地区广大地段上破坏铁路、公路,是根本办不到的事。中革军委的指示完全脱离实际,闭门造车。寻淮洲、乐少华、曾洪易看了电报,都没有说什么。粟裕站在旁边等了一会,又默默地退了出去。18日,中革军委又来电令:“应即向遂安前进,以袭击方法占领该城,并确保于我军手中”,规定先遣队要以遂安为中心,开展游击战争,建立苏区,尔后再向浙皖边境发展。粟裕把电报交给寻淮洲,焦急地问:“怎么办?”

  粟裕早就把遂安那一带的情况侦察清楚了。他对寻淮洲说,遂安位于新安江上游,距离杭州只有200公里。这里虽然是山区,但处于衢江、兰江、新安江三角地带,江水较深,汽船可以通到建德、兰溪,还有浙赣铁路和公路干线,交通方便,敌人行动十分便捷。居民多以竹木为业,产粮很少,部队进去以后给养困难极大。而且这里没有共产党的工作基础,相反,赣东北的逃亡地主都在这里聚居。显然,要以遂安为中心建立根据地是不适宜的。粟裕又向军团领导扼要分析敌情:国民党第四十九师、浙江保安第一、第二纵队,以及新增调来的补充第一旅王耀武部,正从几个方向加紧对先遣队追击、“围剿”,企图堵死红军前进道路,实施多路合击。先遣队再次陷入危急境地。乐少华听了粟裕分析,感到事态严重,弄不好七军团会全军覆没。乐少华和军团其他领导反复研究,决定不顾中革军委的批评和电示,率部向皖赣边行动。在向皖赣边转战中,粟裕右臂中弹负伤,弹头一直留在臂内,新中国成立后才取出。

  9月30日,七军团一路征战到达皖赣边之段莘地区(婺源县北)。这里距离原定最后目的地皖南已经不远,粟裕及七军团官兵这时才知道皖南几个县的暴动早已失败,幸存的一些干部和群众分散在山里坚持斗争。粟裕千方百计派人寻找他们,了解情况。有次在路上遇到皖赣特委和当地游击队的负责人,粟裕和军团领导同他们长时间交谈,询问皖南敌我斗争形势,根据他们的建议,决定继续西进到黎痕地区。

  粟裕经过详细调查分析,认为皖赣边和皖南各方面的条件,比七军团经过的浙赣边、浙西都要好。这里既有大山区,又有丘陵地,河道可以徒涉,便于隐蔽和机动;经济比较富庶,有利于解决部队的粮食、给养;文化教育事业比较发达,稍大一点的村子都有报纸,便于了解全国的形势、动向;有共产党的工作基础和群众条件;地理位置也很重要,向东北可威胁芜湖、南京,向东可以威胁杭州。粟裕积极建议在这里停下来,开展游击战争。军团领导接受了粟裕的意见,马上致电中共中央和中革军委,提出在皖赣地区开展游击战争,与当地党和游击队密切配合,争取在休宁、婺源、祁门一带消灭尾随之敌,以扩大皖赣苏区,寻找有利时机再进入浙江。由于连续作战和长途行军疲劳,部队大量减员,每个步兵连多的只有20多人,少的仅十几人。给中共中央的请示电还建议将部队整编为4个营,精简机关,充实连队,以便机动作战。为此,粟裕认真制定了整编方案。离开瑞金以来,粟裕感到最苦恼的是,身在敌占区斗争第一线的军团领导,面对瞬息多变的复杂形势,对行军作战却没有一点机动权。他力主在电报中向中共中央和中革军委建议,在敌人严重进攻的情况下,允许军团领导机动、自主地解决问题。遗憾的是,粟裕和寻淮洲等符合实际情况和需要的建议,都没有被采纳和批准。

  10月15日,中革军委指示七军团转移到闽浙赣苏区整顿补充。军团领导专门开会研究。粟裕坚持皖赣边有发展条件。军团领导这次同意了粟裕的意见,认为进入闽浙赣苏区还要通过敌人几条封锁线。如果今后仍然要去皖南,则不如不去闽浙赣苏区,主力向皖南游击区行动。18日,中革军委复电同意,21日却又电令:七军团仍要去闽浙赣苏区。粟裕手持中革军委电令,心中久久不能平静。这明明是一个错误的决定,可是军令如山,必须坚决服从,随即作好了转移的一切准备工作。部队迅速由皖赣边出发,在浮梁、德兴之间通过敌人两道封锁线,进入闽浙赣苏区重溪地区。

  七军团自江西瑞金出发到进入闽浙赣苏区,转战闽、浙、赣、皖4省的几十个县,历时近4个月,行程1600多公里。这是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的第一阶段转战。由于左倾错误的决策和指挥,七军团历尽艰难,损失很大。但广大官兵用生命和鲜血在军史上写下了永放光辉的一页。

  在几千里征战中,粟裕越来越深切地看到了左倾路线的错误及其对红军的危害。他所处的地位,决定了他无法对部队的军事行动起决定作用,更无力扭转局面;但他的周密运筹和军团其他一些领导同志的努力,对部队在困境中尽量减少损失和夺取局部胜利,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使先遣队在到达闽浙赣苏区时,仍保持了部队的主体力量。教训也是一种财富。粟裕在失败中学习,形成了许多正确的认识,特别是他对先遣队行动战略指导上的许多见解和建议,都是与左倾领导者针锋相对的,是毛泽东军事思想在新情况新形势下的灵活运用。遗憾的是粟裕这些正确意见没有被决策者重视和采纳,无法得到贯彻,直到他独立领导浙西南游击战争时才得以充分发挥。


虚阁网(Xuges.com)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