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阁网 > 名人传记 > 李兆基博士传记 | 上页 下页


  李兆基决定不动声色,静心观察下去。

  有一天,他看到掌柜向一名农民推销金器。

  那名农民捏着一条金颈链,爱不释手,跟掌柜在讨价还价。

  掌柜正鼓其如簧之舌,对他说:

  “我们字号者、信誉好,这门口卖出去的从来都是十足黄金,毫无杂质。有些金铺熔金时,就是放多一两粒白银,鱼目混珠,你老也没法子看得出来呢!”

  站在一旁的小兆基,恍然大悟。

  正所谓打金偷金打银偷银,并非虚语。

  那铸金匠天天偷龙转凤,把如假包换的黄金袋袋平安,却把银粒扔到熔炉去顶替。

  金条自熔炉里提炼出来之后,依然是金光灿烂,夺目生辉的,用肉眼谁也看不清楚那里头不是纯金,而是混和了大概百分之一的杂质。甚至乎经验老到的掌柜也看不出来。

  李兆基静心的计算过,这铸金匠每日“袋起”一些黄金。不到几个月,他就可以铸成另一条一两重的纯金金条了。

  这种无本生意不叫做“偷”,又该叫什么呢?小兆基对这个发现很不悦不满,他陪着父亲走在回家的路上时,曾经多次的想把铸金匠偷金的情况向李介甫报告,可是每一次话到唇边,便又硬生生的吞回肚子里去。

  这件事是说不得的。

  一旦把铸金匠的罪行宣扬出来,父亲也许会把这作弊的铸金匠踢出局外,那么,由谁人去掌炉铸金呢?

  铸金这门手艺不是很多人都精通,后继无人的话,岂不更添麻烦。纵使另雇他人,难保不是另一个偷金的高手?

  买卖金条和首饰的生意,既是其门如市,是不是应该哑忍一时,兔乱了大局呢?

  李兆基不住地思考着,在没有想到一个完整的补救办法之前,终于决定不把这个可恶和可悲的现象告诉父亲。

  可恶的自然是那个食碗面反碗底的铸金匠。

  可悲的竟然是如此无能为力、束手无策的自己。

  李兆基从此明白到身边有一位不忠诚的雇员,损失是难以估计的。相反,当雇员尽忠职守、鞠躬尽瘁时,他们又是多么的可贵。

  对一些可贵的雇员,无异珠宝,非珍而重之,竭力维护他们不可。

  给予可贵的雇员奖励,表示对他们的重用与欣赏,所花用的金钱再多,到头来也必会十足收回而有余,且会乐得个皆大欢喜,何乐而不为?

  与此同时,李兆基叫自己紧记,受制于雇员难免会有一定程度的吃亏。要对下属操纵自如,最基本而有效的方法是,自己随时可以取代对方,做他所做的工作,且做得更好。

  于是,充实自己的学识是最最最重要的。

  自此,李兆基在黄金业务上埋头苦心钻研,终于成为黄金的全才。

  李兆基在十二岁左右(一九四一年),有了求人不如求己的决心,学识了看金、化金、熔金等三方面的技术及知识,当年就出任天宝荣金铺的头柜,坐正第一把交椅作买卖手。技巧已不在于成年人之下。

  所谓睇金:当时人人都要购买黄金保值,市场根本以黄金为本位。所有黄金的成分大都参差不齐,但一般均在黄金上刻明十足黄金,实则只得八至九成,甚至会低到七成。

  这些金条和金器拿来卖给天宝荣时,成色的高低与成分的多少,都难逃李兆基的法眼。

  他以分金石鉴别黄金的成色,很能明察秋毫。

  李兆基这番看金的本事,是当时全行之冠。由于有这番本事,在黄金买卖及交收时,可以挑选得到优质黄金,因此,获利丰厚。

  所谓化金:天宝荣惯于收买六路首饰,包括低金首饰、颈链、金手镯、发簪、K金金币、金表壳等。这些饰金买卖,后期是由李兆基亲自经手的。

  前期的掌柜买入低成色的黄金时一般估计有七成黄金成分,但经化金师傅(亦称打金师傅)化炼出来的黄金,往往差了一成。因为李兆基明白打金偷金的原理,后期便亲力亲为,用自己所学的技术,亲自进行化金的工作,效果是既能多做生意,又可十足收成。

  所谓熔金:其时省港黄金市场买卖交收是采用五两装的。顺德黄金市场,买卖交收则采用一两装的。此外,市上一般用黄金来保值的散户,采用的重量也有大有小,形状亦有圆有扁。李兆基对迎合顾客口味,多设各种款式供顾客选择,熔得不好看时,一定坚持再熔到好看为上,加上包装悦目,人人喜爱,使产品受到市场欢迎,营业额就日有进步。

  提起李介甫之于李兆基,顺德市场无人不知这位神童。对于十二三岁的他在黄金生意上能如此精明果断。眼光独到、神乎其技,令全市称赞不已。

  四 旧学新用 日进千里

  (一九三七年—一九四一年)

  李兆基在十岁前念卜卜斋,由名闻遐迩的秀才梁雨培老师教他旧文学,熟读四书五经。

  其后李介甫觉得只念古书不合时宜,想进一步栽培儿子。适逢广州中山大学文学系教授梁惠民先生因广州沦陷,不愿意为伪政府效劳而返顺德隐居,于是李介甫与乡亲等礼聘他为老师,实行旧学新用。梁惠民认为既可作育英才,又不用闲居没有寄托,诚一举两得,遂欣然答允。

  梁惠民老师非常欣赏李兆基那种少说话多思考的个性。

  只把古书念死了,会如大量质优味美的食物,塞在肠胃之内难于消化,反而碍事。

  梁惠民于是在教习完李兆基念“知止而后能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之后,要求他把这番道理融会贯通在现实生活的例子之上。结果,小兆基很快就思考到答案,给老师回话说:


虚阁网(Xuges.com)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