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阁网 > 人物传记 > 老舍传 | 上页 下页
第十八章 抗到底(2)


  望着冯将军诚恳的目光,再加上几位好友的恳切挽留,老舍确实有些感动。

  “承蒙不弃,我舒舍予感激不尽,难得与冯将军一聚,难得与朋友们一叙,今日能如愿,怕还真要感谢日本人的刺刀哩。”

  “真是的,要不是战乱,这南南北北的朋友,哪儿就那么好碰在一块堆儿了。”老向说。

  于是朋友间又开始交流些情况。郭沫若从日本回来了,田汉君也到了武汉,张道藩放出风来,要成立个什么协会等等。

  文艺界同仁众多,以前天各一方,如今国难当头,都云集到武汉三镇,这里有老舍认识的,大部分则不认识,老舍自然也乐得在这儿听听文艺界的消息。

  酒席将尽,冯将军忽然笑着向老舍建议“咱们能不能再办一本抗日的文艺刊物?赵先生那本是画刊,这本是杂志。”

  老舍精神为之一振:“好是好,咱们有人有笔,文章不愁,愁只怕是愁印刷不出来呀!”

  “那好,咱们一言为定。印刷问题我来解决,你准备文章吧。”

  冯玉祥立刻叫来秘书,吩咐去办印刷事宜,待吩咐完毕,又转过身来问众人,“你们来给这抗日杂志取个名子吧。”

  “冯将军,这个建议是你提起的,这个名子么,还是你取的好。”老向说。

  冯玉祥历来遇事不爱假客套,此时,立刻站起身在屋里来回踱了几步,扑哧一声笑了,转而对大家说:“我真是个当兵的,只知道打!打!打!所以想来想去,脑子里也只转出一个名子——抗到底。你们看怎么样?”

  怎么样?没人言语,显然这几位文人对这样的名子不敢恭维。“我说是吧。叫你们起,你们不起,叫我起,你们又嫌粗俗,真难伺候呀。哈、哈……”冯玉祥朗声大笑起来。“我看就这个名子也好。只要我们是坚持抗战到底的宗旨,这名子便也

  很响亮。因为直白易懂,大家叫起来顺口,记起来方便,印像也就深刻,不知几位仁兄意下如何?”

  老舍这一解释,众人也觉得颇有些道理,便众声附合起来。于是这刊物的名子就定下来了。

  第二天,老舍便搬到武昌黄土坡干户街福音堂冯将军的公馆,从此正式投身到抗战救亡的工作中去,他不停地写,报纸、刊物,但分能宣传抗日的地方,有人来约,有人来请,他便一概不拒,全力以赴。

  “什么都可解,唯有日本与我们这笔血帐永不能忘记。”“算算看吧!多少人的父母,多少人的兄弟姐妹,多少人的妻子儿女,

  都死在了日本人的刀下……报仇啊,我们是人,我们得拿刀枪把日本禽兽管教过来,教他们明白过来禽兽是不能在人世上活着的!起来吧,有血性的人们,挺起腰来,为死了的报仇,为人类扫除禽兽!”

  《抗战画刊》上一篇接一篇登出老舍这类短小而措词激昂猛烈的文章。没几天,从国民党监狱里出来不久的楼适夷被冯将军接到了福音堂,与老舍同住一楼,很快,两人便成了莫逆之交。

  转年,日本人又开始了大举进攻。国民政府号召全民保卫大武汉。共产党人周恩来一月五日在章乃器等“七君子”的“救国会”聚餐会上演讲,严词驳斥“中国必亡”的汉奸论调,指出:“抗战的结果将是中华民族的独立、自由与光荣。”同日,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罗素,著名作家罗曼罗兰、杜威等人联合宣言,呼吁世界各国抵制日货,并以种种可能援助中国的杭日战争。

  在繁忙的工作中,老舍常常想到家,想到母亲,想到妻子和孩子。如今她们都生活在沦陷区,她们怎么生活呢?妻子既要瞻养母亲,又要哺育孩子,这副担子是沉重的。

  这一切本该由自己来承担,可为了能象个男子汉一样报效国家,为了抗战,也为了那当写家的气节不被敌寇所辱,他跑到了武汉,……想到国难当头之时弃家出走,老舍伤心起来,他挥毫写下:

  遍地干戈举目哀,天南有国亦难来,
  人情鬼域乾坤死,士气云龙肝脑灰。
  贼党轻言拥半壁,流民掩泣避惊雷,
  更怜江汉风波急,艳舞妖歌尚浪催。

  不多日,冯将军催办的印刷社已经落成,冯将军用陆放翁《剑南诗稿》中的“楚虽三户能亡秦,岂有堂堂中国空无人”的诗句,为印刷社起了个文气的名称“三户”。

  由老舍、何容、老向编辑出版的《抗到底》终于和广大读者见面了。


虚阁网(Xuges.com)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