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阁网 > 传记·纪实 > 廖汉生回忆录 | 上页 下页 |
第十章 南下襄南(6) |
|
我代表地委向各县党组织提出了扩大党的力量的任务、要求和具体方法。首先使党的组织和全体党员明确:革命事业的壮大、革命战争的胜利,有赖于党的发展。抗战前我党只有4万多名党员,现在已经发展到100万,这是一个很大的发展,但是还要看到中国有4万万人口,只有100万党员是远远不够的,必须有一个大发展,才能更有力地领导起全中国人民去争取革命的胜利。 地委先后从区乡抽调了数批政治上可靠、又有斗争经验的老党员:集中到洪山公学进行培训。洪山公学是边区党委直属的一所干部学校,设在襄南的潜江县熊口镇。我们利用这个便利条件开设了党员干部训练班,学习马列主义常识、学习毛泽东同志的《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论》,少奇同志的《论共产党员的修养》,熟记党纲、党章,明确党的各项政策、主张,掌握基本的工作方法,然后把这些同志派到新开辟的地区工作,去建立党组织,发展新党员。 在发展中我们注意既要积极又要慎重,处理好“量”与“质”的关系,使党在迅速地大量地发展的同时确保不叫一个异己分子进入党内。为了加强党的基层建设,我代表地委提出了建设一个好支部的四条标准,即“对敌人斗争搞的好”、“减租斗争搞的好”、“生产运动搞的好”、“防好运动搞的好”。党的基层组织带领群众开展各项工作,发挥出战斗堡垒作用。 在襄南这个地方发展党、扩大党的积极分子队伍,不可回避地要碰到一些复杂的问题。这就是如何对待苏区“改组派分子”和“自首分子”的问题。我们南下干部一到襄南,老百姓就传开:“当年的红军又回到洪湖来了!”有的听说是“贺司令带人回来了”,把贺炳炎传成贺龙了。有一些原洪湖苏区的老党员、老干部、老战士和红军家属找上门来,诉说往事,打听亲人下落,要求做些工作。这些人里面有的是掉队人员,有的是失散人员,也有在“肃反”中被开除的“改组派分子”,以及苏区垮掉后登记“自首”的分子。 我们按照中央的指示,采取实事求是的态度,对每一个人的情况具体分析,区别对待,妥善处理。在洪湖老苏区,由于左倾错误路线搞的“肃反”扩大化,党组织被整垮了,一批批党员干部当作“改组派分子”或被杀掉或被驱离了。我们南下干部都经历过那一段历史,在延安整风后期又总结了那一段历史。 根据整风精神,我代表地委宣布了处理历史问题的政策:对所谓“改组派分子”,如果搞清楚确实冤枉的,即承认他是党员,他的家属当作革命家属看待;一时难以搞清楚的,对其家属也要给予一定的照顾。我们公开承认过去“肃反”简单化、扩大化的错误,认真解决他们提出的申诉,逐个给予适当安置,希望他们在当地继续为党工作。他们眼含热泪,失声痛哭,倾吐了憋在心中十多年的冤屈,解除了思想上的包袱,以加倍的热情为党工作。历史证明,这些所谓“改组派分子”基本上都是被冤枉的,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陆续都得到了平反昭雪。 对于老苏区垮掉后的“自首分子”,党中央在我们南下时做过很客观的估计:洪湖苏区垮掉后的十几年中,由于受到国民党反动派的血腥镇压和强制“自首”,留在苏区的党组织和党员有相当一部分会因为种种原因而“自首”了,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中央提醒我们要慎重处理好。这些人有的是被强迫“自首”的,有的是由家属替其“自首”的,有因缺乏远见而被当时白色恐怖形势所趋而“自首”的,也有“自首”后破坏我党利益的。 按照中央政策,我们区别各自情况给予个别处理:能够真心拥护我党、真正来工作的可以分配,不加拒绝,但必须有一个原则——要有利于党、有利于革命,必须有一个条件——要向党写自传、写申明书,把“自首”的原因、过程和以后经历实事求是地、不加丝毫隐瞒地写出来,给党审查。有过一些错处只要没有破坏党的利益,主动写出来后可以下加追究,重新工作后取得成就的可以将功折过;工作有大成就、对党有大功劳的,如果要求入党可以慎重地个别解决。由于采取了正确的政策,我们为党的工作争取了一批人,同时也保持了党的纯洁。在地委、各县委和各基层支部的努力下,襄南党组织和党员队伍逐步发展扩大,质量有所提高,在敌占区也建立了党的秘密支部。 扩大统一战线,是发展襄南的重要一环。襄南靠近武汉三镇,濒临水陆要冲,来来往往的各种人物、各种关系很多。在大革命期间和土地革命战争时期,这里都是斗争旋流的中心,红白严重对立,阶级斗争相当激烈,地主阶级曾是革命的对象,苏区失败后他们中的一些人曾参与迫害我党同志和红军家属。因此对我们南下干部的到来,有一些地主、士绅很担心,怕算旧帐。 为了争取和团结更多的人,襄南专署召集了士绅会议,贺炳炎司令员首先讲了我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表明了我党的团结抗日态度。 贺炳炎讲过之后,我又作了具体的解释:“这次南下干部回到家,有许多人的父母兄弟在苏区失败后被人杀害了。这是非常痛心的事!但是共产党是不会为了私仇而违反党的政策的。只要那些人现在是抗战的,我们还是以朋友相称,过去的帐不算了。希望襄南各界各阶层人民为了打走日本帝国主义的共同目的,一致团结,旧仇旧怨一笔勾销!这是我代表南下的同志要向各位表明的。” 我们以共产党人博大无私的胸怀,团结起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结成广泛的抗日统一战线,不计前嫌,积极争取地主、士绅们为抗战事业做一些工作,如认购公债、代购物资等。我们在襄南建立了各界人士组成的参议会,在敌占区的大城市建立了一些统战关系,在统一战线的基础上建立起三三制的地方政府。 由于边区党委的正确领导,由于襄南党政军民的共同努力,在较短的时间内,襄南根据地的各项工作得到了较大的发展。 §襄南大生产 解放区的大生产运动,是当时整个革命链条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抗日根据地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是战胜日寇与国民党封锁以及天灾而造成的严重物质困难、增强军民团结和抗战信心、创造长期抗战物质基础的重要途径。 襄南地区位于江汉平原上,本是鱼米之乡。由于战祸连年,日寇掠夺,使得田园荒芜,水灾频频,民不聊生,血吸虫肆虐,走在街上常常可以看到挺着大肚子的男女,每到冬天许多人家把门一关就外出讨饭。襄南根据地建立以后,开展了减租减息斗争和生产运动。在这个基础上,我们借鉴陕甘宁边区大生产运动的经验,于1945年春进一步动员全体军民掀起大生产的热潮。地委、地区专署、军分区和各级党政军群组织纷纷成立了生产委员会。 |
虚阁网(Xuges.com) |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