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阁网 > 名人传记 > 刘伯承传 | 上页 下页 |
七一 |
|
§第二节 邯郸胜算 1945年10月10日,上党战役尚未结束,刘伯承与邓小平率晋冀鲁豫军区指挥所回到赤岸,着手组织即将发动的平汉战役。几天后,他们又移到离邯郸不远的峰峰矿区。 制止和迟滞华北国民党军北上集结,不让他们及早投入东北战场,是当时中共中央“向北发展,向南防御”战略方针中极其重要的一环。中共中央要求晋冀鲁豫军区歼击沿平汉路北进的国民党军主力,以挫败蒋介石的战略计划。 刘伯承十分清楚平汉路这一仗的重要意义。上党战役发动前,8月29日他给中央军委的电报中,就提出在上党战役结束后,“拟将太行、冀南主力转向平汉线,结合冀鲁豫主力及太行七、八分区部队控制平汉线更长一段,扫清伪军,相机夺取新乡或迎击蒋军北上部队”。10月10日回到赤岸的当天,他与邓小平向晋冀鲁豫军区第一、二纵队下达了关于平汉路作战的部署,开始了战役的具体行动。早在这三天前,他们已将冀鲁豫军区主力部队和晋南、太行、太岳各纵队依次编为第一、二、三、四纵队,每纵队约1.2至1.5万人,进一步加强了野战兵团的力量。在10日的部署中,刘伯承与邓小平指示“为适时组织平汉战役”,所有平汉路沿线部队应打破区域界限,实行统一指挥。同时命令部队控制邯郸南北的汤阴和临洺关一带,以“准备在漳河北消灭敌人”。他们还告诫冀鲁豫、冀南军区“应放松次要方向,抽出大军使用于平汉线有决定意义的方向,不可处处顾虑,兵力分散,到处无力”。 由此可见,他们已决心集中主要兵力于主要方向,在预设战场歼灭沿平汉路北进的国民党军。 把战场预设在漳河以北、邯郸以南地区,刘伯承是经过了周密考虑的。 这里西有太行山作屏障,东面是漳河和滏阳河两水之间的河套地带,地势平坦,土质多沙,除村落外,敌人难以构筑有效的防御工事。这里又是太行、冀南、冀鲁豫3块根据地的交汇之处,战前便于3区主力向心开进,战中利于地方武装和民兵支援配合,后勤供应和战场准备工作也易于在根据地内就近筹划。从敌我斗争态势看,这里还是阻扼国民党军的最后防线,如果让他们顺利越过邯郸,与石家庄方面的敌人会合,晋冀鲁豫军区部队将难于完成堵击任务。 为了创造更好的战场条件,刘伯承先期已派第二纵队等部队攻占了邯郸、临漳、临洺关等城镇,控制了若干要点。同时指示他们结合地方武装和人民群众夺占铁路两侧的敌军据点,肃清铁路沿线的敌人,平毁岗楼、碉堡,拆除敌军可能利用的村围寨墙,破坏其通行的道路,在敌军可能进入的地区坚壁清野,堵塞水井。尽可能增加敌军的困难,为己方军队行动创造便利条件。 10月16日,刘伯承与邓小平下达了平汉战役的基本命令,并扼要报告了中共中央军委。这时候,北犯华北的国民党军正沿同蒲、平汉、津浦铁路3路并进,深入到了华北的腹地。中路平汉路的敌军分为两个梯队行动。第一梯队第四十、三十军和新编第八军及河北民军一部已进到新乡以北,先头到达汤阴。第二梯队第三十二、八十五军等已到新乡一线。刘伯承、邓小平在基本命令中提出,集中冀鲁豫、冀南、太行主力,歼击上述敌军第一梯队。 规定参战部队区分为路东军和路两军,以第一纵队及冀鲁豫军区部队为路东军,以第二纵队、第三纵队及冀南、太行军区部队为路西军,对敌实施东西钳击。另以太行军区第七分区3个团组成独立支队,负责骚扰敌人,待战役开始后控制漳河渡口,切断后续敌军的通路。命令还规定了各个部队的具体任务、开进要求及后勤、通信联络等。 中共中央军委、毛泽东十分赞赏刘伯承、邓小平的计划,第二天即来电指示“由刘伯承、邓小平亲临指挥,精密组织各个战斗,取得第二个上党战役的胜利。” 平汉战役将在野战条件下与国民党正规军作战,平原村落战斗是可以预计到的主要作战方式。刘伯承了解部队在上党战捷后士气高昂,武器装备通过缴获补充也已大大改善,最为欠缺的仍是战术问题。10月17日,即平汉战役基本命令下达的次日,他发出了《关于平汉战役战术上某些问题的指示》。这个指示,针对交战敌军装备优越,善于阵地战;斗志不坚,不善于运动战,害怕夜战、白刃战等特点,提出了关于野战特别是村落战的作战原则及方法。其中最突出的是提出了兵力运用的原则:“攻弱则强者也弱,攻强则弱者也强”,即以少数兵力钳制其他方面,借此腾出数量多、质量高的部队,攻击敌人最弱的地方,得手后以破竹之势扩展战果。对平原村落实施进攻,要求在指挥中应隐蔽接敌,突然攻击,求得一举突破。如不可能,即应注意纵深部署,设法破坏障碍物与工事,进行有组织的攻击。在突破的队形上,要求采用有重点的多路攻击,以分散敌人的兵力、火力,求得至少有两处突破,然后对敌纵深钳击,并要作反复突击和持续突击的准备。在突击点的选择上,强调善于选择突击部队易于接近并易于向纵深发展的村角或突出部,要使火力、爆破与突击紧密结合。在纵深战斗中要注意夺取和控制制高点与坚固建筑,要逐屋挖通墙壁前进,割裂包围敌人。要注意保持战斗中的通信联络。 这些战术原则和方法,有力地指导了平汉战役中一系列的战斗,成为战役胜利的重要因素。 10月20日以后,刘伯承与邓小平又连续向各军区、各纵队发出指示,要求进一步加强动员和战场准备工作,加速主力兵团的扩充,强调“集中意志,集中大军是争取胜利的关键”。 沿平汉路北犯敌军3个军都是原西北军的部队,但几经内战、抗战的周折、变迁,各军状况又有所不同。第三十军是第十一战区司令长官孙连仲的基干部队,因孙连仲积极投靠蒋介石已成为半嫡系,这次是由湖北宜昌远道赶来的,重炮等辎重留置后方,战斗力有所削弱。第四十军由战区副司令长官马法五兼任军长,抗战中与日军多次交手,战绩颇佳。该军是北犯军的主力。新八军由战区另一副司令长官高树勋兼任军长,战斗力较弱。孙连仲因忙于在北平接受日军投降,没有随军行动,派他的亲信、战区司令部参谋长宋肯堂代行指挥,可表面上又不得不让两位副司令长官主事。高树勋、马法五长期以来受到国民党中央系和孙连仲等的排挤,心怀不满。高树勋更是存有离心倾向,不愿充当新的内战的急先锋,暗中已与共产党方面有了联系。 马法五原任的河北省省长不久前被孙连仲取代,敢怒而不敢言。孙连仲当然明白高、马的这些心思,因此竭力采取一些拉拢、诱骗的办法,他许诺让马法五到石家庄对日军受降,高树勋到保定受降,使他们觉得北上有扩充部队和发财的机会。 孙连仲以为自己的安排很妥贴,加上又有盲目的轻敌心理,于是于10月18日命令部队迅速向北开进。部队出发前,他狂妄地对部属说:“平汉路儿个土八路有什么了不起,想当年日本人在台儿庄、襄河还不是被我打得落花流水?”长官司令部提出的目标是:两天到安阳,5天下邯郸,10天打到石家庄。 敌军开进中采取梯次行军的方式,以左右两个纵队并列,两纵队又区分为前后两个梯团,交替掩护前进。左纵队第一梯团,是新八军的两个师附河北民军,第二梯团是第三十军的两个师。右纵队第三梯团是第四十军两个师,第四梯团是长官部及第三十军1个师。 北犯之敌,虽然沿途遭受袭击,但未接触晋冀鲁豫军区部队主力,因而进展较快。10月20日,先头部队已占漳河南岸岳镇、丰乐镇,掩护架桥。 这时路西军主力和冀鲁豫军区部队尚未赶到。第二纵队正在肃清战场附近的伪军据点。只有路东军第一纵队赶到了临漳及南东方村。为了争取时间,集中主力,刘伯承当即命令第一纵队先行扭击敌人,迟滞其前进。21日夜,第一纵队一部奔袭岳镇敌人,给敌以杀伤后,主动撤出战斗。22日,国民党军主力北渡漳河,沿铁路东侧前进,进占磁县,并向南东方村进攻。第一纵队留1个团在临漳以北阻击敌人,主力赶到邯郸以南的屯庄、崔曲、夹堤到东西向阳地区组织防御,坚决不让敌人进入邯郸。23日,国民党军第三十军超越新编第八军、第四十军,进占滏阳河东侧的中马头、高木营以南地区,向第一纵队第一旅阵地进攻。24日,国民党军3个军全部渡过漳河,第三十军原地掩护,第四十军和新编第八军超越第三十军前进,第四十军进至南北文庄、秦家营地区;新编第八军进至马头镇、南北左良、阎家浅一带。第四十军第一〇六师担任主攻,在猛烈炮火掩护下,向第一纵队第一旅阵地攻击。 |
虚阁网(Xuges.com) |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