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阁网 > 名人传记 > 蒋介石宋美龄在台湾的日子 | 上页 下页
六九


  3.“反攻”变“光复”

  到1954年,蒋介石开始改了点说法,把“反攻大陆”变成“光复大陆”,虽然意义差不多,但毕竟换了个花样,有了点新鲜感。

  1955年,是蒋介石“五年”计划的最后一年,这一年里,他不但无法反攻大陆成功,反而受到许多挫折。

  原来前不久联合国对中国问题发表了一个声明:呼吁国共双方停火,而且事实上采取了承认中共的立场。蒋介石对此很恼火,该年2月7日,他在台北大骂联合国,抨击其停火建议和“两个中国”的主张,声称只有一个“中华民国”。

  而且,此时此刻,大陈岛不能再呆了,只得撤回其残部,为此蒋介石还郑重其事地发表《告海内外同胞书》,称此举为转移兵力,增加台、澎、金、马防卫力量,配合新战略,重新部置国军阵线,避免无谓损失,作积极反共准备。这里像要反攻大陆的样子,其实是在收缩守卫圈。

  更何况,此时蒋介石在美国人眼里又有了些变化,美国在朝鲜无法占到中国的便宜,便有意想把台湾变成自己的“永不沉没的航空母舰”,即将台湾交给联合国来托管。

  要达到此目的,当然得先剪去蒋介石的台湾与大陆的地域联系,放弃金门、马祖在美国看来是实现其计划的第一步,加之当时金门受到我中国人民解放军的连续炮击,所以美国人要求蒋介石放弃这两块地方。

  蒋介石这一次倒还长了些心眼,他显然也不愿自己被美国吞掉,因此对美国的这一要求采取了抵制态度。1955年3月21日,与美国《纽约时报》记者塞资伯格谈话时,蒋介石就声称:

  “我一定为金(门)马(祖)而战,决心战至最后一人。”

  美国军事顾问劝他撤军,蒋介石不予理睬美国政府的压力。在这一点上,是应当肯定蒋介石的。他退居台湾以来,一直也是坚持“一个中国”的立场,并没有打算让台湾独立起来的意思,任何外国势力企图将台湾从大陆分离出去的打算,蒋介石均给以拒绝。

  到1956年时,不知道蒋介石是否还记得六年前所说一、二、三、五计划,也许他年事太高,不大能记得自己以前说过什么,但是,在他80岁当选“总统”时说的一席话,却并没有显示出他神智不清,他说:

  我本来希望国民党同志不要提名我为候选人,因为才德兼备,对国家人民有贡献的老同志很多。但是,最后大家仍然推我,我感到很惶恐。我今年已经八十岁,再连一任,还不能反攻,怎对得起国家?

  又说:

  此次国民大会乃是反攻前的最后一次会议。

  这完全是发空炮,自我安慰而已,像这种明知不能为而却要说得一定能成的政客,世界上也绝非仅蒋介石一人,只不过蒋介石太具特色,到死都不忘记要“反攻!反攻!!光复!光复!!”看来他也只有死不瞑目了,因为蒋介石的“反攻”和“光复”的计划直到他死时也没有出现可能的任何苗头,新中国一天比一天更强大更繁荣,台湾的力量与其相对来说,距离越来越大,反攻之说越来越成了天方夜谭。

  后来,蒋介石1959年还开过“再过10年便反共复国”的时间表,可是到了他超过了越王勾践10年生聚,10年教训的20年,他仍然未能兑现自己的诺言。

  4.“毋忘在莒”

  蒋介石同样是一个爱读史的政客,特别是从历史人物的军事活动中,他深受启发。当他从大陆不得不退到台湾,并在台湾有了喘息机会时,蒋介石经常把台湾比作“莒”,要效法田单,以小莒而成就“复国”之志。蒋介石在台北阳明山下专门刻了四个大字“毋忘在莒”,其目的在于激励众人,奋发图强,大家齐心协力反攻大陆,以实现“光复大陆”。

  蒋介石自比田单,并对田单其人和其军事思想作了一番细致的研究。在多次讲话中,蒋介石就田单复国进行了详细阐述,他号召国人要有田单复国精神,不但要有其毅力,而且要学习其策略。终于在1964年重新发起意在反攻大陆的“毋忘在莒”运动。

  1964年12月20日至22日间,蒋介石到金门视察,对金门、澎湖官兵发表了《毋忘在莒运动的意义和启示》的讲话,通过对大陆形势的分析,激励部下励精图治。蒋介石在这次讲话中重点介绍了田单恢复齐国的长期计划六条和启示七条。

  蒋介石总结田单复国的六条计划为:

  第一是采取持久消耗战略,以时间改变战力的劣势。

  第二是以心理战、情报战配合谋略战,以削弱燕军的斗志,并迫使燕军自乱步骤。

  第三是号召齐国各地志士,在敌后破坏燕军的行动和补给。

  第四是与苫成互为犄角,对包围两城的燕军形成外线作战的优势。

  第五是以战略上的攻击和战术上的防御,奇正互用,准备对敌奇袭。

  第六是编练士民,补充兵力,在战局转趋稳定以后,即行反攻,号召忠义,光复全齐。

  蒋介石从田单复国的六条计划出发,结合台湾和大陆的形势,又总结出七条启示,即如何在台湾进行反攻大陆。

  “第一,就是坚韧不拔的精神”。蒋介石把这一条放在首位,说明无论做什么事决心和毅力多么重要,他要求官兵要有必死的决心,只要如此,才会不惜用尽全力,这样,反攻大陆才有希望。

  “第二,就是团结的精神”。蒋介石到台湾以后,对台湾的党、政、军进行了彻底整治,建立了清一色的蒋氏政权,排除掉异己,消灭反对势力,因为他一直坚持在大陆的失败原因之一就是党内各派不团结。当然,此时台湾已是蒋介石在一统军队、政治和经济,强调团结奋斗,主要是指军民团结一致。


虚阁网(Xuges.com)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