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阁网 > 名人传记 > 王树声 | 上页 下页 |
三二 |
|
提得好!谢谢你,你这是对我王树声的最大帮助哟!” 他一边说,一边把刚才战士的话记到自己的小笔记本上。 就是在这样的小组会上,王树声和其他战友互勉互励,共同提高。师长和战士的距离缩小了,彼此的心贴得更近了。 红军在小河口稍作休息后,继续开拔,于12月11日,进抵汉中平原的城固地区。 这时,汉中的地下党组织派人来接头,还派来了向导引路。当地人民对红军十分亲切,群众分站在道路两旁,列队对红军表示欢迎。因这个地方回旋余地不大,粮食也不充裕,不可能在此建立根据地,部队遂决定南渡汉水,赴大巴山北麓的西乡、镇巴一带寻找立足点。 汉水是长江的最大支流,源出于陕西米仑山西端,下游在汉口注入长江。 现在虽是枯水季节,但仍有两百多米宽的水面。河水奔流不息,漩涡湍急。 汉水边。王树声勒马伫立。 这么宽的河,怎么过?用船渡,但战士们费尽力气,只在附近找到两只小船,一万几千名战士显然无法迅速通过;徒步涉过,但现在正值隆冬季节,更重要的是不明河水深浅,加之水流较急,万一弄不好会造成不必要的牺牲。 想到这里,王树声赶紧命令战士到各处收集木料,准备搭起一座浮桥。 方面军总部所在地。 徐向前吸着旱烟正焦急地等待侦察汉水水情的报告。 一会儿,派去勘察河水的同志回来报告说:“汉水水深流急,只能船渡,不能徒涉。” 徐总指挥听到报告后,剑眉紧锁,沉默一段时间后突然说:“城固是汉水上游,我就不信找不到徒涉点!” 说着,他健步走出指挥所,向河滩走去。他挽起裤腿,跳进寒冷刺骨的汉水,警卫人员也跟着跳了下去,经过寻找和勘探,终于探到了一片水深齐胸的浅滩。 汉水边。七十三师所在地。 徐向前看到战士们都在寻找木料,忙问缘故。战士们回答说,师长命令我们收集木料准备搭设一座浮桥。 徐向前面色严峻,马上让战士叫来王树声,说:“现在前有大河横阻,后有追兵逼近,搭浮桥已经来不及。我已经勘测过,可以徒涉,赶快命令部队过河。” 王树声一听,立即组织部队渡河。 王树声把战马让给几个伤势较重的战士,和其他战士一起“扑通”、“扑通”地跳下了水。 战士们将枪支和衣物高高地举过头顶,慢慢地走向河心。河水冰寒刺骨,凉得人血液都快要凝固了。河水的冲力和浮力使战士们一个个摇摇晃晃。 王树声紧紧地抓住两个负有轻伤的战士,防止他们滑倒。他感觉到胸部以下全然麻木了,但还是凭着坚强的意志一步一步地挪动着脚步。 河水在流淌。战士们互相鼓励、互相扶持,用接力的办法把一些体弱的同志扶送到对岸。 就这样,一万几千人的队伍终于胜利渡过汉水,进抵上元观。 红军上岸后,经风一吹,浑身上下更是冷得不行,冻得直打哆嗦。但他们在夜晚丝毫没有惊动老百姓,就露宿在村头老百姓的屋檐下。 直到天亮,老百姓才发现这支从没见过的好军队。大家赶忙抱来柴草或把战士请到自己家里,为他们烘衣,请他们烤火。 王树声看着这支铁打的部队,望着那些英勇无畏的战士,心里热浪翻滚,感慨万千。他不停地和战士们打招呼:“喂,小鬼,冬天洗了个冷水澡,怎么样?” “麻城老乡,你拖着一双烂脚也徒涉了汉水,真不简单呀!” “小伙子,你在水中照顾两个伤员,我感谢你!” “小李,你怎么手里拿这么多东西呀?” 二一七团的战士李志林乐呵呵他说:“我帮两个伤号拿的!” “来!把东西放到我的马背上,赶快去烘烤一下吧!”王树声说着,接过小李的东西放到马背上。 红军渡过汉水以后,完全摆脱了战略大转移以来的被动局面,开始进入“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新的洞天。 王树声回想起还在红军刚进入秦岭地区不久,敌人就幸灾乐祸地摇唇鼓舌,称红军“仅剩五千余人,毫无战斗能力……陕境万山重迭,道路崎岖…… 连日天气严寒,匪衣不蔽体,食不得一饱,不死于炮火,即死于冻饿……此股残匪即可完全消灭”的得意叫嚣,情不自禁地笑了。 12月中旬,陕南钟家沟。 红军先头部队一到达这里就受到群众的热烈欢迎。他们敲锣打鼓,迎接这支穷人自己的队伍。红军到达钟家沟的消息迅速传递到深山密林、深沟幽谷中的每一户穷苦人家里。 方面军总部在这里召开了团以上干部会议。鉴于陕南当时屡遭兵匪蹂躏,加之连年干旱歉收,粮食缺乏,群众又少,大军无法久驻等不利条件,会议决定进军四川,准备创建以川北为中心的川陕边革命根据地。 王树声非常高兴,勇敢地承担起开路先锋的光荣任务。 他回到师部,迅速向部队传达了总部进军川北的决定,有的战士一时困感不解,说部队不是准备在镇巴、西乡一带建立根据地吗?怎么突然又改变了呢? 王树声耐心地向大家说明情况,力争使广大干部战士统一认识,他说:“同志们,四川是‘天府之国’,物产丰富,地势险要,现在,那里的军阀又在狗咬狗,混战成一团,没有余力顾及我们。从敌情、地形条件、粮食供应等方面来看,在那里建立根据地比在镇巴、西乡这个地瘠人稀、回旋余地不大的地方建立根据地对我们的发展壮大更有利。我知道大家都很劳累,渴望早日有一块根据地,但我们必须找到能让我们生存、发展的地方呀! 大家说是不是?” 的确像王树声所说,一些战士一时想不通,主要是由于长期奔波疲劳已极的缘故,他们希望能歇一下脚、休整一下。经王树声这么一讲,心里顿时亮堂了,士气大振。 由陕南入川,有一条经天池寺、核桃树,翻过巴山,进抵两河口的捷径,但“巴山天险”像拦路虎一样挡住了红军的去路。 大巴山脉,雄峙于川陕交界处,气势磅礴,阻断两省交通。红军准备通行的那条捷径,上七十,下七十,山顶七十,共需走二百一十里路程,且路隘山险、人迹罕至,特别是山顶上的七十里路,更是风雪塞路,艰险无比。 而红军战士刚经历长途艰苦征战,早已是人困马乏,加之衣单鞋缺,他们能够通得过么? 听到红军要过大巴山的消息,钟家沟的群众纷纷跑来劝阻,一位老大爷对王树声说:“听说你们要过大巴山,这可不行呀!别的地方都可以过,秦岭、关中都行,在这个季节可千万别过大巴山。” “为什么呢?大爷!” “在隆冬腊月,这条路自古以来就没有人敢过。大雪封山,连路的影子也看不见。就是苍鹰要过,恐怕翅膀也会冻僵呀!如果实在要过,那也要等到春暖花开的时候。” 王树声紧紧握着大爷的手,感激地说:“大爷,谢谢你!红军是铁打的部队,为了帮助穷苦人,推翻反动派的统治,就是火海刀山我们也敢下。大巴山是天险,但我们一定能够战胜它!” 老大爷啧啧称奇,连说:“好样的!好样的!” 七十三师所在地。 王树声正在给部队作翻越巴山的战前动员。他说:“七十三师的兄弟们,我们马上就要踏上前人从未敢走过的路了,我们有信心战胜这个困难。总部首长信任我们,把登山开路的光荣任务交给我们师二一七团,这是对我们的莫大鼓舞。我们一定要发扬不怕苦、不怕累、不怕死的精神,坚决完成首长交给我们的神圣任务!” |
虚阁网(Xuges.com) |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