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阁网 > 历史小说 > 同治皇帝 | 上页 下页
四九


  翁心存更加惊奇地问道:“皇上不是口谕对程炳采从轻发落吗?他是代弟受祸,程秀都已经无罪释放,程炳采又为何要处斩?”

  赵光小声说:“据说是肃顺向皇上建议处死程炳采,如果放过程炳采,他获释后一定宣扬这乡试案背后的一些内幕,对皇上和皇后等人不利。”“那程庭桂、朱凤标呢?”柏葰平静的问道。

  “皇上加恩充军边台。”

  柏葰绝望地大叫道:“皇上决不会至臣于死地的,都是肃顺小儿从中拨弄是非害我。”

  无奈、苍凉悲怆、绝望的声音在昏暗的监狱中飘荡着,飘荡着……

  咸丰八年(戊午1858)的顺天乡试案以主考官柏葰的人头落地为结束标志,就在菜市口柏葰等人血洒黄土的同时,刑部大堂的一间秘室里肃顺正在训话:“把那个京城唱戏的平龄也送上路吧,让他去阎王爷那再唱出戏,同时也让他陪陪柏葰老儿一同上路,他们边走边唱好热闹热闹。”

  “还有那个靳祥如何处理?”

  “跟着我做事多年还如此不长脑子,这还用问吗?他是柏葰老儿的家丁,柏葰都去了阴曹地府,他还能去哪,也一同去为柏葰继续当家丁。”

  “老爷,还有那个带头闹事的举子仍在刑部大牢中关着呢?也一同处死吗?”

  肃顺轻轻捋一下稀疏的胡须说道:“如果不是他还不能这么快除掉几位对头呢?说明我的眼光还可以,这人将来也许有用,你把他带来,我亲自盘问一下。”

  不多久,荣禄被带上来了。他一见肃顺欣赏似地观看着自己,好似一位卖主到了犬马市场,荣禄不知道自己这条犬马能否被眼前这位大买主相中,他十分乖巧地向前紧走几步,甜甜地说道:“小的荣禄拜见肃大人。”

  说着,纳地就拜。

  肃顺微笑着,“快起来吧,别跪累了。本官就喜欢你这样的人,如果不嫌弃就到我府上做事吧?”

  “小的多谢肃大人看得起,小的实在感到荣幸,能给肃大人卖命,是我祖上的福份。”

  肃顺点点头,“听说你是满洲正白旗人,姓瓜尔佳氏,还是将门之后呢?”

  “小的感谢肃大人仍能记得我,我祖上虽然都懂些武功,但一直是个骑都尉,哪像肃大人有如此高位?”

  肃顺哈哈一笑,“凭你的机灵和聪明才智,只要跟我好好干,本官保证你将来一定超过你祖父。”

  “小的多谢肃大人谬夸,小的如此愚笨,恐怕不能令肃大人满意,今后还多多有请肃大人训教。”

  “好,好!”

  肃顺被荣禄几句恭维话说得心花怒放,得意地望空独自大笑起来,这是胜利者自娱自赏的大笑。

  谁笑到最后谁笑得最好,可惜,肃顺笑得有点早了。

  三、汉女皇妃

  守卫在大沽炮台上的将士也是上下一心,众志成城,击沉敌舰十多艘,打死打伤侵略军近五百人,英国舰队司令何佰重伤,副司令也被清军击毙。

  消息传到北京,咸丰十分高兴,神采飞扬地对大臣们说:“过去常说洋人船坚炮利勇不可挡,而今看来也不过如此。我大清朝也拥有了火器营、马炮营和神机营,虽然还不能与洋人的武器相衡,但我们有着数十万英勇之师,只要齐心协力,照样能够打败洋人,大沽口一战就令洋人狼狈而逃。如此说来,洋人根本不是什么打不败的神勇之人,朕觉得,倒有点像纸糊的老虎,看起来挺吓人的。”

  几位了解实情的大臣知道大沽口取胜只是侥幸,实际上也费尽了九牛二虎之力,但谁也不敢给皇上泼冷水,只得唯唯诺诺三呼万岁,心中却七上八下,暗暗给大清朝担忧。

  洋人遭到如此惨败决不会善罢甘休,正如当年道光爷年间的那场鸦片战争,更大规模的战争还在后头呢?

  果然不出所料,英法舰队在大沽口惨败的消息传到伦敦和巴黎、引起了西方资产阶级的震怒,新的侵略战争又开始了。

  一八六零年(咸丰十年)六月

  英国派额尔金、法国派葛罗为全权大臣,率领英法联军二万五千多人,战舰二百多艘进逼中国,准备一举攻下北京,占领清王朝首府,强逼大清朝接受一系列事先准备好的条约。

  咸丰急调僧格林沁、胜宝、桂良、瑞麟等人赶往天津救援,又命两江总督曾国藩和兵部郎中左宗棠督办江南军务,以防南方反军趁机北上作乱。

  尽管咸丰自认为调兵遣将得心应手,前方后卫布置周密,但告急文书仍雪片一般飞来,他有点招架不住了。

  每到紧急关头咸丰都有怯懦、动摇、后悔的心理,这几乎是他性格的一个重要方面。面对各地传来的告急文书和一个个城镇失守的消息,咸丰又后悔了,后悔上次大沽口之战将洋人打败,也后悔自己听了谗言而产生的迎战决心。

  后悔也没有用,必须想法度过此难关,咸丰在养心殿召开了军机大臣会议,让众人给他想个退敌的计策。

  参加讨论会议的有兵部尚书穆荫、吏部左侍郎匡源、礼部右侍郎杜翰、太仆寺少卿焦佑瀛、吏部尚书陈孚恩、户部左侍郎文祥、户部尚书周祖培、肃顺。此外,还有惠亲王绵愉、恰亲王载垣、郑亲王端华、醇亲王奕䜣等人。

  众人刚坐定,咸丰就急不可待地说:“众家王爷爱卿,夷人入侵猖獗,京城危在旦夕,朕召尔等来此,就是商讨退敌之计与守城大策,请众王爷及各位大臣们给朕出谋划策,各抒己见,畅所欲言。”

  众从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谁也不愿先开口,也确实拿不出什么好的计策来,如果真有奇谋良策又怎会等到现在不拿出来呢?咸丰让他们想奇谋出奇策,那是在赶鸭子上架。

  咸丰见众人只是傻乎乎地坐着,谁也不讲话,恼了,一拍御案斥责道:“俗话说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尔等都是朝廷重臣国家栋梁,怎么在大敌当前之时,一个个都成了哑巴,果真是黔驴计穷,江郎才尽了吗?”

  咸丰这么一说,有几人坐不住了,知道再不发话就不行了。

  军机大臣、户部左传郎文祥站了起来,“臣以为,当前之势,战也败,和也败,二者都是败,与其最后战败,不如先求和,也许还能保住京城。同时,还可节省兵马,以备江南反贼趁虚作乱。万一我们被洋人打得大败,洪匪再趁此北代,大清之势就更危了,自古云:攘外必先安内。如今内乱未平,外患如何抵御?当务之急就是求和谈判,不知皇上以为如何?”

  咸丰一听,觉得有理,但他不愿主动提出说求和,他想让大臣们一致赞同求和,自己最后顺水推舟也同意求和,那样,即使有骂名也可推给大臣们身上。

  众人见咸丰不表态,以为皇上不同意求和,仍希望上次大沽口之战的奇迹出现。因此,兵部尚书穆荫主动说道:“谈判求和是下下策,对于敌人却是求之不得的事,万万不能做。《孙子兵法》云:不战而屈人之兵是善之善者也。洋人不费力气就可取得他们所希望的特权,他们当然乐意了。京津一带尚有几十万兵勇所在,不在战场上见分晓就甘愿屈膝投降,岂不让天下人耻笑?”

  不等穆荫讲下去,桂良反问道:“穆尚书有把握打胜吗?万一战败,我方受损较大,南方再起而闹事,我们还拿什么抵挡呢?”

  穆荫立即驳斥说,“战,未必能够取胜,但我们也可重创洋人,打击洋人的嚣张气焰,给谈判争得一定的时机,让洋人也知道我大清朝也不好慧的,提苛刻条件时也要考虑考虑我们能否答应。至于桂学士所说的南方反贼北伐作乱大可不必担心,有两江总督曾国藩以及胡林翼、左宗棠、李鸿章等人驻守江北一带,谅太平妖人也不敢轻举妄动,何况他们的北伐大军早已被僧王全歼。”

  陈孚恩也站了起来,连连摆手说:“打不得,打不得,穆尚书之言纯粹是匹夫之勇,不能自以为自己是兵部尚书就可以大谈用兵之道,那是不自量力,拿鸡卵与顽石相碰,自取灭之。请穆尚书不必在此纸上谈兵,拿大清朝的国运作儿戏。”

  怡亲王载垣也说道:“如果没有必胜的把握还是和为上策,保住京师,保住祖宗的牌位要紧,万万不可让洋人毁了祖宗的牌位,否则,我等都是千古罪人了,死去也无颜面对先人。”

  众人又七嘴八舌地争论多时,最后都基本倾向于求和为上策。

  就在咸丰准备敲定求和之计时,肃顺力排众议,提出自己的看法。

  “从洋人这次人侵的规模和气势看,上次大沽口取胜的希望可能性不大,也可以说必败无疑。但现在离求和尚早,就是我们主动提出求和洋人也未必答应。”

  咸丰连连点头,“肃卿言之有理,但应该如何做呢?”


虚阁网(Xuges.com)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