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阁网 > 名人传记 > 苏轼 | 上页 下页
二七


  他派遣官员去筹备设置机构,苏轼也被派参与了这项工作。苏轼一分为二地看到,免役法其实也有有利的一面,而差役法的弊端也很大,于是,他对司马光进言,说:“差役法和免役法,各有利弊。免役法的流弊,在于聚敛百姓的钱财,以致十室九空,上面聚敛了很多钱财,下面给人民带来了钱荒的灾难。差役法的流弊,在于人民常在官府服役,不得专力农耕,而贪婪残暴的官吏和奸猾的差役得以借此做坏事。这二种役法给人民带来的灾难,其轻重大概是相等的。”

  司马光说:“那么,以你看这件事情应该怎么办呢?”

  苏轼说:“一切政策法令,前后应该互相衔接,这样才容易成功。做每件事情,一点一点地逐步进行,那么百姓就不会受到惊扰。夏、商、周三代的办法,是士兵和农夫合而为一,到秦王朝才开始一分为二,到了唐朝中叶,又把府兵制改成了募兵制,士兵一生都在军队里。从那时以来,民是民,兵是兵,农民拿出粮食和布帛来养兵,士兵冒着生命危险来保卫百姓,天下人民都感到方便。我认为即使圣人再出,他也不会改变这个办法。如今的免役法,其实和上面所说的差不多。明公您现在想骤然取消免役法,以差役法代替,就正像要取消常征的兵而恢复民兵,这只怕不太容易吧?”司马光不以为然。苏轼又把这些在政事堂上陈说,令司马光十分不高兴。苏轼说:“从前韩琦指责陕西义勇,您做为谏官,据理力争,韩琦也很不快,您并未在意。您从前曾详细对我讲过这个故事,难道您如今做了宰相,反而不允许我把话讲完了吗?”

  司马光笑了。

  不久苏轼被任命为翰林学士。

  哲宗二年(1087年),苏轼兼侍读。他每次进宫侍读,当读到治乱兴衰、邪正得失的时候,总是反复开导,希望皇帝得到启发有所领悟。哲宗皇帝年仅十岁,他虽然恭默不语,但总是点头肯定苏轼的看法。他们曾经拜读祖宗《宝训》,因而涉及时事,苏轼一个问题一个问题进行分析,说:“现在是赏罚不明,善与恶没有人勉励和阻止,如黄河的水势正向北方流,却要强迫它向东流;西夏入侵镇戎(今宁夏固原),屠杀和掳掠了几万人,统兵的主帅却不把消息报告朝廷。长此以往,我担心会逐渐造成衰乱的加剧。”

  苏轼任翰林,常闭门锁居禁宫中,在此期间他起草了八百多条诏命。这些诏命都收在苏轼的全集中,文辞优美、恰当、精确。圣诏的措辞通常引用众多史例与掌故,苏轼灵活地应用它们。他死后,另一位学士接替他,此人很为自己的文采自得,他曾问一个伺候过苏轼的老仆人,他比苏轼如何。老仆人回答:“苏轼的文采也许不及大人吧——不过他从来不翻书作文。”

  苏轼对政客小人的嫉妒十分厌恶,他曾多次请求免去翰林官职。有一天苏轼坐在堂中,太后召他入宫,小皇帝哲宗坐在祖母身边。苏轼起草完吕大防拜相的诏书,宣仁皇后突然问他:“你以前是做什么官?”

  苏轼答:“臣是常州团练副使。”

  宣仁皇后又问:“你现在是什么官?”

  “臣现在是待罪翰林学士。”

  “你怎么会从团练副使这样迅速地升做了翰林学士呢?”

  “因为太皇太后的恩典。”

  “不是。”

  “是因为皇帝陛下的鸿恩。”

  “也不是。”

  “那么是其他大臣的推荐吗?”

  “也不是的。”

  苏轼沉默半晌,说:“臣再不懂规矩,也是不敢以非正当的方式进身翰林的。”

  宣仁皇后终于说:“这是先帝的旨意呀!先帝每次读到你的文章,总是感慨地说:‘奇才!奇才!’,他有心重用你,只是还没有来得及就去世了。”

  苏轼不禁失声痛哭,宣仁皇后和哲宗皇帝也哭了起来,左右的人也都个个感动得流出了眼泪。随后,宣仁皇后和哲宗给苏轼赐坐赐茶,苏轼离开时,太后还命太监取下御前的金莲烛,照着路送他归院。

  元祐三年(1088年)这一年,苏轼五十三岁,在京任翰林学士、知制诰,兼侍读学士。前一年司马光已死,苏轼因与司马光的争执,招致官员忌恨,他们不断对苏轼进行攻击。苏轼在朝廷中感到十分不适,他接连上书,称病乞请外任,但因为太皇太后的坚决挽留,他只好留在任上。

  这一年冬天,苏轼任知礼部贡举,恰巧大雪纷飞,天气奇冷,考生们都坐在庭中,被冻得不能说话。苏轼放宽了原来那些严格的规定,让考生们能尽量发挥自己的才能。巡视考场的一些内侍们常常挑剔和侮慢考生们,还用了意思比较暖昧的词句,以此诬篾考生们有罪。苏轼把这种情况统统报告了哲宗,赶走了这些讨厌的巡场侍们。

  苏轼在京师买了一处住宅,靠近东华门,叫白巷,上朝很近。在京师的新生活与当年在黄州农庄的生活相比,完全不可同日而语。他们一家已有十五年未在京师定居,现在除苏迈去江西任一个小官职之外,苏轼一家都在京师。苏轼的次子苏迨十六岁,幼子苏过十四岁,两个孩子和苏轼的夫人王闰之与妾朝云生活在一起。


虚阁网(Xuges.com)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