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阁网 > 名人传记 > 清太宗全传 | 上页 下页 |
五一 |
|
来自江南日暖的袁崇焕,在烽火连天的北国边疆,先后于宁远、锦州等地两次击败了后金兵的强大攻势,挽回了明在关外的危局。这些神话般的奇迹,使他在明与后金双方都成为瞩目的人物。明朝统治集团中一些人把他看作是顶梁柱,希望依靠他挽狂澜于既倒,后金则视他为劲敌,眼中钉,肉中刺。明熹宗时因大宦官魏忠贤,嫉功妒贤,袁崇焕一度受魏忠贤排挤,被迫解任乞休。崇祯即位后,魏忠贤伏法,袁崇焕再次起用,于崇祯元年(天聪二年,1627年)四月,被任命为兵部尚书兼右副都御史,督师蓟辽、兼督登、莱、天津军务。七月,袁崇焕入都,十四日召见于平台。崇祯说:“女直(即真)跳梁十载,封疆沦陷。卿万里赴召,有何方略?”崇焕答:“如果皇上给臣方便,五年之内,东患可平,全辽可复。”崇祯高兴地说:“五年灭寇,便是方略,朕不惜封侯之赏,卿当努力以解天下倒悬!”中间,崇祯退,稍事休息。给事中许誉卿问崇焕五年复辽的具体设想。崇焕很不以为然地说:“圣心焦劳,聊以是相慰耳。”誉卿说:“皇上英明,怎么可以随意许下诺言?将来按期验效,怎么办?”崇焕顿时感到一时失言。 过了一会儿,崇祯回来,崇焕赶紧奏道:“东事本不易解决。臣约略五年,但五年之中,须事事相应,第一钱粮,第二器械,户、工两部,都要悉心措置,以应臣手。”崇祯用眼看了看两部尚书,王家祯、张维枢忙奏:“敢不承命!”崇焕又奏:“还要吏、兵两部都应臣手才行,所用与罢斥之人,都听臣便。”崇祯又看了看两部尚书。王永光、王在晋马上表态:“敢不承命!”……崇祯对袁崇焕非常满意,凡有所请,都慨然应允。阁臣们一致请求撤回王之臣、满桂尚方剑,单赐崇焕,以事权专一,统筹全局。崇祯立即批准【以上见《明史》,“袁崇焕传”;又张岱:《石匮书后集》,卷11。】。崇祯刚即位,很想作为一番,因此特别器重袁崇焕,把关外的局势悉交由他掌握处理,给予他极高的礼遇,以示笼络。 袁崇焕于宁远大捷后,几次派使者去沈阳谈判。正进行中,他被免职,此事便搁置起来。这次复镇蓟、辽,他深“知兵力不敌”,所谓“五年复辽”,不过是为安慰崇祯而许下的不能实现的诺言,“思以捭阖纵横之计”【《明史纪事本末补遗》,卷5,“宁锦战守”。】,幻想以和议诱使后金让出已占领的辽东,归还被俘获的辽民。为此目的,他不顾廷臣和崇祯的反对,公开或秘密地同后金举行和谈。 太宗出于麻痹明朝、暗中积蓄力量的战略目的,积极主张和谈。在和谈毫无成效的情况下,他又举行了军事进攻。宁锦战役失败后,太宗看到这条防线坚固,一时无法突破。他遇到的对手袁崇焕是个有胆有识的人,他既叹服,又顾忌莫深。在他身后还有毛文龙扼其背。第一次进兵朝鲜,他以为后顾之忧已解除。然而毛文龙仍据守皮岛及辽东沿海各岛屿,驻军数万人,“牵制金、复、海、盖四卫,时时袭击建虏(后金),有所斩获。”【《国榷》,卷90。】 毛文龙原是李成梁的部下,后投到广宁巡抚王化贞,任游击之职。后金攻占辽东,他逃到沿海岛屿,招收逃散的辽民数十万,选精壮为兵,骚扰后金,牵制它不得西进,为明朝建立了功劳,屡受封赏,授总兵,提升到左都督,挂将军印,赐尚方剑,在皮岛设军镇,规制如内地。毛文龙所部散居各海岛,势力虽不算大,却如人身上的蚤虱,捕捉它无处下手,听任它吮咬皮肤则使人不得安宁【《国榷》,卷90。】。 后金兵因不习海战,又缺乏船只,对他无可奈何。因此,前有袁崇焕,后有毛文龙,使太宗不敢大规模地进兵辽西。他决计除掉这两个人,否则,他的大事不可图。他利用袁崇焕急于求和的心理,假袁之手先除毛文龙。事情的经过是:“先是,降将李永芳献策于大清主(太宗)曰:‘兵入中国,恐文龙截后,须通书崇焕,使杀文龙,佯许还辽。’大清主从之。崇焕答书密允。”【计六奇:《明季北略》,卷4。】据毛文龙说,李永芳曾给他写信,劝他投降,他没干,将此事报告了朝廷。李永芳劝降无效,转而献计假手他人杀文龙【《明史纪事本末补遗》,卷4。】。此次袁崇焕一上任,“思杀文龙,则辽可得。”【计六奇:《明季北略》,卷4。】 谈迁《国榷》,卷九十载:后金“阴通款崇焕,求杀文龙,而崇焕中其计不觉也。” 《明史纪事本末补遗》,卷四载:“初,天启间,崇焕抚辽东,遣喇嘛僧镏南木座往建州主款,会罢归,未就。至是再出,无以塞五年复辽之命,乃复为讲款计。建州曰:‘果尔,其以文龙头来。’崇焕信之。” 又据《石匮书后集》,卷十“毛文龙传”:“督师袁崇焕事,适当女直主(努尔哈赤)病死,崇焕差番僧喇嘛镏南木座往吊,谋以岁币议和。女直许之,乃曰:‘无以为信,其函毛文龙首来。” 很清楚,毛文龙后来被杀,与太宗插手直接有关,也与明朝党争有关。毛文龙镇皮岛,深得魏忠贤扶持,文龙对他也极力奉承。故魏一倒台,文龙被视为其党羽。更主要的是,他久悬海外,“所上事多浮,索饷又过多”,他自报驻军二十万,每年饷银一百二十万,“朝议多疑而厌之”。崇祯即位后,“诸文臣视东江为赘旒,饷道屡绝”,“时朝议忧皮岛毛文龙难驭”【《明史纪事本末补遗》,卷4,“毛帅东江”。】,大学士钱龙锡主张除掉毛文龙。 崇祯元年(1628年)七月,袁崇焕应召赴京,钱龙锡到他的寓所商议定计诛文龙,袁崇焕表示:文龙“可用,用之,不可用,杀之。”【《袁督师遗稿遗事汇辑》,卷1,7页。】袁对毛早就动了杀机。他在巡抚任上,就与毛文龙不和。他这次上任后,继续与后金搞和谈,“恶文龙扰之,乃决计斩文龙。”【《明崇祯实录》,卷2,5页。】 袁崇焕曾给兵部尚书王洽的信中说:“建虏屡欲求款,庙堂之上,主张已有其人。文龙能协心一意,自当无嫌无猜,否则斩其首,崇焕效提刀之力。”【《国榷》,卷90。】崇祯二年(天聪三年,1629年)六月初,袁崇焕以犒赏吏卒的名义,来到双岛发饷。六日这天,阅兵较射,将毛文龙骗到山上,历数“十二斩”罪,命水营都司赵可怀执崇祯的尚方剑斩于帐前【《明崇祯实录》,卷2,5页。】。 将东江善后事处理完,袁崇焕自旅顺返回宁远,给朝廷上奏,报告斩毛文龙情形,并自劾,等候处分。崇祯一听到这个消息,“意殊骇”【《明史》,卷259,“袁崇焕传”。】,感到十分惊讶,但考虑到毛文龙既然死了,现正倚赖袁崇焕,非但没有责备,还持赞同态度,命他“安心任事”【《明崇祯实录》,卷2,5页。】这不过是表面安抚,而内心深处从此对袁产生了疑忌。 袁崇焕擅杀毛文龙,是亲者痛,仇者快,客观上为清太宗消灭了一个劲敌,对明朝是一个损失。岛上失去主帅,人心立时涣散,不少将领如孔有德、尚可喜等和士兵逃归后金,有的投到山东登、莱去了。从此,坚持多年的一个抗金根据地便不复存在了。袁崇焕妄杀毛文龙是极端错误的,“天下闻之,诧为奇举。”【《国榷》,卷90。】人们不能理解此举的意图。明末史学家谈迁评论说:“袁氏身膺不当之罚,则杀岛帅,适所以自杀也。”【《国榷》,卷90。】这是很中肯的。 |
虚阁网(Xuges.com) |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