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阁网 > 名人传记 > 清太宗全传 | 上页 下页 |
四三 |
|
后金遣使来访时,袁崇焕立即报告了朝廷。熹宗下达旨意:“骄则速遣之,驯则徐间之,无厌之求,慎勿轻许……严婉互用,操纵并施,勿挑其怒,勿堕其狡。”【谈迁:《国榷》,卷87。】袁崇焕据此旨意,很快就把方吉纳打发走,也不接受太宗的信,理由是,信的封面书写“大金”与“大明”字样并列,有失“天朝”尊严,无法向朝廷转达。他连信也没有看,就让方吉纳原封带回,既不复信,也不派使者。第一次接触便毫无结果地告吹了。 太宗对此不以为然。他打算再给袁崇焕写信,商谈停战讲和。此时,他正要用兵朝鲜,非常需要暂停对明朝的战争,以和谈来牵制明军,可使他无后顾之忧。他指令达海、库尔缠与三大贝勒代善、阿敏、莽古尔泰会议,起草书信。过了一个月,已经是天聪元年正月,他令方吉纳、温塔石为使共九人再次去宁远,送上致袁崇焕的一封信。信的大意是: 我们两国之所以打仗,是因为当年你们辽东、广宁的守臣高视你们的皇帝如在天上,自视其身如在霄汉。天生诸国君王,都不能自主,备受你们藐视欺凌,难以容忍,因此向“天”奏明,兴师致讨。惟有“天”公正,不论国家大小,只论事情的是非。我国按理行事,才得到“天”的护佑,而你们国处处违理,非止一端,我可以为你们说清。如,癸未年(1583年),你国无故兴兵害死我的两位祖宗,这是一。癸巳年(1593年),叶赫、哈达、乌拉、辉发四部与蒙古会兵攻打我,你国并未前来支援,以后哈达再次侵犯我,你国又不来相助,己亥年(1599年),我出兵报复哈达,上天把哈达交给了我,你国却庇护哈达,逼我把俘获的人口归还给它,却被叶赫部掠去,你国则置若罔闻。你们既然称中国,应秉公主持正义,但对我国不援助,对哈达则支援,对叶赫听之任之,竟如此偏私,这是二。你国虽然挑起事端,我仍然愿意修好,故于戊申年(1608年)双方刻碑划界,杀白马黑牛,向天地宣誓说:两国的人不得越过疆界,违者定遭惩罚。 然而,癸丑年(1613年),你国出兵保护叶赫,侵入我界,这是三。双方又曾立下誓言:凡有越边境者,见而不杀,必受牵连。你国的人偷出边界,扰乱我疆域,我据誓约将其杀死,你国却说我擅杀,扣我使臣纲古礼、方吉纳,索要我方十人,在边界处杀死,以图报复,这是四。你国不但出兵保叶赫,还把我国已聘的叶赫女人改嫁给蒙古,这是五。你国还发兵焚烧我守边的房舍,又将界碑私移到我方三十里外,夺我疆土,我方人民赖以生存的人参、貂皮、五谷都被你国夺取,这是六。 甲寅年(1614年),你国听信叶赫之言,遣使欺凌,这是七。我的大恨,有此七件,至于小愤,一言难尽。现在你们如认为我对,愿意两国友好,应拿出黄金十万两、白银百万两、缎百万匹,布千万匹作为和好的礼物。和好之后,两国往来通使,每年我方赠送东珠十颗、貂皮千张、人参千斤,你国以黄金万两、银十万两、缎十万匹、布三十万匹回报我方。两国如能建立友好关系,应向天地立誓,永远遵守不变。你即以上述条件转奏给你们的皇帝。不然的话,我就认为你仍愿意战争不愿和平【《东华录》,天聪元年正月】。 清太宗在这封信里,仍坚持努尔哈赤“七大恨”伐明的方针,重申战事发起之端,责任完全在明朝方面。为了表明承认错误和友好的诚意,他要求明朝必须拿出大批金银财物给后金,实际是要明朝赔偿损失。如果明朝不答应他的条件,他就继续对明朝发动军事进攻。 三月,袁崇焕和李喇嘛各给太宗回了一封信,派杜明忠为使,随同方吉纳等去沈阳面谒太宗。袁崇焕的信写道:从上次来信,知汗(指清太宗)渐渐恭顺天朝(即明朝),愿息兵戈,使部落百姓得到休养。这一好心,将来一定得到上天的保佑而使汗强大起来,前途不可限量。往事七件,汗家抱为长恨,而我能无动于衷吗?但追思往事,穷究原因,不过是我边境不法之人与汗家的不良部落口舌相争,致起祸端。作孽之人,即遭刑戮,难逃天怒。我不必一一列举,而汗亦知。如果都说得清清楚楚,那只有问问那些长眠地下之人。这些口舌之争,我不但希望我皇上把它忘掉,而且也希望汗同样把它忘掉。 然而汗家十年战斗,驱赶夷夏百姓,肝脑涂地,血洒辽东,天愁地惨,极悲极痛之事,都为此七宗(即“七大恨”),难道我就无一言可说吗?今南关、北关何在?(辽)河东、河西死者就仅是你方十人?辽沈界内之人生命不保,还问地里的禾苗吗?所以,汗的怨恨已雪,正是意得志满之日,可我天朝却是难以容纳不平之气。如今,想要修好,已占城池作何退出?已俘官民男妇作何送还?这就看汗之仁明慈惠、敬天爱人了!然而,天道无私,人情忌满,是非曲直,明明白白。各有良心,偏私不得。我愿汗再深思。一念杀机,就会给人间带来无穷灾难;一念生机,给自己带来多少好处!我又愿汗考虑而后行。像来书中所列诸物,以中国之大,我皇上之恩养四“夷”,并不在乎这些东西之多少。但无此先例,多要东西违背天意,恐怕连汗自己也会知道该怎么办。汗刚遣使往来,又进兵朝鲜,这是为什么?我文武将士因而怀疑汗说的话言不由衷。兵未撤应立即撤回,已经撤回来的不要再去,以表明汗的盛德,停止战争,将前后事情讲析明白。汗信中取动气之言,我不便向朝廷报告。但信使往来,我皇上还是知道的【此信原文参见《明清史料》丙编第一本之“袁崇焕致金国汗书”;王先谦:《东华录》、蒋良骐:《东华录》及《清太宗实录》。】。 李喇嘛的信,盛称佛教,要求后金停止战争。当然他是帮着明朝说话的。 袁崇焕的信,完全拒绝了清太宗的“七大恨”,把双方的多年战争归结为边疆之民相互口舌争执引起的。他断然拒绝太宗的赔偿要求,相反,他要太宗将辽东和人民一并归还明朝。这种针锋相对的意见,太宗是不能接受的。这时,他已派大军进入朝鲜,无暇西顾,袁崇焕则乘机修复锦州、中左所、大凌河三城的防御工事。工程正在加紧进行时,接到镇守皮岛的毛文龙和朝鲜告急文书,袁崇焕派水师援毛文龙,派赵率教等九将率精兵逼近三岔河,作为牵制之势。很快朝鲜被征服,赵率教等也领兵退回。袁崇焕要求太宗从朝鲜撤军,并保证以后不得加兵朝鲜。这也是太宗所不能答应的。四月间,太宗又致答书一封,逐条驳斥了袁崇焕上封信中的所有论点,坚持弄清是非为讲和的首要条件。其次,明朝必须付给后金讲和“礼物”。不过,这次太宗也做了一定程度的让步。在政治上,他愿意降格,把自己列在明朝皇帝名之下,但不得与明臣并列。经济上,将上次信中所开列的礼物数目减半,规定明朝方面出黄金五万两、银五十万两、缎五十万匹、棱布五百万匹。这是“初和之礼”,后金以东珠十颗、黑狐皮二张、元狐皮十张、貂鼠皮两千张、人参一千斤作为回报。和好之后,明朝每年送后金黄金一万两、银十万两、缎十万匹、棱布三十万匹。后金给明朝为东珠十颗、人参一千斤、貂皮五百张【参见《明清史料》甲编首本第一本、蒋良骐:《东华录》、王先谦:《东华录》、《清太宗实录》。】。 这封信刚抄写完,使者就要出发,这时有从明朝逃来的人说,明军正在抢修塔山、大凌河、锦州等城的工事。恰巧察哈尔部的使臣来到,也证实了这个消息。太宗很生气,马上又写了一封信,指责袁崇焕诈称和好,乘机备战,不守信义。他提出,如真心讲和,应先划定双方的疆界。为了表示抗议,太宗决定不派和谈代表,只把这两封信交给明使杜明忠带去。袁崇焕也抗议后金入侵朝鲜,停止遣使,罢和议,对太宗所提的各项要求和建议置之不理。因此双方中止了和谈。这年十月二日,太宗直接写信给明朝皇帝,呼吁停战讲和,但毫无反响。 |
虚阁网(Xuges.com) |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