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阁网 > 历史小说 > 千古奇帝宋徽宗 | 上页 下页
五七


  有一天,皇上驾幸郑贵妃居所,随身带来两卷绢画:一卷临摹张萱的《虢国夫人游春图》,一卷是《芙蓉锦鸡图》。《虢国夫人游春图》是唐代名画家张萱的杰作,描绘玄宗时显赫一时的虢国夫人的出游。她是杨贵妃的姐姐,常夸耀自己雪艳冰姿,倾国倾城,不施脂粉就去见玄宗。正如当时诗人张祜的诗所写:“虢国夫人承主恩,平明骑马入宫门。却嫌脂粉污颜色,淡扫蛾眉朝至尊。”张萱的原作,郑贵妃与皇上曾鉴赏多次,今见此摹本,粗看起来几乎可以乱真。画中连镳并辔有八人八马,其中一人抱着一个小女孩,共计九人。虢国夫人态浓意远,神情自若。她的姐姐韩国夫人,同样骑着雄健的骅骝宝马,脸面温然如玉,侧向虢国。姐妹俩丰姿绰约,衣着豪华。其余的前三骑和横列后卫的三骑,是出游时作伴的随从和侍女,神情各异。八马的体姿和毛色也各不相同。

  赏玩之后,皇上说:“此卷摹古画,有人认为是朕的手笔,爱妃作何评价?”

  郑贵妃知道皇上在测试她的鉴赏能力,就谦逊地说:“此画出于高手,属于数一数二的妙品,能传神写照,全篇气脉连结,保持原作的体貌。但从气韵风度看,恐非陛下之作。传摹虢国、韩国的神采稍嫌不足,笔势不够流畅,特别是马的四蹄有些呆滞。而陛下之作以雍容高雅的气韵奠定全篇,形象俊俏生动,此画的传摹者岂能与之相比?”

  皇上听后很高兴,赞扬她的鉴赏能力提高了,对自己的艺术风格也很熟悉,并说这是画院的一个高材生的摹写之作。

  郑贵妃接着又看《芙蓉锦鸡图》。深秋时的木芙蓉枝叶茂密,白色的花冠簇集在枝头。一只美丽的锦鸡刚刚落在花枝上,柔软的枝条因受压似在摇曳不停。锦鸡头部有长长的金色丝状羽冠,散披在颈上。上背浓绿,羽边带黑,下背和腰部的羽毛全部金光闪闪。长长的尾羽是黑褐色的,间有黄色的斑点。锦鸡正注视着花旁一双飞舞的彩蝶,身后有一丛盛开的金盏菊。上有皇上的亲笔题诗:“秋劲拒霜盛,峨冠锦羽鸡。已知全五德,安逸胜凫鷖,”下面署有“宣和殿御制并书”一行,并有“天下一人”花押。

  皇上问郑妃:“朕此画的水准如何?”

  郑妃笑着说:“此画写生细致,色彩艳丽,委婉秀挺,看样子是皇上绘画的格调。这支金盏菊与上次所画的《金英秋禽图》中的菊花相似。但臣妾有些疑惑,觉得在形神兼备、气韵风貌等方面不及《金英秋禽图》!”

  皇上点头说:“爱妃的感觉敏锐,这是画院学生的作品,他模仿朕的绘画笔致很有功夫,只是缺乏气韵风度,笔法也不够老练。但他有这样的成绩已经很不容易了!”

  郑贵妃见皇上肯定了她的艺术敏感,喜悦自不待言,但还是用一种受委曲的语气问道:“此卷既然不是御画,那陛下为什么要那样署名和签押?”

  皇上笑着回答说:“朕署‘御制’是题画名,‘并书’是指题诗。并未写有‘御画’字样呀。”两人在欢笑中结束了这令人愉快的赏画活动,接着就开始寻欢作乐!

  当年十月,皇上正式立郑贵妃为皇后,并亲作御笔,称她“谦慎持身,德冠后宫”。郑皇后一心想作天下母仪之正,在行受册封礼时,称国用不足,一切从简,只用贵妃旧冠改作皇后王冠,仪仗、旗旌之类奏请减少。她知道堂兄郑居中招权受贿,操纵盐钞市场,与大臣相处不以国体,而是根据个人私利。在册封之后,就上表说,与郑居中为同族,国戚不应干预政事。于是郑居中被免去知枢密院一职,改任观文殿学士。郑皇后牢记向太后和王皇后的遗命,尽心侍候皇上,遇事不忘谏诤。为了使皇上有正当的娱乐,她继续关注画院,使画院在政和年间有了极大的发展。

  第十五章 乱哄哄好戏连台

  皇上改年号为政和,本意是想“庶政惟和”。他下诏减轻赋税,免去东南六路所供的钱钞,停止大型土木工程,榷货务中剩余的盐钞归于左藏库,而不像往常那样入于内库,等等。这些举措受到庶民的拥护,国内也开始有政通人和的气象。

  皇上在政务之暇,仍然关心宫廷画院,使画院进入有宋以来最为兴旺发达的时期。他用严格考试的办法来录取学生,当时应试者从四方源源而来,可谓盛况空前。皇上精通艺术的各个门类,认为诗、书、画、音乐、舞蹈都是相通的,都应该充满诗情画意。而要想让学生创作出具有诗的意境、诗的含蓄蕴藉、诗的韵味的作品,首先就得提高他们的文化素养。

  为了使学生能有诗人的情思、胸怀和气质,能敏锐地捕捉诗意和完美地表现诗意,皇上在招考画院学生时,以及平时月考、年考时,常常摘录唐人的诗句作为考题。这确实是个发现人才、培养人材的好办法。如当时有个名叫李唐的画家,就因善解考题的诗意而受到皇上的赏识。他是河阳三城(今河南孟县)人,字希古,擅画山水,敢于变革荆浩、范宽的笔法。画山用峭劲的笔墨,绘出山岳雄伟的气势;画水打破鱼鳞纹的程式,描出盘涡动荡的状态。他也善于画人物和耕牛,在民间很有名声。可惜的是无法进入文化上层和画院,直到大观年间仍然浪迹天涯。他在诗中叹息道:“云里烟村雨里滩,看之如易作之难。早知不入时人眼,多买胭脂画牡丹。”此诗出自肺腑,真是一腔牢骚,写出落魄画家的不幸遭遇。

  这是不足为奇的,自从宋初建立画院以来,一直以黄筌、黄居寀父子的画法为准则,作画先用极细的墨线勾出花鸟的轮廊,然后用重彩钩填。风气所开,“钩勒填彩,旨趣浓艳”的画风就成为宋人习尚,一般人哪能领会李唐的山水画意呢?


虚阁网(Xuges.com)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