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阁网 > 名人传记 > 李煜传 | 上页 下页
二〇


  同样,娥皇偶尔离去,从嘉在感情上亦是难舍难分。娥皇每次回府省亲,也会给从嘉造成难以忍受的精神重负,害得他整日愁眉紧锁,食不甘味,寝不安席,直到娥皇回到宫里,他才心安神定,笑逐颜开。有一年中秋佳节,娥皇探视双亲归来,彼此还没来得及嘘寒问暖,从嘉便兴冲冲、急切切地将他在此间写的一首山远水寒,枫丹菊黄,雁飞人盼,辜负满帘风月的《长相思》,笑容可掬地送到娥皇的面前:

  一重山,两重山,山远天高烟水寒,相思枫叶丹。
  菊花开,菊花残,塞雁高飞人未还,一帘风月闲。

  平日,每当娥皇理罢晨妆,拿起铜镜顾影自怜,欣赏生来就如花似月的容貌时,偶然发现从嘉在旁脉脉含情地注视着她的举止,常常是半娇半羞,顽皮地吐出舌头对他嫣然一笑,随后便自我解嘲,轻启朱唇哼起一支艳曲。望着娥皇这只有夫妻之间才能充分意会的情趣和表情,从嘉情不自禁地沉醉在爱河的涟漪之中。为使娥皇心情更加欢悦,从嘉有时还亲自斟酒举杯为她助兴。娥皇一旦饮上几杯醇酒,白皙的双颊便会立刻泛红,与她身穿的殷红纱罗裙衫交相辉映,神态显得愈加妩媚婀娜,给人以飘飘欲仙、勾魂牵魄之感。有一次,娥皇在酒后似醉非醉地身倚绣床,挥动着被酒水濡湿的罗袖,顺手抽出一根绣线放进嘴里咀嚼,并向从嘉深情地频送秋波,含笑不语,最后竟忘情挑衅,将嚼烂的红绒唾向从嘉。坐在她对面的从嘉,此刻正全神贯注地观察着她的娇美巧笑情态,构思着一首新婚夫妇间嬉戏逗趣的新词——《一斛珠》:

  晓妆初过,沉檀轻注些儿个。向人微露丁香颗,一曲清歌,暂引樱桃破。
  罗袖裛残殷色可,杯深旋被香醪涴。绣床斜凭娇无那,烂嚼红茸,笑向檀郎唾。

  娥皇的婚配,不仅为心情孤独、苦闷的从嘉增添了新的生活情趣,而且也为从嘉的生活带来了新的转机。出生在富贵门第的娥皇,自幼就经学富五车的蒙师指点,早在闺阁中业已熟识文墨,除了潜心经史百家之外,还留意诗词歌赋、琴棋书画。嫁给从嘉以后,又伴随才高八斗的从嘉奋力攻读,夫妻二人在切磋深奥学问之余,还探研高雅的琴棋技艺,使双方的学识和才艺不断长进。

  更使从嘉引以为荣的是,娥皇善于操缦安弦,弹得一手好琵琶。凡是听过她精彩的演奏的人,都将忘我地把自己融入白居易在《琵琶行》中描绘的意境:“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流泉水下滩。”“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就连深谙音律的公公李,听了娥皇为他祝寿演奏的琵琶曲也赞赏不已,特赐给她一张宫内珍藏的稀世名贵“烧槽”琵琶。

  利用烧槽工艺精制乐器,始于东汉蔡邕。据说,蔡邕见人烧饭,常劈桐木为柴,桐木遇火炸裂,音色清脆。蔡邕由此得到启发,将未经充分燃烧的桐木保存下来,请工艺精湛的技师制做古琴,经人弹试,琴音分外悠扬悦耳。用这种方法制做的“焦尾琴”是历史上的著名古琴之一。

  娥皇偶得烧槽琵琶,自然喜出望外,爱不释手。同时也如鱼得水,使自己的琴艺与日俱进,更加炉火纯青。此后,她便用这张可与焦尾琴媲美的琵琶,为喜爱歌舞的从嘉谱曲演奏,二人经常沉醉于轻歌曼舞之中。隆冬雪夜,万籁俱寂,正是夫妻蛰居暖阁,尽情宴乐的大好时光。美酒饮到酣畅之处,多情的佳人就会变得更加坦露豪放,尽兴歌舞。这时,娥皇抢先停杯,邀请从嘉起舞,妇唱夫随。从嘉望着娥皇此刻的魅人表情,以及她那典雅而别致的发型和服饰,头顶梳着高髻,两旁鬓朵微微翘起,细腰、窄袖、紧身的考究着装,将女性胴体圆润丰满的青春曲线映衬得格外醒目,娥皇眉开眼笑的每一个表情,都使他如醉如痴,如梦如幻,如仙飘然而不能自制。他极力掩饰着内心的激动,平静地回敬她的挑逗:“假如你能在天明之前展笺命笔,专门为我创制一支新曲,我就依曲编舞跳给你看。”

  娥皇胸有成竹地回答:“好,一言为定。”随即传唤侍女取来文房四宝,只见她时而伏案沉思低吟,时而握管记录曲谱,没过三更,便制成两支新曲,一支名《邀醉舞破》,一支名《恨来迟破》。这两支新曲各有千秋,前者高亢激越,后者舒缓抒情。

  曲成之后,娥皇用烧槽琵琶将两曲分别为从嘉各弹一遍。从嘉在旁闭目聆听,击节品评,直到曲终,他才满意地说:“二曲均好,《恨来迟破》更适合独舞。”

  娥皇听罢,会心一笑,又开始重弹这支新曲,从嘉便和着曲谱的旋律忘情地跳起舞来。这时,二人都觉得彼此在艺术上从对方那里获得了最大的精神享受和满足,仿佛人世间只有他俩最幸福。他们再次真正体味到了爱情的甜蜜和婚姻的美满。

  最能展示娥皇超群才艺的,还是她凭借残谱复原了失传二百余年的《霓裳羽衣曲》。这支大型舞乐,是礼赞大唐帝国开元、天宝盛世的太平法曲。关于此曲的由来,其说不一。或曰,开元年间的一个中秋之夜,唐玄宗李隆基偕道士罗公远,凭借道士施展的法术遨游月宫,见有仙女数百,身著五彩霓裳、素白长裙,翩翩起舞。舞姿优美,舞曲怡人,真是见所未见,闻所未闻。李隆基深感耳目一新,称赞不已,竟动情地吟诵起诗圣杜甫《赠花卿》中的“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怎得几回闻”的诗句来。随后,他向众仙女详细询问,答者曰舞乐名为《霓裳羽衣曲》。通晓音律的唐玄宗牢记舞乐旋律,回到人间即向宫廷教坊使口传,并令之记录整理,教宫娥排演。或曰,系唐西凉节度使杨敬述进献的《婆罗门曲》。或曰,杨敬述进献的西域音乐,经李隆基润色后,钦定曲名。

  尽管如上各说殊异,但都证明了一个令人信服的事实,即从盛唐开始,在宫内流行大型舞乐《霓裳羽衣曲》当属无疑。这从唐宪宗时期曾于宫内任集贤院校理、左拾遗、翰林学士等职的白居易,在其《霓裳羽衣歌》中的追忆可以找到佐证。白氏在诗中绘声绘色地描述了这曲大型舞乐演出时的盛况,以及自己凝神观看、倾耳聆听,尚未尽兴的心情。现将该诗的前半部摘录如下:

  我昔元和侍宪皇,曾陪内宴宴昭阳。
  千歌万舞不可数,就中最爱霓裳舞。
  舞时寒食春风天,玉钩栏下香案前。
  案前舞者颜如玉,不著人家俗衣服。
  虹裳霞帔步摇冠,细璎累累佩珊珊。
  娉婷似不任罗绮,顾听乐悬行复止。
  磬箫筝笛递相搀,击恹弹吹声逦迤。
  散曲六奏未动衣,阳台宿云慵不飞。
  中序擘 騞初入拍,秋竹竿裂春冰坼。
  飘然转旋回雪轻,嫣然纵送游龙惊。
  小垂手后柳无力,斜拽裙时云欲生。
  烟蛾敛略不胜态,风袖低昂如有情。
  上元点鬟招萼绿,王母挥袂别飞琼。
  繁音急节十二遍,跳珠撼玉何铿铮。
  翔鸾舞了却收翅,唳鹤曲终长引声。
  当时乍见惊心目,凝视谛听殊未足。

  ……


虚阁网(Xuges.com)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