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阁网 > 历史小说 > 李莲英 | 上页 下页 |
二四三 |
|
就在恭亲王死后不久,康有为写信给翁同和,催促他抓紧时机,协助光绪变法。于是,翁同和将这封信转呈给了光绪,光绪看后决定趁现在进行变法。 “翁同和,你将《日本变政考》交总署讨论吧,让他们拿出个具体意见来。” 翁同和将那本康有为的著作交给了总署,但光绪帝却迟迟得不到众大臣拿出来的意见,这令光绪帝很是恼火,终于有一天说: “你们胆敢违抗圣旨,我交给你们的事办下来了吗?” “启禀皇上,奴才们正在加紧办理,请皇上息怒。” 但这个怒怎么能平息下来呢!不说息怒恐怕还好点,一说息怒可就坏事了。 “你们只知道叫我息怒,只知道推说正在办理之中,为什么就不能尽快办出来。我每次问你们,你们都这样推脱,我还要你们干什么,整天食朝廷的俸禄却不为朝廷办事。” 诸大臣见皇上真动怒了,吓得一个个赶紧叩头,他们也不说“皇上息怒”了,只是说“奴才们尽快办出来。” 光绪帝知道这些大臣有老佛爷撑腰,自己拿他们没有任何办法。所以在退朝时,他将庆亲王奕䜣叫住,奕䜣是在奕䜣死后接替了他的位置。 “启禀皇上,有什么事吩咐奴才去做?” “你去转告老佛爷,说我不能做亡国的皇帝。如果太后不肯给我办事的权力,我宁可退位!” “是,奴才这就去回。” 由于勤政殿到颐和园还挺远,所以当庆亲王奕䜣到得颐和园时,老佛爷已经午休了,但李莲英还没有午休。 庆亲王到得顺和园,给了守门太监二十两银子,叫他去回老佛爷就说庆王有要事启禀老佛爷。 小太监急冲冲奔向慈禧太后的寝宫,正赶上李莲英刚服侍完老佛爷安睡好出来,小太监差点与李莲英撞个满怀,弄得李莲英很不高兴。 “什么事这么慌慌张张的。” “回大总管,庆王说有要事回老佛爷。” 李莲英一听庆王来了,马上随着小太监到门前相迎。朝中大臣中,李莲英与庆王关系相当密切,所以他亲自赶到门边相迎。 “李大总管,老佛爷是不是歇息了?” “是。” “你能不能将老佛爷叫醒,就说我有要事向他回报。” “嗯,这个嘛,老佛爷刚睡,有什么事能向我说吗?我替你对老佛爷说。” “不行啊,我得知道老佛爷的态度。这件事事关重大,就麻烦你一下了。”庆王边说边塞给李莲英一张二万两的银票。 “好吧,我去叫老佛爷。”说着就走向慈禧太后的寝宫,一会儿,李莲英在门前招手,示意庆王过去。于是,庆王整了整朝服向慈禧太后的寝宫走去。 什么事啊?非得这个时候讲。”一进门,老佛爷就不高兴地问庆王。 “回老佛爷,是皇上叫我给您传话。” 庆王将光绪皇帝的话原原本本地讲给了老佛爷听。慈禧太后一听就火了,咬牙切齿地说: “他不愿坐这个皇位,我也早就不想让他坐了。” 庆王一听,连忙劝解道: “回老佛爷,奴才私下认为这使不得。” “为何使不得?” “奴才以为,如果因为这事就将皇帝轻易废掉,只恐怕会带来各国公使的干预,另外,现在要求变法的呼声也相当高,听说湖南巡抚、湖广总督均支持变法。奴才以为,老佛爷不如暂且让皇上进行变法,过一段时日再说。” 老佛爷仍然很是生气,但已消了些。李莲英看慈禧太后这副样子也赶紧说话,因为他怕老佛爷要是气不消弄得谁都不舒服。 “老佛爷息怒,不要伤了您的玉体。而且奴才认为庆王说得很对,不如暂时放他一段,看他能干出什么名堂来。” 慈禧太后本来对外国干涉就有一种担心,现在听李莲英也这么说,于是也趁势下台阶,平静地说道: “你去告诉皇帝,我让他办事,等办不出模样再说!” 庆王叩了一下头,然后抬起头来看李莲英,他见李莲英示意他走,于是庆王磕了两个头就退出了慈禧的寝宫,坐轿顺原路回到了自己的官邸。 等庆王走了,慈禧太后对李莲英说: “莲英,你看这样行吗?” “回老佛爷,奴才以为可以,只是要加强对皇上的监视,不能让他为所欲为。” 老佛爷赞许地点了点头,表示同意。 奕䜣回去后,在上朝时,向光绪帝进行了汇报。但他不敢原原本本地说,他只是说: “回皇上,老佛爷说过:只要皇上能做出一番事业,她不会加以阻挠。” 光绪帝很满意庆王的这个回答,但他并没有亲耳听老佛爷说,心里到底还是有些不安。 等到例行的向慈禧太后请安的日子到了,光绪帝又向慈禧太后提出了这件事。 “儿请求亲爸爸能支持儿变法。” 老佛爷和颜悦色地对光绪说: “孩子,你要办事,这是好事情。你尽管去办吧,亲爸爸是不会加以牵制的。” 光绪皇帝听了很是高兴,心里像喝了蜂蜜一样甜甜的。这样最后一层顾虑没了,光绪帝要大展手脚了,进行他期望已久的变法图强一事了。 勤政殿,光绪帝临朝处政的地方。今天皇上看来很是高兴,看奏章时时而神采飞扬,时而轻舒笑颜,弄得下面的众位大臣很是莫名其妙,不过大家都明白一点:今天皇上可能有喜事。 皇上自从得到老佛爷的亲口许诺后,心情一直就比较舒畅。皇帝心想:既然能得到亲爸爸的赞成,我就要好好利用这个机会大展鸿图,我要让大清重新崛起,要让外寇不敢轻瞧我满清。在皇帝看来,似乎老佛爷许诺后接下来的就是变法所带来的富强。 下面诸位大臣中,那些主张变法的人今天见皇上非常高兴,他们心里便猜测可能皇上变法有望了。而那些反对变法的人呢,最不愿意看到皇上龙颜大展,这仿佛是对他们的最大的伤害似的,他们希望看到的是皇帝整天愁眉苦脸、长嘘短叹。 皇帝想着自己的心事儿,诸位大臣又在揣摩皇上的心思,所以大厅上出现了片刻的宁静。恰在这时,一位名叫杨深秀的御史出列,对着御座叩了几个头道:“皇上,奴才以为应该变法了。如今朝内朝外,要求变法的呼声甚高,而且当此国家危难深重之时,奴才认为如果不变法,我大清将不再承继大统了,万望皇帝三思。” “我知道了,下去吧。”说到这儿,光绪想起前日的一份奏折来,奏折是翰林院侍读学士徐致靖等人上的书。在那个折子中,徐致靖等人提出要光绪帝下诏定国事,在全国进行变法,以挽救国家危亡的命运。如今杨深秀又提出来,更坚定了他的决心。他决定在全国推行变法。 “传谕军机大臣。” 其它官员知道召见军机大臣是要有大事商量,所以他们纷纷磕头下朝来,在路上撞见各位军机大臣,一个个神色肃穆,不苟言笑。 “朕今天决定变法,你们着拟一份诏书,今天下午给朕。” “皇上,不知诏书要写些什么内容?”这是庆王的推脱之辞。因为他也知道,皇上变法可能会失败,他不愿在失败后承担起写诏书的责任,他要让皇帝当面交待内容,这样将来有朝一日变法失败他就不会因起写诏书而受罚,因为这仅仅是奉皇帝的意思而写。 “你们几位商量着办吧,拟好后今天下午上朝时给我。” 既然套不出皇上的词,怎么办呢?于是几位军机大臣将脑袋凑在一起,商量该怎样构思诏书的内容。最后商量半天,决定这样写: “几年以来,很多大臣讲求时务,主张变法自强。只因当时风气没有大开,议论莫著一是。有的人借口志成忧国,认为旧规章必须恪守,新办法必当废除。众说纷纭,空话连篇,于是无补。试问:当前时局如此紧张,国家如此衰弱,如果仍然使用没有经过训练的军队,仍然利用有限的军粮、饷银,而读书人又没有实际学问,做工的又没有良师,势必同外国强弱悬殊,贫富相异,难道真能用木棒去击退人家的坚兵利甲吗? |
虚阁网(Xuges.com) |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