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阁网 > 名人传记 > 李鸿章传 | 上页 下页


  西征军为了取得粮食以接济安庆和南京,进占运潜,迫使李鸿章带勇退防东关。9月李嘉端奏称:“编修李鸿章自四月带勇驻守东关,正当炎热之时,弹压巡防不辞况瘁。此番运潜击贼,虽未大挫凶锋,而数月勤劳,亦堪嘉奖。现仍分守要隘,与镇臣玉山互为声援。合无仰恳天恩,赏给六品顶戴、蓝翎,以示鼓励。”其实,李鸿章何尝有什么堪称嘉奖的功绩,有的主要却是恇怯逃跑或“专以浪战为能”的记录。李嘉端此举,纯粹是老官僚讳败为胜、掩人耳目的惯伎。时人赋诗揭露了所谓李鸿章“弹压巡防、不辞况瘁”的真相。

  灯花燎乱成三豕(李鸿章守运漕,上流有放河灯者,李惊为贼至,退兵山上)
  草木惊疑是八公(寿春镇守上窑,有好民三人伪为贼之谍者以恐乡民,总戎见之回寿春)
  寇自穷奔宫自葸,
  行辕处处系花骢(大僚多备好马为奔走计)
  邀功致败沈天险(李鸿章守东关,乃险要之地,其乡勇闻贼至迎击三十里外,败卒冲动本营,遂失巢县)
  畏死穷奔向坦途(寿春中营同时奔归庐州,遂弃巢县而不顾)

  就在李嘉端为李鸿章请功后不久,石达开奉命到达安庆,主持西征战事。石达开在皖北改守为攻,派兵进取集贤关、桐城,清兵勇望风而溃。是时吕贤基驻守舒城,“身旁无一兵”,成了光杆司令。据说李鸿章曾经赶来与吕贤基“议守御”,及至太平军兵临城下,他便立即抛下主帅骑马逃之夭夭了。

  11月胡以晃督师攻占舒城,昌贤基走投无路,投水身死。12月胡以晃挥师直取庐州。新任皖抚江忠源固守待援。江忠源,湖南新宁人,字常孺,号岷椎,湘军核心人物,曾国藩的“骨肉至交”。时李鸿章率勇驻扎合肥冈子集。江、李彼此不熟,曾国藩从中撮合,希望他们“鍼芥契合”。曾国藩既致书江氏力荐:“李少泉编修大有用之才,阁下若有征伐之事,可携之同往。”又函告鸿章:“岷樵到庐,求贤孔殷。足下及鹤翁(吕贤基)、午翁(袁甲三)如有所知,幸尽告之。”

  由于江忠源抵庐后两天即被困于孤城、致使曾氏的希望化成泡影。李鸿章本想援救江氏和庐州,但却力不从心。他亲自晋见率军来援的舒兴阿,表示“所有先经团练之壮丁,今愿自备口食,随同官兵击贼自效”。舒兴阿奏称:“臣查该绅士深明大义,当即面为奖励,并令其作速调集壮丁听候,约期随同进剿。”是时援军麇至,咸丰命和春总统城外援军万余,但因西征军奋勇战斗和清方“将帅不相能”,“接军远壁且败”,翌年1月庐州终于易手。江忠源投水毙命。鸿章北撤,家园被毁。凡此种种,使鸿章耿耿于怀,遗恨难消,直到咸丰九年还写有“当时愧乏蚍蜉救,投阁何须解客嘲”的诗句。

  太平军西征军攻克庐州之后,“以此通北路之援,扼江淮之险,南则联络舒、桐,东则策应和、巢”,从而巩固了太平天国在皖北的统治地区。咸丰急派福济为安徽巡抚,令其会同和春等力挽皖北危局。福济,满洲镶白旗人,始必禄氏,字元修,道光进士,是个典型的贵族老爷,既缺少应变之才,又不懂用兵之道。他曾任丁未科进士副考官,是李鸿章的座师。福济抵任,召鸿章入幕,对其“训植尤深且厚”。李鸿章因切盼找到新的政治靠山,也一意奉承福济。是时咸丰命令福济、和春尽快设法攻克庐州。但因庐州军民婴城固守和天朝援军、粮饷源源而来,致使清军连连受挫。

  于是福济、和春改变强攻庐州的作法,决定采取“歼其外援殆尽,然后乘其内蹙而攻之”的战略,分军进犯东南的合山、巢县和西南的舒城。李鸿章“时在庐州戎幕,慷慨请行,福巡抚壮之”,令其率领千总莫清云会同佐领吉顺统带吉林马队绕道攻取含山。1855年2月鸿章督兵勇侵占含山,残杀太平军总制罗繡光和战士千余人,因功赏知府衔,随即配合副都统忠泰进攻巢县,遭到守军的顽强抵抗。正当双方军队相持不下形成胶着状态的时候,是年7月,李文安突然死于合肥军次。李文安系因户部左侍郎王茂荫奏保,而于1854年回籍督带练勇的,先驻临淮,后转战庐州、巢湖一带。据说李文安“体肥,会当夏令,辄痛饮,且露宿于外,无疾而终。”所以李鸿章“和何莲舫诗有句云:‘锦囊未敢忘三矢,荩箧何曾有一钱’,盖记实也。”

  文安临死前,还念念不忘与造反农民为敌,手书训谕鸿章兄弟说:“贼势猖撅,民不聊生。吾父子世受国恩,此贼不灭,何以家为,汝辈努力以成吾志。”鸿章闻讣奔丧,暂离军营。是时巢县太平军万人猛扑焦湖清军营垒,忠泰全军覆没,仅以身免,李鸿章因不在军中而拣了一条性命。8月进援庐州的太平军与清军在柘皋展开激战。李鸿章惊惶失措,带勇先溃,受到和春的讥讽和谴责。时在和春戎幕的萧盛远记其事说:

  (太平军)直奔柘皋,攻扑官军营垒,为围魏救赵之计。保升以道府用之翰林院编修李鸿章,闻贼大至,带勇先溃,以致富军营垒数十座均被破人,兵勇死者不可胜计,仅存河洲镇总兵吉顺一营。贼众彻夜环攻,……势已危急。和提军闻此警信,即亲带精兵数千,星夜驰往,官军用命,奋力攻击,杀贼多名,吉营重围立解。……次白李鸿章来见,称誉‘声威大震,以军门为最’,而军门答以畏葸溃逃,当以阁下为先’,赧颜而退,大江南北,至今传为笑谈。

  1855年11月福济、和春等督兵勇攻陷庐州,鸿章从战有攻,受到奖赏。福济、和春乘胜分兵两路,西南直指舒城、三河、庐江等地,东南则进犯巢县、和州、东关等地。起初除在舒城得手外,其它各地均因太平军顽抗而受挫。李鸿章参与东南战役,到处碰壁,颇不得志。1856年夏他路经明光镇感怀赋诗,交织着懊丧和犹斗的心情跃然纸上。诗云:

  四年牛马走风尘,浩劫茫茫賸此身。
  怀酒藉浇胸磊块,枕戈试放膽轮囷。
  愁弹短铗成何事,力挽狂澜定有人。
  绿鬓渐凋旄节落,关河徒倚独伤神。
  巢湖看尽叉洪湖,乐土东南此一隅。
  我是无家失群雁,谁能有屋稳栖乌。
  袖携淮河新诗卷,归访烟波旧钓徒。
  遍地槁苗待霖雨,闲云欲山又蜘厨。

  1856年9月太平天国领导集团内讧,韦昌辉在洪秀全的指使或默许下,残杀杨秀清及其部属两万余人,石达开起兵讨韦。从而极大地损伤了革命元气,追使太平军从战略进攻转向战略防御福济、和春等乘机督军打通庐州东南和西南通路。李鸿章参与了侵占巢县、和州和东关等战役,因功赏加接察使衔。12月鉴于皖北战局暂趋稳定,李鸿章回籍葬其父于合肥东南葛洲新莹,服阙守庐。

  1857年2月太平军两位青年将领陈玉成、李秀成协同作战,在皖北发动了防御中的攻势,连克桐城、舒城等地,大败清军,击溃李鸿章所部团勇,李鸿章奉母仓皇北逃。是年秋,福济奏报李鸿章“丁父忧服阙,俟经手事件料理完竣,给咨回京供职”朝旨以李鸿章“叠次剿匪出力”,交军机处记名,遇有道员缺出,请旨简放。1858年7月咸丰因福济株守庐州,一筹莫展,将其免职,而以翁同书继任皖抚督办军务。8月陈玉成率部克复庐州,将李鸿章祖宅“焚毁一空”,李鸿章逃经明光镇,赋诗有“国难未阶家未复,此身虽去也踟蹰”之句。


虚阁网(Xuges.com)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