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阁网 > 历史小说 > 刘邦大传 | 上页 下页
六七


  ◎第二章 集结诸侯

  〖刘邦向全国各地区发出檄文,以为义帝复仇作主题,联合天下诸侯共同对抗残杀义帝的楚国嫡系项羽。 〗

  §收编楚地的反项羽势力

  刘邦的军队出关中以来,陈了陈馀的赵国残部外,中原各诸侯纷纷归顺,伊然统有三分之一的天下。

  东方的齐国已成无政府状态,项羽的主力楚军则陷于齐地的游击战中,虽以项羽的善战勇猛,仍无法在短期内恢复这个地方的秩序。

  黄河以南的楚国势力,表面上仍在项羽的管辖下;但就如早年的楚国联盟体系一样,楚地各诸侯对项羽的忠诚度并不特别高,特别是原本支持义帝的楚国西半部部落长老更显现不安的情势。

  张良建议刘邦应迅速统合这股反项羽的势力。

  因此,刘邦下令进入中原和楚国交界的政治中心洛阳,准备向楚地进行政治喊话。

  为维持进入关中时的企业形象,刘邦下令军队所到之处不可扰民,遵守严格的军纪。这和春秋战国以来“因粮于敌”的作风完全不同,因此地方长老对刘邦颇为感激和支持。

  张良也顺势安排了一场强化形象的“政治秀”。

  他让洛阳新城区的三老董公遮挡在刘邦行进车队前,进言道:“顺应道德者昌,逆应道德者亡,而且师出无名,是很难成功的,所以一定要指出敌人的祸害,才能有力地征服敌人。如今项羽无道,杀其主义帝,此天下人之大贼也,应公开指责其罪行。所谓仁者不靠勇力,义者不必暴力,大王应该立刻率领三军之众为义帝挂孝,并向诸侯宣告讨伐项羽。如此,四海之内无不仰慕大王之德行,这便是商汤、周文、武王的义举啊!”

  刘邦知道义帝一向支持他,因此对义帝也有些感情存在。但当年自己地位不高,和义帝间交往不深,义帝被杀害的震撼性对他来讲,其实并不算太强烈。只是这是事先安排好的“政治秀”,他自然要好好表现一番了。

  因此,刘邦立刻宣布为义帝发丧。他脱掉官服,露出白色内衣表示哀悼,并且举行祭典,嚎陶大哭了三日,果然激起楚地各部族不少敌忾同仇之心,也使他们对项羽的排斥心更强了。

  刘邦更向全国各地发出檄文表示:

  当年各诸候共立义帝,北向而臣服之,如今项羽在江南杀害义帝,真是大逆无道。于是寡人发动关中军民,更得到河南、河内、河东诸候支持,将渡过长江、汉水,南下征伐项羽。希望各诸侯能共同出兵,讨灭这个残杀义帝的不义贼人。

  这篇檄文并无冗长的理论和高调,十分简明有力;文中,刘邦将自己设定为陪伴大家共同征伐的角色而非领导者,这样反而容易得到大家的支持。因为只要响应热烈,刘邦自然成为领导者了。

  以为义帝复仇作主题,也充分显示自己不是楚国的敌人,反而是认同楚国的一分子。因此天下的敌人不是楚国,而是残杀义帝的楚国叛贼项羽;刘邦这个品牌定位的确够高明。

  从今以后,将是忠于义帝的楚国庶系之刘邦,联合天下诸侯共同对抗残杀义帝的楚国嫡系之项羽的局面了。

  除了项羽本部,和协助项羽杀害义帝的九江王英布、衡山王吴芮和临江王共敖外,楚国的部落都有可能响应刘邦号召而共同对抗项羽。

  甚至连这三个项羽死党也都因为怕犯众怒,而不敢再过分表现维护项羽。

  日后进攻彭城的时候,刘邦军队几乎如人无人之境,此一策略的成功应是最主要的因素。

  §进攻彭城,直捣项羽巢穴

  为了和项羽展开决战,刘邦必须更努力地整合北方的势力。

  于是他派遣使者去和赵国的强人陈馀谈判。陈馀在田荣战死后本已心慌意乱,又见到张耳投奔刘邦后颇受礼遇,心中更为不安。他之所以不肯归附汉军,主因便在于此。

  既然刘邦主动邀请他,陈馀便顺势提出要求:“请汉王杀害张耳以表示诚意,我立刻就归附。”

  刘邦自然不会杀害张耳,但为了尽速拉拢陈馀,他竟然找到一个长相类似张耳的死囚,斩其头送给陈馀。陈馀也不疑有他,便派兵加入刘邦的南征军团。

  然而,从刘邦拉拢陈馀的事件中也显出由于急着整合,刘邦阵营的集结意识显得粗糙而薄弱,因此人数虽在快速膨胀中,内部的整合却一天比一天地困难。

  进入汉中时,若加上项羽派给的楚军,刘邦的军团人数是三万人左右,沿途流亡及逃回中原的大约有三分之一,也就是说最后的核心部队只有两万上下。

  在南郑时征募的军队,于韩信的编组下又恢复到三万左右,除了留守一部分兵力外,其余几乎都已倾巢而出,进攻关中了。

  在关中补足的军力,以秦人为主。秦国在皇室政权崩溃前夕损失惨重,所以兵力非常有限,估算能够集结的武力仍不到三万,若加上原有部队人数,只有六万不到。

  然而项羽光是征齐的主力部队便有十万之众,留在楚地的守备人马则应有两倍以上。以刘邦的关中军去和项羽争天下,无疑是鸡蛋碰石头了。

  因此刘邦大量集结诸候的兵力,根据史料记载,进入洛阳时的刘邦阵营兵力已高达56万之多。

  直属部队不到十分之一,联盟军却有十倍之众,最辛苦的应算是总指挥韩信了。

  刘邦忙着应付来归附的诸侯、角头,光是开会及饮宴便足以让刘邦忙得团团转。

  张良和陈平则忙着沟通及协调这些军团领导间的意见,让他们勉强维持表面的团结。

  补给上由镇守关中的萧何负责,由于他手上有全国各地粮仓的资料,所以在粮食的分配及提供上还不算太困难。

  韩信最不好受了,自己本身便是空降部队,要想完全指挥得动樊哙、灌婴和周勃等主力部队军团已不太容易,又得面对这数十万临时整编的“外籍军团”,光是军纪的维持就够伤脑筋了。

  “必须有个共同目标,否则军心一定会涣散的!”

  韩信不断和张良等人商量,并共同向刘邦提出建议。

  刘邦面对这个庞大的杂牌军,的确也有点束手无策,只能坦白表示:“你们认为如何才能集合众志呢?”

  韩信断然表示:“火速进攻项羽的大本营——彭城。”

  进攻彭城,等于和项羽势力面对面决战。

  刘邦实在没有自信,心理的准备也尚未完成。

  但韩信认为只有一个艰困的目标才能提高大家的共识,建立危机意识。


虚阁网(Xuges.com)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