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阁网 > 名人传记 > 康熙 | 上页 下页


  §第一章 少年皇帝 智擒鳌拜

  公元1661年(顺治十八年)正月初七日凌晨,清朝定都北京后的第一位皇帝、年仅24岁的顺治帝福临,因患天花逝世于养心殿。正月初九日,顺治帝的第三个儿子,年仅8岁的玄烨即帝位,以次年为康熙元年。他就是此后统治中国61年的康熙皇帝。

  康熙姓爱新觉罗,名玄烨,1654年(顺治十一年)三月十八日生于北京紫禁城景仁宫。其父时年17,母亲时年15。母亲佟妃,是辽东汉人佟养真的孙女。因为母亲佟妃不得宠,玄烨从小也不受父亲重视。顺治帝借口幼小的皇三子未出痘,令其与保姆别居于紫禁城西的一座府第。顺治十四年十月,顺治帝宠爱的贵妃董鄂氏生了皇四子,顺治帝欣喜若狂,据说即将指定他为皇太子,但时隔三个多月,此子不幸夭折。

  玄烨还是十分幸运的,他一生下来就得到祖母孝庄皇太后的特别喜爱。孝庄皇太后是一位有政治头脑、贤良而卓识的妇女,她14岁嫁给皇太极为妃,27岁生顺治帝福临。皇太极逝世时,福临6岁,她32岁。孝庄皇太后深知汉军皇妃的重要,因而非常宠爱玄烨的母亲佟妃。佟氏怀孕后,皇太后以有“祥征”

  为由,预言“异日生子,必膺大福”,预示玄烨将来可能继承帝位,所以,孝庄皇太后对玄烨备加爱护。

  康熙幼年五官端正,双目有神,口齿清晰,举止庄重。

  祖母认为孺子可教,特令自己的亲信侍女苏麻喇姑协助照看这位孙儿,她经常亲自教诲玄烨,按照帝王的标准严格训练孙子。如“俨然端座”这一项,是皇帝举止修养最基本的功夫,为了养成这种习惯,皇太后时刻告诫他。皇太后“望孙成龙”心切,经常使玄烨承受力不能及的学习负担,以致一度体弱多病,必须针灸治疗。皇太后的这种严格、认真的训练是十分有成效的。玄烨从小喜欢读书、学书法、留心典籍、习射、观看耕种,不喜欢饮酒,不看无聊的书籍。

  皇太后按既定目标培养玄烨。玄烨5岁时,就依清制,学着随众上朝,站班当差,入书房读书。玄烨读书十分认真,若有一字不明白,都要追根求源,直到弄明白为止。他经常向有经验的老年人请教,“问其以往经历之事而切记于心,决不自以为知,而不访于人也”。祖母经常给他讲述祖父当年披坚执锐、艰苦创业的故事,他听后暗下决心,将来一定要当像祖父一样的英杰。

  玄烨自幼聪明好学,立志做一个贤明的帝王。他6岁那一年,一天和哥哥福全、弟常宁去给皇父顺治帝请安。顺治把他们搂在怀里,问他们长大以后愿意做一个什么样的人?福全说:“愿意做一个贤王”。

  玄烨说:“待长而效法皇父,黾勉尽力。”他小小年纪便能说出这样的话来,使顺治皇帝十分惊异。

  顺治皇帝在弥留之际,曾想立“年龄较长”的次子福全(长子牛纽两岁夭折)为帝,因福全未出过天花,没有免疫力,所以接受传教士汤若望等人的规劝,按母后的意图,传位给出过天花的皇三子玄烨。这时,曾有人根据宋代太后临朝称制的先例,请孝庄皇太后垂帘听政,但她一心辅佐皇孙,不想当女皇,所以断然拒绝了。

  正月初九日,玄烨在其祖母孝庄皇太后亲自主持下,“恪遵遗诏,俯徇舆情”,即皇帝位。玄烨亲御太和殿(俗称金銮殿),升宝座,鸣钟鼓(因父丧免奏乐),文武百官行礼毕,颁诏大赦,定顺治帝谥号曰章皇帝,庙号世祖,改次年为康熙元年。康熙一词,满文汉意是安定太平,表明清朝统治者在遭到人民长期抗击之后,渴望出现太平安定的局面。当时虽然先后消灭了东南和西南地区的南明政权,以及抗清农民军余部,初步实现统一,但活跃于东南沿海的郑成功仍有相当势力,他驱逐荷兰殖民者,入据台湾,坚持反清;侵入黑龙江流域的沙俄势力有待于驱逐;漠西厄鲁特蒙古和漠北喀尔喀蒙古尚需进一步加强统治和管理。因此,要实现太平安定的理想,对于新即位的康熙帝来说任重而道远。

  顺治皇帝临终前指定了皇太子,同时亲自从直属皇帝的上三旗中选定了四名亲信大臣辅助幼帝。四名辅臣是:内大臣索尼(正黄旗)、苏克萨哈(正白旗)、遏必隆(镶黄旗)、鳌拜(镶黄旗)。按传统旧制,皇帝年幼,国家政务应由宗室诸王摄理。但是宗室诸王摄政权势过大,容易擅权越位,不仅太后没有参政的机会,而且会侵犯皇帝的正当权益。顺治皇帝吸取历史的教训,没有沿用旧制,而是改由上三旗元老重臣共同辅助幼帝,这更加适合孝庄皇太后辅助幼帝登极的需要。

  四大辅臣中的三位两黄旗大臣——索尼、遏必隆、鳌拜,原系皇太极太宗的旧部,早年就跟随太宗南征北战,屡立战功,备受信任。太宗逝世后,他们拥立皇子福临即帝位。顺治初年,因为不肯追随摄理政务的睿亲王多尔衮而屡遭打击,直到顺治八年福临亲政才分别将他们召还复职。索尼晋升一等伯,擢升内大臣,总管内务府。遏必隆袭一等公,任议政大臣、领侍卫内大臣。鳌拜晋二等公,任议政大臣,擢领侍卫内大臣。

  苏克萨哈与索尼等有所不同,原系睿亲王多尔衮属下近侍,因为首先揭发多尔衮的问题得到顺治皇帝及太后的信任,被提升为镶白旗护军统领。正白旗归属皇帝以后,苏克萨哈以功晋二等公,任领侍卫内大臣。因此,在顺治帝逝世之前,四位大臣在反对多尔衮的斗争中,坚定地站在顺治帝和孝庄皇太后一边,深得太后的赏识与信赖。他们被委任掌管宫廷宿卫和上三旗实权,经常守卫在皇帝和太后身边,参与议论军国大事。因此,顺治帝在弥留之际任命四人为辅政大臣是自然的事。

  四大臣辅政初期,本着协商一致的原则辅佐幼帝,相安无事了几年。后来,四大臣中渐渐出现了不安定因素,主要是鳌拜居功自傲,骄横跋扈。鳌拜是清初开国勋臣费英东之侄,因为骁勇善战,军功卓著,累升至内大臣,位至公爵,赐号巴图鲁(满语“英雄”的意思),成为后起诸将中的佼佼者。他居功自傲,盛气凌人,别人都惧怕之。他与居于四大辅臣之首的四朝元老索尼不敢相争;与遏必隆同属一旗,遏必隆遇事对其随声附和;惟有苏克萨哈是他打击的对象。


虚阁网(Xuges.com)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