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阁网 > 名人传记 > 韩信 | 上页 下页 |
六 |
|
§杖剑从军 屈居戏下 始终找不到一个机会的韩信终于盼来了有利于他建功立业的社会形势。是起义军的革命烈火照亮了韩信的前程。韩信需要在战争中来展示他军事家的才华,也正是他看到会有这一天的到来才孜孜不倦地苦读兵书的呀。 可是,渴盼已久的韩信却并没有盲动。他得进一步地观察和分析形势以确定自己的行动。 首先,他是不会去给暴秦出力的,无论是从感情上,还是从条件上,或是从长远考虑上他都只能是站在反秦的立场上,而反秦是需要队伍的,这时韩信完全不可能自己组建起队伍来。因为,他太穷了,穷得让人看不起。他完全没有组建队伍的经济条件和政治条件。所以,他只能选择去投靠别人的起义队伍,在别人的队伍中去帮助别人的同时来实现自己建功立业的理想,而这时的反秦起义军队伍是各自为阵的,所以,他还必须在反秦的队伍中来选择一个。这选择并不是容易的,他要选择的队伍应该是能在反秦斗争中成长为骨干,他也能在其中大显身手的队伍。 究竟应该到哪一个军队中去谋求发展呢?韩信经过了仔细的分析和思考,最后终于看好了起兵江东的项梁和项羽。他认为,这一次反秦斗争中,项梁和项羽才是最能够成就事业的人。首先,他看到,项梁、项羽都是具有个人魅力的人,具有很强的军事才能,也有相当的政治素质,是能够独当一面领导反秦斗争,成为反秦斗争中的佼佼者的人物。其次,从这两个人的背景来看:均为名将之后,而且这个名将不是别人,是项燕,是楚国最有威望的抗秦名将,他死于楚国抵抗秦国的侵略的战场上。由于楚国人民对项燕的爱戴和怀念,现在由其后代项梁和项羽来领导的反秦武装对楚国人是很有感召力的,十分便于队伍的发展壮大,同时,楚国人民的反秦情绪又是最高的,自从公元前299年楚怀王被秦国诱骗入秦扣为了人质后,公元前296年楚怀王又死在了秦国开始,楚国人民就一直很仇视秦国,秦国统一中原后,就开始流传着这么样一句话:“楚虽三户、亡秦必楚。”楚对秦的仇恨可见一斑,现在项梁、项羽带着这样一个精锐的队伍,当然是会大有作为的。 于是,他怀着雄心壮志,于公元前208年3月,在项梁军渡淮水之即,毅然杖剑投军,加入到项梁的起义军队伍中,正式走上了他的军旅生涯。 韩信用他超凡的洞察力和智慧分析了当时的反秦革命形势,最后得出了结论,只有项氏起义军才可能在反秦斗争中成为中流砥柱。他的这一判断无疑是十分正确的。事实上也正是如此:在陈胜牺牲、吴广也死于内讧后,反秦革命处于危险的低潮时,项梁就勇敢地挑起了反秦革命中坚的重担,2月渡江、3月渡淮,很快就收编了陈婴、刘邦、英布等人的反秦队伍和陈胜起义军的残部,立刻组建起了一支10万多人的大军,6月找来楚怀王之后立为楚王,仍称之为楚怀王以壮大队伍,7月便大败秦军主力于东阿(今山东阳谷东北,挽救反秦革命斗争于危亡之际,项梁死后,项羽又挺身而出,在灭秦的决战中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对于项氏在反秦斗争中的发展韩信是完全地预测对了,最后项羽果然成了所有反秦队伍的领袖,并取得了反秦的绝对胜利。但是,韩信却始终没有想到,在他置身于项氏军队中的这两年多时间里,他自己的事业却是一无所成。不仅没有显示过自己的军事才能,而且连数次非常有见地的献策也没有使项梁、项羽注意过,直到大战结束,韩信还仅是一个执戟侍卫而已。 韩信并不是没有想到自己要得到重用是很困难的。 他也知道,项梁、项羽出身名门贵族而自己却出身低贱,这一出身地位上的差距加上项氏又正处于事业大发展的自负时期,自己要得到项氏的重视不易;他更知道,自己只身投军,没有钱、没有名、也没有自己的哪怕是一个很小的队伍,这样他既无政治实力,又无军事实力,虽然身怀奇才,可这奇才又不能从脸上一眼就被看出来,而且自己实在太年轻了,要得到项氏的重视除非有一个表现的机会。 但是,项梁和项羽都是那么的刚愎自用,连韩信非常有见地的谏语都不以为然。其实,何止是对他这样一个还名不见经传的普通士兵的意见,这项氏叔侄俩,连当时十分有名的谋士的话都听不进去的。像韩信这样条件的人,在他们的身边就更难以受到重用了。 韩信并没有停止过对战事决策的思考,尽管他还只是一个最普通的士兵,因为,他知道自己唯一能受到重用的可能就是在关键的时候为项梁或项羽拿出一条他们愿意采纳的好计策来。东阿大捷之后,项梁在连连获胜的形势之下产生了骄傲轻敌的思想。他把项羽、刘邦等人派到章邯的侧后去作战,自己则亲率大军围攻定陶,并且没有对秦军的反扑做出必要的准备。 对此,韩信看在眼里,急在心上,同时又觉得这是自己脱颖而出的一个机会。于是,他怀着巨大的热忱以一个普通士兵的身份求见项梁,然而,他所敬重的项梁还没有听完他满怀自信的对局势分析的陈述就让他退下了,连略作考虑的意思都没有。他哪里知道,刚才身为怀王使者的宋义也抱着与他同样的见解来劝谏过项梁,而项梁则因为包括对宋义的不满(宋义作为楚怀王的使者,项梁不得不表面上尊重他一些,可项梁又不喜欢他指手划脚)在内的和过于自负及逆反心理等原因,对这一类建议已从内心里反感了。于是他韩信的见地尽管高明却不能为项梁所采纳。 吃了闭门羹的韩信实在太失望了。因为他感觉到项梁将为此付出惨重的代价,而他韩信却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势态恶化而无能为力。又一次品味了冷遇和轻视的痛苦的韩信只好又默默地等待机会,他想,在项梁尝到了苦果时总会想起他来的。 可是,项梁却永远不可能再想起他了。因为,他在韩信意料之中但又不希望变成现实的惨剧中战死于沙场。果然,秦军在节节的败退之后并不甘心,把北防匈奴的数10万大军都调给了大将章邯后,他们就开始伺机反扑,章邯得到增缓后也是士气大增。在公元前208年9月,章邯趁着项梁麻痹大意、毫无防备,对楚军来了个突然袭击。结果,楚军当然地败下阵来,不仅大部分主力被秦军歼灭,主帅项梁也不幸丧命。 项梁的大意和一意孤行使得反秦革命形势急转直下,反秦革命势力再度陷入了危机之中。项梁的死使得革命队伍失去了主心骨。楚军的形势更加难以捉摸。不过,有一个人却从这次失败中得到了机会,他就是宋义。因为他也和韩信一样事先预料到了这场灾难。但是,他的运气却比韩信好了何止百倍。他不仅因为是怀王的使者本来有地位,而且他把他的预测在对项梁陈述后还对齐王使者也讲了,齐王使者又告诉了楚怀王。这样一来,他变得更加有名了,楚怀王更是觉得他很有军事才能,就在项梁死后把全部兵权都交给了他宋义。但事实上,宋义并没有统领楚军的能力,他是一个更长于纸上谈兵的人,为别人出谋划策还行,真让他亲自带军,那就所用非人了。 |
虚阁网(Xuges.com) |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