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阁网 > 名人传记 > 泰戈尔 | 上页 下页 |
一七 |
|
第十三章 长篇小说和《沉船》 1901年,泰戈尔先后为自己的两个女儿——14岁的长女玛吐莉勒达(即贝拉)和11岁的次女莱努迦(即拉妮)完婚,而且两次婚礼相隔时间不到一个月。 罗宾往日曾非常明确地表述过童婚应当受到谴责的想法,可是如今他为什么做出了言不由衷的举动? 在泰戈尔生活的那个年代,尤其是在他所属的婆罗门这一阶层里,一直恪守着这样一种传统:女孩子在青春期应当成婚,如果过了青春期尚未出嫁,那实在是非同小可的事,还会辱没家族的声望。此外,由于泰戈尔家族祖上曾经受到过玷污,所以对罗宾来说,如果能够和极富传统观念、视维护种族纯洁如生命的其他婆罗门家庭建立起婚姻关系,确实是很不容易的。 在两个女儿的婚事上所表现出的前后言行不一致的态度,说明尽管从人性的角度出发,泰戈尔反对童婚制度,然而作为生活于世俗社会的人,他还是不得已采取了与传统同流的做法。习俗的力量毕竟是强大的。 即便如此,泰戈尔的心中仍存在着矛盾和疑惑。也正是在这一段时期,他将注意力集中在妇女的命运问题及她们的爱情悲剧上。在他将两女嫁出的1901年,他以连载的方式写作了两部长篇小说:一部《破裂的家庭》,①刊于他编辑的《婆罗门》杂志上,另一部《小沙子》,②发表在他当时开始负责编辑的《孟加拉观察》杂志上。泰戈尔的研究者认为,他的这两部长篇小说奠定了印度文学中现代长篇小说的基础。 〔①又译《毁了的鸟巢》。〕 〔②泰戈尔将《小沙子》译成英文后,改名为《比诺迪妮》。〕 《破裂的家庭》写了一个名叫查芦的姑娘的爱情悲剧。查芦是个年轻、聪明而喜欢梦想的女子,然而她却得不到丈夫卜帕迪的关心和体贴。 卜帕迪是一位忙于日报的编辑,他有极强的事业心,并对自己的办报成就引以为荣。因为工作繁忙,他无暇照顾和考虑年轻妻子的兴趣与向往,而更令查芦难过的是,丈夫认为自己对他的爱恋是理所应当而且不应更改的。可是随着丈夫一位堂兄弟阿玛尔的到来,查芦的感情也逐渐发生变化。年轻的阿玛尔热情、活泼,查芦为他所吸引,发觉有他做伴自己很兴奋。阿玛尔是个年轻的作家,他鼓励查芦通过写作来抒发自己的感想,两人互相勉励着创作,不久都成为文坛的新人。 不过,他们在文学上的友情也开始转换为一种微妙的爱恋,查芦由此发现了生活的新意义。然而,当青年阿玛尔要去伦敦进一步深造时,查芦万分不安。阿玛尔去了英国,查芦的快乐也随之消逝,她的生活显得十分寂寞,她还为阿玛尔对她没有特别的恋情而感到烦躁与难过。丈夫发觉妻子精神沮丧,闷闷不乐,误以为是因为自己体贴不够,妻子才会不开心。所以他尽力对查芦关怀备至。可是此时丈夫的态度对查芦已没有任何意义,当卜帕迪获知让人痛苦和难堪的真情之后,为时已晚,她离开他远去了。他们幸福的小巢已然倾覆,爱情鸟已一去不复回。 在印度社会中,妻子往往比丈夫年轻很多,她们缺乏经验而富于梦想,常被年长成熟的丈夫视作附属品。因此感情的不稳固经常导致嫂子 与年龄相近、爱好相投的小叔子之间的暧昧关系,这种情况在印度的大家庭里尤其突出。在印度语言中,小叔子Derera这个词在梵语里即Dvivara,意思即第二个丈夫,这个词义里或许就保留着印度原始社会风俗的些许痕迹。 长篇小说《小沙子》写于1901年,两年后出版。它也是以孟加拉中产阶层的家庭生活为题材的,不过内容更加充实,结构更为紧凑完整,描写亦非常细腻,小说细致地分析了复杂环境中的情感问题。 《破裂的家庭》与《小沙子》虽为同代作品,但两者之间却有着根本的差异。《破裂的家庭》中女主人公的感情不幸是由于她丈夫一个人的缘故,而长篇小说《小沙子》的女主角比诺迪妮的爱情受挫则是因为社会上旧习俗的阻碍。在《小沙子》中,泰戈尔以一个革新者的身份出现,旨在将社会上的保守主义曝光。这部作品在当时青年中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而小说中的女主人公比诺迪妮大概也能够称得上是现代印度小说中反抗道德成规的第一位女性。 聪慧秀美、品行端庄的比诺迪妮受过极好的教育,慈爱的父亲十分疼爱自己的女儿,在教育女儿的过程中,把本来就不多的钱全部用光了,没有留下一点做嫁妆。女儿到了应成婚的年龄,可一连几年过去,却并无一个慷慨的男子,愿娶一位没有嫁妆的姑娘。结果比诺迪妮只好与一个贫困多病的男人成婚,然而不久那人就死了。她只好在这个缺乏爱与同情的世俗社会里面对着做一个无依无靠的寡妇以了却余生的悲惨命运。然而她不甘心,坚信自己拥有追求幸福爱情的权利。 比诺迪妮没有收入来源,惟有寄居在姨母拉兹洛希家。虔信宗教的姨母终日生活在宗教仪式的狭窄天地里,她极为宠爱独子莫汉德罗,使他十分任性。而他新婚妻子阿莎天真烂漫,不善辞令也不会家务。比诺迪妮的闯入,立即给这对沉浸于恋爱美梦的年轻情侣的生活带来波澜。 社会的不公平待遇并未使性格热情又勇敢的比诺迪妮消沉下去,她仍决心向不幸的命运抗争,她为自己取名为“小沙子”,①这个新名字即象征着她对美好爱情的追寻,亦展现出她独立的性格:寡妇的身份,使她的美貌与才智只会给自己和他人带来痛苦,而不可能带去幸福。“比诺迪妮像一只被激怒了的黄蜂,要蛰刺所有的人,她准备烧毁整个世界”。 〔①小沙子,直译是眼中的沙粒。〕 开始她以为莫汉德罗值得追求,便以自己的火热情感毁坏了他新婚的小家庭。然而后来她发现莫汉德罗对自己的恋慕是盲目的,他无法理解自己,又不能成为自己的依靠,而且,“她拒绝他的时候,他还会甘心受她支配,可是一旦她对他俯首帖耳,他就要开始寻找自由了。” 比诺迪妮要寻求更好的伴侣,她逐渐感到莫汉德罗的朋友比哈里才是自己真正的知己,他可以成为“一个女人所需要的,毫不动摇、可以信赖的保护者”,于是便大胆执著地追求他,比哈里内心的青春活力苏醒了,他宣布要娶比诺迪妮。 然而在这勇敢的抗争中强大的守旧势力令比诺迪妮无法与之抗衡。 因为依照印度社会传统,有身份的比哈里倘若与一个寡妇成婚就会降低自己的种姓,并且丧失所有权利,而且法律也不会承认他们的婚姻。比诺迪妮也清醒地意识到两人婚姻是不可能实现的。心地虽正直但懦弱的比哈里终于向习俗让步,甚至拒绝她想一同工作的要求。这些事实证明,比哈里并非可以完全信赖的保护人。比诺迪妮的反抗最终以失败告终,她惟有被迫去贝拿勒斯苦修。 |
虚阁网(Xuges.com) |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 |